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1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设有单间隔保护装置、跨间隔保护装置和测控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间隔保护装置就地设置,跨间隔保护装置和测控自动化装置设置在数字化变电站的主控室内,单间隔保护装置与主控室之间通过百兆光纤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间隔保护装置中,直接与一次设备电缆连接的超级采集单元放在户外柜内,线路保护、母差子机、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通过光纤放在户外柜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采集单元连接有母差子机、B码光串、线路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线路保护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1#)、母差子机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2#)、合并单元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3#)、开入量采集单元、开出量采集单元和变压器油温、档位的直流量采集单元;所述超级采集单元、线路保护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1#)、母差子机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2#)、合并单元的电流电压采集单元(CT/PT 3#)、开入量采集单元、开出量采集单元和直流量采集单元设置在靠近一次设备放置的户外柜内;所述线路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和母差子机在户外柜外壁上就地设置;所述超级采集单元分别经千兆光纤与线路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和母差子机通信连接;所述线路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和母差子机分别经百兆光纤与设置在数字化变电站的主控室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间隔保护装置包括母差保护装置和主变保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保护设有线路保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PHY)1,线路保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主控室测控自动化装置和跨间隔保护装置通信经以太网收发器(PHY)1分别采用MMS和Goose报文,所述以太网收发器(PHY)1中设有至少两个收发MMS报文的百兆光纤接口和至少两个收发Goose报文的百兆光纤接口,所述线路保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连接有两路E1、B码光纤接口1、CPU1、CPU2和千兆光模块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单元设有合并单元保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PHY)2,合并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主控室的跨间隔保护装置通信经百兆光纤按采样数据(SV)点对点传输,所述以太网收发器(PHY)2设有1~8个采样数据(SV)百兆光纤接口,所述合并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级连接有CPU3、千兆光模块2和B码光纤接口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设有智能终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PHY)3,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主控室的测控自动化装置通信经以太网收发器(PHY)3采用Goose报文,所述以太网收发器(PHY)3设有1~8个收发Goose报文的百兆光纤接口,所述智能终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连接有CPU4、千兆光模块3和B码光纤接口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差子机设有母差子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私有协议模块,母差子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过私有协议与主控室通信,所述母差子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连接有千兆光模块5、CPU6和B码光纤接口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数字化变电站中,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集成为合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智装置设有合智装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太网收发器(PHY)4,合智装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主控室的跨间隔保护装置通信经百兆光纤按采样数据(SV)点对点传输,所述以太网收发器(PHY)4设有1~8个采样数据(SV)百兆光纤接口,合智装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主控室测控自动化装置通信经以太网收发器(PHY)4采用Goose报文,以太网收发器(PHY)4设有1~8个收发Goose报文的百兆光纤接口,所述合智装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连接有千兆光模块4接、CPU5处和B码光纤接口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