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747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能漏电保护装置能检测负载端相线与零线间的剩余电流和地线的接地故障电流,当相线与零线之间出现剩余电流并达到预置的阀值时(例如:10mA),它就会立即脱扣,分断地线、零线和相线中的触头开关;当地线出现接地故障电流并达到预置的阀值时(例如:10mA),它也会立即脱扣,切断地线、零线和相线,并能作出地线带电的指示。而该地线带电指示功能是对地线的实时状态作出指示的,当地线带上一定的危险电压时,地线带电指示电路被触发并产生指示信号,当地线所带的危险电压消失后,地线带电指示电路的指示信号也随之消失。但是,对于查找电源故障原因和排除安全隐患会带来不便。例如:当地线带电,并产生了过大的地线接地故障电流后,全能漏电保护装置能及时做出切断电源的动作,并提供一个暂时性的地线带电的指示,提醒使用者注意,应及时排除电源故障。如故障没有及时处理,一旦地线所带的危险电压消失或降低到一定值时,地线带电指示就会消失,用户就难以得知电源故障的情况,甚至造成误判为全能漏电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全能漏电保护装置缺陷的漏电保护装置,它不但能在负载端相线与负载端零线之间出现过大剩余电流或地线出现过大接地故障电流时能及时地分断设在电源端与负载端的地线、零线和相线的触头开关,还能对地线曾经带电做出持续的带电指示,当地线带电指示信号一经触发就不受地线是否还持续带电的影响,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对电源故障的分析和排除,确保用电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外壳、电源端相线3、电源端零线5、电源端地线1、负载端相线4、负载端零线6、负载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17、负载端地线2、地线零序电流互感器18、试验回路、控制电路16、脱扣和锁扣装置15,该脱扣与锁扣装置15包含电磁线圈和电磁线圈驱动的一组触头开关,控制电路16控制电磁线圈通、断电,在电源端地线1、电源端相线3和电源端零线5之间连接有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所述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由第一电阻7、第二电阻8、整流电路9、稳压二极管13、滤波电容14、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第三电阻12组成,当整流电路9采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时,整流电路9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端零线5和电源端相线3相连接,第二电阻8的一端与整流电路9的输出端正极相连接,第二电阻8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正极、稳压二极管13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一端与电源端地线1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触发极相连接,可控硅10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1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1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13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负极和整流电路9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上述整流电路9也可以采用半波整流电路。

当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接入电源后,电源端相线3与电源端零线5为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提供电源,电源经整流电路9整流后,直流电经第二电阻8降压后输入可控硅10的正极,可控硅10的负极经过发光二极管11与第三电阻12接入整流电路9的负极端,稳压二极管13与滤波电容14为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和第三电阻12提供稳定的电压,可控硅10的正、负极承受正向偏置电压,电源端地线1通过第一电阻7连接到可控硅10的触发极,一旦电源端地线1带电,可控硅10受到触发导通,发光二极管11通电点亮,只要可控硅10的正、负极仍维持正向导通电流,即使电源端地线1不再带电,可控硅10也不会关断,发光二极管11就一直通电发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地线带电指示电路一经触发,可控硅就会一直维持导通,则发光二极管11通电发光就不受地线1是否持续带有危险电压的影响,除非本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端的电源被切断。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地线带电指示电路由于一经触发,可控硅就会一直导通并由发光二极管作出指示,这样十分有利于用电安全的原因分析和故障排除,避免了因指示信号消失而造成的故障误判的发生,使用电安全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的整流电路9采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的整流电路9采用半波全波整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由外壳、电源端相线3、电源端零线5、电源端地线1、负载端相线4、负载端零线6、负载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17、负载端地线2、地线零序电流互感器18、试验回路、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控制电路16、脱扣和锁扣装置15组成,所述脱扣与锁扣装置15由电磁线圈及该电磁线圈驱动的一组触头开关组成,该组触头开关共三对分别连接在电源端相、零、地线3、5、1和负载端相、零、地线4、6、2之间,控制电路16控制电磁线圈通、断电,在电源端地线1、电源端相线3和电源端零线5之间连接有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所述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由第一电阻7、第二电阻8、第一二极管21、第二二极管22、第三二极管23、第四二极管24、稳压二极管13、滤波电容14、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第三电阻12组成,第一二极管21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24的负极和电源端相线3相连接,第二二极管22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23的负极和电源端零线5相连接,第一二极管2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22的负极和第二电阻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8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正极、稳压二极管13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一端与电源端地线1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触发极相连接,可控硅10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1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1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13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负极、第三二极管23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24的正极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整流电路9采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该桥式整流电路由第一二极管21、第二二极管22、第三二极管23和第四二极管24组成。

当本漏电保护装置接入电源后,电源端相线3与电源端零线5为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供电,第一二极管21、第二二极管22、第三二极管23和第四二极管24组成的桥式全波整流电路,为第二电阻8、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第三电阻12、稳压二极管13和滤波电容14提供直流电源,第二电阻8、稳压二极管13、滤波电容14为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与第三电阻12提供降压后的稳压直流电源,可控硅10的触发极通过第一电阻7与电源端地线1相连接并接收地线带电信号,当地线出现带电时,可控硅10被触发导通,发光二极管11通电点亮,此时,即使电源端地线1的带电信号消失,但可控硅10仍维持正向导通,电流也就一直导通,发光二极管11也一直通电发光,一直显示地线曾经带电的指示信号。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对地线一旦曾经带电,就能做出持续不断的带电指示,这样,十分有利于对电源故障的分析处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指示的漏电保护装置,由外壳、电源端相线3、电源端零线5、电源端地线1、负载端相线4、负载端零线6、负载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17、负载端地线2、地线零序电流互感器18、试验回路、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控制电路16、脱扣和锁扣装置15组成,所述脱扣与锁扣装置15由电磁线圈及该电磁线圈驱动的一组触头开关组成,该组触头开关共三对分别连接在电源端相、零、地线3、5、1和负载端相、零、地线4、6、2之间,控制电路16控制电磁线圈通、断电,在电源端地线1、电源端相线3和电源端零线5之间连接有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所述带电指示电路19由第一电阻7、第二电阻8、第五二极管20、稳压二极管13、滤波电容14、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第三电阻12组成,第五二极管20的正极与电源端相线3相连接,第五二极管20负极与第二电阻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8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正极、稳压二极管13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一端与电源端地线1相连接,第一电阻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10的触发极相连接,可控硅10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1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1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13的正极、滤波电容14的负极和电源端零线5相连接。

当本漏电保护装置接入电源后,电源端相线3与电源端零线5为地线带电指示电路19中的第五二极管20供电,本实施例的整流电路9采用半波整流电路,即第五二极管20对电源作半波整流,为第二电阻8、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第三电阻12、稳压二极管13和滤波电容14提供脉冲直流电源,第二电阻8、稳压二极管13、滤波电容14为可控硅10、发光二极管11与第三电阻12提供降压后的稳压直流电源,可控硅10的触发极通过第一电阻7与电源端地线1相连接并接收地线带电信号,当地线出现带电时,可控硅10被触发导通,发光二极管11通电点亮,此时,即使电源端地线1的带电信号消失,但可控硅10仍维持正向导通,电流也就一直导通,发光二极管11也一直通电发光,一直显示地线曾经带电的指示信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