一种适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128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是指输电距离接近一个工频半波,即3000km(50Hz)或2500km(60Hz)的超远距离三相交流输电技术。相对于其他超远距离输电技术,半波长线路具有输送能力强、全线路无需无功补偿等优势。半波长输电线路输电距离远,电气特征与现有特高压线路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继电保护原理无法满足半波输电线路要求。

常规的纵联方向保护以-80°为反向故障的最大灵敏角,可以适用于常规距离(一般不超过400km)的输电线路保护。但对于半波长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000km时该方法将会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压和电流的工频变化量的相位特征来判定故障的方向,分别采集线路两侧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在保护启动后,计算电压和电流的相间差工频变化量,并以1/4周波的电流积分最大者为故障相,计算故障相的波形系数N为工频数据窗采样点数,Zc为输电线路波阻抗,当Kf小于0.20时判定为反向故障,向线路对侧保护发出反向闭锁信号,并辅以相间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判定正向故障。

优选地,相间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判定正向故障的方法为:

(1)保护启动20ms到40ms,比较故障相工频变化量ΔI和ΔU的相位,若满足30°<Arg(ΔI/ΔU)<150°则判为正向故障,向对侧线路发出正向开放信号;

(2)保护启动40ms后,比较负序电流I2和负序电压U2的相位,若满足30°<Arg(I2/U2)<150°判为正向故障,向对侧线路发出正向开放信号;

(3)当满足本侧保护启动、本侧判为正方向、本侧收到对侧启动信号、本侧收到对侧正向开放信号时,本侧保护动作跳闸;

(4)当满足本侧保护启动、本侧判为正方向、本侧收到对侧启动信号后5ms未收到对侧反向闭锁信号时,本侧保护动作跳闸。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反向故障起始20ms内电压和电流之比为波阻抗Zc的特征,并辅以相间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判定正向故障,克服了传统纵联方向保护无法适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保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半波长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保护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半波长输电线路示意图,半波长输电线路连接M和N两个等效电网系统,半波长线路与M系统相连的电压为Um、电流为Im,与N侧相连的电压为Un、电流为In。

以M侧保护为例(N侧保护同理),所述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电压互感器采集M侧线路电压UA、UB、UC,用电流互感器采集M侧电流IA、IB、IC。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入到微机保护装置中,通过AD采集获得被采样电气信号的采样值序列。

步骤2:利用电流突变量确定保护启动时刻,并以启动时刻为故障前后的分界点,并计算出工频变化量ΔUA、ΔUB、ΔUC和ΔIA、ΔIB、ΔIC。计算相间差工频变化量ΔUAB、ΔUBC、ΔUCA和ΔIAB、ΔIBC、ΔICA。

步骤3:分别计算ΔAB、ΔBC和ΔCA三相间的1/4周波的数据窗最大者为故障相。

步骤4:在保护启动20ms内计算故障相的波形系数。

其中,N为工频数据窗采样点数,Zc为输电线路波阻抗,ΔU(k)为电压变化量,ΔI(k)为电流变化量,当Kf>0.20时判定反向故障,通过光纤数据通道向线路对侧N的保护装置发出反向闭锁信号。

步骤5:保护启动20ms到40ms,比较故障相工频变化量ΔI和ΔU的相位,若满足30°<Arg(ΔI/ΔU)<150°则判为正向故障,向对侧线路发出正向开放信号。保护启动40ms后,比较负序电流I2和负序电压U2的相位,若满足30°<Arg(I2/U2)<150°判为正向故障,向对侧线路发出正向开放信号。

步骤6:当满足本侧保护启动、本侧判为正方向、本侧收到对侧启动信号、本侧收到对侧正向开放信号时,本侧保护动作跳闸。当满足本侧保护启动、本侧判为正方向、本侧收到对侧启动信号后5ms未收到对侧反向闭锁信号时,本侧保护动作跳闸,切除故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