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36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充电器,具体为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通常,小轿车、巴士等载人车辆中都备有安全锤,用来逃生时砸破玻璃车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GPS导航仪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在行车途中如果这些电子设备电量不足,将会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汽车充电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大多数汽车充电器只带有给电子设备充电这一种功能。而通常的安全锤一般体型较大,并且尖锐的锤头裸露在外面。既影响视觉上的美观,又对乘车人安全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包括外壳,呈中空状;芯片单元,内置于所述外壳的后方,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充头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方,并在前端设有与所述芯片单元相电连接且顶端尖锐的硬质合金。

优选地,所述充头单元包括:第一盖环,内部形成有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的中央形成有连通孔;第二盖环,中央形成有开孔,与所述第一盖环相扣连接;可动头部,呈圆筒状,在底部形成有贯通口,且插入贯通于所述第二盖环的所述开孔,并可移动地限位在所述第一盖环与所述第二盖环所构成的内部空间里;金属件,在后方外壁形成有凸缘,前端固定有能贯穿所述可动头部的贯通口的所述硬质合金,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盖环的所述固定槽里;以及弹簧,套设在所述金属件的外侧,一端支撑所述金属件的所述凸缘,另一端支撑所述可动头部的底部,以用于为所述可动头部的往复运动提供弹性恢复力。

优选地,所述芯片单元包括:导电基板,呈与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相对应的形状,在上表面焊接有充电芯片;弯曲导电片,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的前端,且在前方形成有凸出部,该凸出部贯穿所述第一盖环的连通孔与所述金属件相接触;卡位导热弹片,一端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的下表面中与所述充电芯片相对应的位置,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基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狭缝;卡位固定弹片,具有两端弯曲的连接部和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卡位部,所述连接部夹紧设置在所述卡位导热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基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狭缝里,当所述芯片单元内置于所述外壳的后方时,所述卡位部基于弹性力扣入到形成在所述外壳前方两侧的卡位孔;以及USB口,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的后方,用于和电子设备相连,当所述芯片单元内置于所述外壳的后方时,所述USB口对准到形成在所述外壳后方的充电孔。

优选地,所述芯片单元具有至少一个USB口,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USB口相对应的充电孔。

优选地,所述硬质合金为钨钢硬质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还可以包括:端盖,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还可以包括:导光板,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在所述端盖的内部,以用于显示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为PVC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汽车充电器与救生用具两种物品合二为一。汽车充电器不再只有充电功能,救生用具成为便于携带的用品,并且携带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整体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强调充头单元部分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强调端盖部分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充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硬质合金缩回时的充头单元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硬质合金伸出时的充头单元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芯片单元强调上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芯片单元强调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头单元 2:外壳

3:芯片单元 4:导光板

5:端盖 11:可动头部

12:第二盖环 13:弹簧

14:硬质合金 15:金属件

16:第一盖环 21:卡位孔

22:充电孔 31:弯曲导电片

32:卡位固定弹片 33:卡位导热弹片

34:充电芯片 35:USB口

36:导电基板 111:贯通口

121:开孔 151:凸缘

161:固定槽 162:连通孔

311:凸出部 322:连接部

323:卡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整体结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强调充头单元部分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强调端盖部分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主要包括外壳2、芯片单元3以及充头单元1。

其中,所述外壳2呈中空状,构成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外观。

所述芯片单元3内置于外壳2的后方,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充头单元1设置于外壳2的前方,并在前端设有与芯片单元3相电连接且顶端尖锐的硬质合金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还可以包括端盖5,该端盖5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在外壳2的后端。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内设计风格,选择不同样式的端盖,使汽车充电器与车内设计融为一体,更显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还可以包括导光板4,该导光板4为PVC材料,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在端盖5的内部,用于显示置于所述芯片单元3尾端的电子设备充电指示灯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充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硬质合金缩回时的充头单元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硬质合金伸出时的充头单元剖视图。

参照图4至图6,所述充头单元1包括第一盖环16、第二盖环12、可动头部11、金属件15以及弹簧13。

其中,所述第一盖环16,其内部设有固定槽161,并在所述固定槽161的中央形成有连通孔162。

所述第二盖环12,其中央形成有开孔121,其与第一盖环16的前端相扣连接。

呈圆筒状的可动头部11,其底部形成有贯通口111,并且可以插入到所述第二盖环12的所述开孔121中,同时可移动地限位于所述第一盖环16和所述第二盖环12所形成的内部空间里。

所述金属件15,在后端外壁形成有凸缘151,前端固定有能贯穿所述可动头部11的贯通口111的所述硬质合金14,且所述金属件1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盖环16的所述固定槽161里。所述金属件15和所述硬质合金14所组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盖环16、第二盖环12以及可动头部11所组成的内部空间里。

此时,所述弹簧13套设在所述金属件15的外侧,一端支撑所述金属件15的所述凸缘151,另一端支撑所述可动头部11的底部,从而为所述可动头部11的往复运动提供弹性恢复力。

另外,所述第一盖环16和所述第二盖环12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芯片单元分强调上部结构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芯片单元分强调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7和图8,所述芯片单元3包括导电基板36、弯曲导电片31、卡位导热弹片33、卡位固定弹片32以及USB口35。

其中,所述导电基板36,其呈现与所述外壳2的内部空间相对应的形状,并在其上表面焊接有充电芯片34。

所述弯曲导电片31,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36的前端,且在前方形成有凸出部311,该凸出部311贯穿所述第一盖环16的连通孔162与所述金属件15的后端相接触。在此,所述弯曲导电片31替代了现有汽车充电器使用的小弹簧装置,所述弯曲导电片31既有小弹簧良好的弹性,同时比起小弹簧,所述弯曲导电片31前方的所述突出部311可以增大与所述金属件15的接触面积,更好地起到导电作用。

所述卡位导热弹片33,一端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36的下表面中与所述充电芯片34相对应的位置,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基板3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狭缝。由于所述卡位导热弹片33的一端焊接在导电基板36的下表面中与充电芯片34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可以良好地散去充电芯片34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

所述卡位固定弹片32,具有两端弯曲的连接部322和形成在所述连接部322两端的卡位部323,所述连接部322夹紧设置在所述卡位导热弹片33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基板3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狭缝里,当所述芯片单元3内置于所述外壳2的后方时,所述卡位部323基于弹性力扣入到形成在所述外壳2前方两侧的卡位孔21。

所述USB口35,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36的后方,用于和电子设备相连,当所述芯片单元3内置于所述外壳2的后方时,所述USB口35对准到形成在所述外壳2后方的充电孔22。

另外,所述芯片单元3具有至少一个所述USB口35,且所述外壳2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USB口35相对应的充电孔22。这种设计可允许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度,同时也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间,让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电子设备。

当所述芯片单元3内置于所述外壳2的后方时,所述卡位部323基于弹性力扣入到形成在所述外壳2前方两侧的卡位孔21,所述芯片单元3即可固定在所述外壳2的内部。

所述充头单元1的第一盖环16后方与所述外壳2的前方扣位相连,通过这种设置将所述充电单元1和所述外壳2相连。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的使用方法。

当行车过程中遇到危险,需要打破玻璃车窗时,用户可以手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带救生功能的汽车充电器,将所述可动头部11对准玻璃车窗用力敲击,在此过程中,如图5所示状态的充头单元1中所述可动头部11首先触碰到玻璃车窗,并克服弹簧13的弹性恢复力而向第一盖环16与第二盖环12所形成的内部空间里缩进,与此同时,由钨钢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所述硬质合金14将会贯穿所述可动头部11的所述贯通口111,露出尖锐的顶端而直接扎上车窗即可扎碎玻璃车窗。不用时,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所述弹簧13的张力使所述可动头部11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硬质合金14收回到所述可动头部11内部,将尖锐顶端收回,从而避免尖锐顶端对用户和其他乘车人造成伤害。

当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用户将所述充头单元1插入到汽车的充电装置内,此时,充头单元1的可动头部11受压而露出硬质合金14,所述硬质合金14与汽车充电装置相接触,电流通过所述硬质合金14传到与所述硬质合金14相连的所述金属件15,由于所述弯曲导电片31前端的凸出部311,穿过位于第一盖环16中央的连通孔162,并与所述金属件15相接触,且所述凸出部311为金属材料制成,所以所述金属件15上的电流将传到所述凸出部311上,所述凸出部311上的电流,通过与之接触的所述弯曲导电片31传到所述导电基板36上,再传到焊接在所述导电基板36上方的所述充电芯片34,进而传到所述USB口35。用户将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穿过所述外壳2的所述充电孔22,插到与所述充电孔22对应的所述USB口35上,即可实现充电功能。由于所述充头单元1内部有弹簧13,可以给可动头部11提供伸缩的弹力,所以在行车过程中如遇到车辆颠簸,充电器仍可以良好地与汽车的充电装置接触。

本实用新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