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285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属于光伏发电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可免费使用,也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与常规能源相比,其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太阳能光伏板组件用于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为电设备供电或者向电网输送电能,满足当今社会电能的需要。太阳能支架的强度和韧性直接影响到了太阳能支架的质量,然而以往层顶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简单,与层顶的连接强度不高,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太阳能支架不能满足高质量产品的要求;同时以往的支架无法调节太阳能边框的朝向,导致太阳能支架的适用范围较小;同时以往的太阳能支架安装不便,不能实现现场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调整边框倾斜角度,强度高,且易安装的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包括边框和导轨,所述边框通过压块与导轨固定,边框下端处的导轨通过转接件与前支脚固定,前支脚底部固定在地面,边框上端处的导轨通过转接件与升降柱的顶部铰接,所述升降柱底部与后支脚固定,后支脚底部固定在地面;所述导轨的截面包括左竖直段和右竖直段,左竖直段的底部连有水平段,水平段向右竖直段处延伸,所述右竖直段的下部开设缺口,该缺口处设有下部弯折段,弯折段的一端与右竖直段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段顶部连接,所述左竖直段和右竖直段的内壁之间还设有上部弯折段,所述上部弯折段的一端与左竖直段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右竖直段内壁连接,所述右竖直段、下部弯折段和水平段之间围成了下部空腔,所述左竖直段、上部弯折段和右竖直段之间围成了上部空腔,并且右竖直段的外壁为锯齿状凸起;所述转接件由横段和竖段组成,横段与竖段相互垂直,横段的末端开有铰接孔,铰接孔使转接件与前支脚、转接件与升降柱铰接,所述竖段的外侧为波纹面,所述波纹面与右竖直段的外壁为锯齿状凸起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的导轨通过转接件与升降柱的顶部铰接,升降柱可以上下伸缩,从而调整边框的倾斜角度,提高了太阳能支架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将导轨的右竖直段的外壁设计成锯齿状凸起,锯齿状凸起与转接件竖段的外侧为波纹面的接触,接触面不是平面,可以增加接触点,提高了摩擦力,防止导轨出现松动,提高了太阳能支架的强度;同时导轨内部形成上下两个空腔可以使导轨与边框、挂钩方便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轨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连接件的示意图。其中:边框1、导轨2、左竖直段2.1、右竖直段2.2、水平段2.3、缺口2.4、下部弯折段2.5、上部弯折段2.6、下部空腔2.7、上部空腔2.8、转接件3、横段3.1、竖段3.2、铰接孔3.3、波纹面3.4、前支脚4、升降柱5、后支脚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角可调式层顶太阳能支架,包括边框1和导轨2,所述边框1通过压块与导轨2固定,边框1下端处的导轨2通过转接件3与前支脚4固定,前支脚4底部固定在地面,边框1上端处的导轨2通过转接件3与升降柱5的顶部铰接,所述升降柱5可以上下伸缩,从而调整边框1的倾斜角度,提高了太阳能支架的适用范围,并且其底部与后支脚6固定,后支脚6底部固定在地面。所述导轨2的截面包括左竖直段2.1和右竖直段2.2,左竖直段2.1的底部连有水平段2.3,水平段2.3向右竖直段2.1处延伸,所述右竖直段2.2的下部开设缺口2.4,该缺口2.4处设有下部弯折段2.5,弯折段2.5的一端与右竖直段2.2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段2.3顶部连接,所述左竖直段2.1和右竖直段2.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上部弯折段2.6,所述上部弯折段2.6的一端与左竖直段2.1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右竖直段2.2内壁连接,所述右竖直段2.2、下部弯折段2.5和水平段2.3之间围成了下部空腔2.7,所述左竖直段2.1、上部弯折段2.6和右竖直段2.2之间围成了上部空腔2.8,并且右竖直段2.2的外壁为锯齿状凸起。所述转接件3由横段3.1和竖段3.2组成,横段3.1与竖段3.2相互垂直,横段3.1的末端开有铰接孔3.3,铰接孔3.3使转接件3与前支脚4、转接件3与升降柱5铰接,所述竖段3.2的外侧为波纹面3.4,所述波纹面3.4与右竖直段2.2的外壁为锯齿状凸起接触时,其接触面不是平面,可以增加接触点,提高了摩擦力,防止导轨2出现松动,提高了太阳能支架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