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369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雷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雷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变电以及远程电力传输系统中,避雷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安全设备。目前,避雷器的安装方式通常是上端通过金具固定在8分裂导线的连板上,由连板连接在线路绝缘子上;下端则与基座刚性连接。这种安装结构的主要弊端是:当环境遇有较大的横向风力时,即会使输电导线产生大幅度的摆动,且往往出现往复式的摆动,有时摆动幅度还会越来越大,而由于避雷器处于刚性连接状态,因而完全靠避雷器的强度抵抗抑制导线的摆动,当风力达到一定速度导致导线摆动力过大时,或避雷器由生产质量或老化等因素强度较差时,容易出现避雷器断裂毁损等安全事故,甚至造成重大输电线路、设备故障,大面积停电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为止,上述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器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较大风力环境下输电导线及避雷器的摆动导致的避雷器及输电线路的损坏,可靠地保证输电系统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雷器安装结构,包括避雷器本体和底座,避雷器本体上端通过连板与线路绝缘子连接,底座下端设有支撑弹簧。

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至少2个,并靠近所述底座下端外圆周部位均布设置。

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6个。

所述底座下端设置弹性拉力件。

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柔性拉力件。

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摆动限制机构。

所述摆动限制机构为球铰连接组件,其由球面座和球头连接轴相互连接构成,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本体下端中心部位。

所述避雷器本体摆动偏离轴线角度小于等于10°。

所述避雷器本体顶端偏移小于等于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安装结构,避雷器底座通过支撑弹簧与安装基座弹性连接,既能对导线及避雷器本体的摆动产生一定的抗力,减小其摆动幅度,又可分解负担上述摆动对避雷器本体带来的弯矩,从而有效地避免避雷器本体的毁损,以此可靠地保证高压电力的传输安全。

2)在避雷器下端增设弹性或柔性拉力件可以使支撑弹簧始终处于压力预紧状态,并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减小避雷器本体在较大风力环境下的摆动幅度。同时,支撑弹簧可以通过弹簧座简单挂接安装,简便安装程序,避免支撑弹簧的错位。

3)在避雷器下端设置动限制机构,可以通过连接部位结构的设计,可以对避雷器本体摆动偏离轴线的角度及避雷器本体顶端偏移加以限制,特别是将避雷器本体摆动偏离轴线的角度控制在10°以内,同时将避雷器本体顶端偏移限制在300mm以下,一方面可避免输电导线因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损坏,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避雷器本体倾斜过大失稳而带来的导线张力急剧增大的惯性带来输电故障以及避雷器本体自身弯矩增大致其伤损等现象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安装结构,包括避雷器本体1和底座2,避雷器本体1上端通过连板7与线路绝缘子连接,底座2下端通过上连接板6和弹簧座3设有支撑弹簧4,支撑弹簧4下端通过下连接板5与安装基座(图中未示)连接。所述支撑弹簧4的数量至少2个,比如3个或4个,并应靠近所述底座2下端外圆周部位均布设置。在遇有环境风力较大,导线出现摆动时,一侧的支撑弹簧4将处于受压状态,而另一侧的支撑弹簧4则处于受拉状态,由其弹性支撑作用,一方面对导线及其带动避雷器本体1的摆动产生一定的反向抗力,同时允许避雷器本体1随之产生较小幅度的摆动,由此避免摆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的避雷器本体1的损坏。

实施例二

参看图2、图3,作为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弹簧4的数量可以为6个,从而达到密排状态,具有较强的抗摆动能力,同时使避雷器本体1处于弹性摆动状态之下,弯曲受力大大减小,故而能有效地防止避雷器本体1的损坏。当然,支撑弹簧4、8可以在直径方向多层排列,其抗摆效果更好。在底座2下端可设置弹性拉力件,例如采用拉力弹簧9等,可以使支撑弹簧4始终处于压力预紧状态,并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减小避雷器本体1在较大风力环境下的摆动幅度。同时,支撑弹簧4可以通过弹簧座3简单挂接安装,简便安装程序,还可避免支撑弹簧4的错位。

实施例三

参看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2下端可通过挂环设置柔性拉力件10,例如采用尼龙绳、钢丝绳等。如此既可实现支撑弹簧4的预紧,同时给安装、维修更换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施例四

参看图5,为了防止导线及避雷器本体1摆动幅度过大,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可在底座2下端设置摆动限制机构,该摆动限制机构可采用若干个套管,其内管11和外管12分别与上、下连接板6、5固定连接和铰接连接,即内管11与上连接板6(或下连接板5)固定连接而外管12与下连接板5(或上连接板6)铰接连接,或者外管12与下连接5(或上连接板6)固定连接而内管11与上连接板6(或下连接板5)铰接连接,内、外管11、12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由于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避雷器本体的摆动幅度。特别是内管11和外管12一端密封,且二者之间间隙较小时,形成密闭的气缸效应,即对避雷器本体1的来回摆动均产生一定的抑制性抗力。

实施例五

参看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摆动限制机构为球铰连接组件,其由球面座13和球头连接轴14相互连接构成,并设置在所述底座2下端的中心部位。通过球面座13的缺口13-1大小的设置,可将避雷器本体1摆动偏离轴线的角度控制在10°以内,使避雷器本体1顶端偏移不大于300mm。由此偏离角度和偏移距离的限制,一方面可避免输电导线因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损坏,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避雷器本体1倾斜过大失稳而带来的导线张力急剧增大的惯性带来输电故障以及避雷器本体1自身弯矩增大致其伤损等现象的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这些原理的基础上用其它方式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