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430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的和污染的日益严重,现代工业开始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其中对于太阳光光能的开发最为热门。在太阳光光能的不断开发中,光伏系统的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并且日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光伏系统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光伏系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光伏系统不仅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还能够将电能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者用于推动负载工作。

为了提升光伏系统发电的效率,降低其发电成本,一般通过回转器或者齿轮圈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使太阳能板可以有效追踪太阳,从而有效提升了太阳能板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效率。但是,现有的回转器精度很高,且远高于太阳能板转动需要的精度,而且其制作成本也非常高,因此不能得到较普遍的应用,另外齿轮圈回转机构间隙大,调节精度较低。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回转机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结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机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结构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机构,包括:基座;盘状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盘状支架的外周具有绕线端;牵引绳,绕设在所述盘状支架的绕线端上;输入轴,用于张紧所述牵引绳并带动所述牵引绳沿着所述盘状支架的绕线端滑动;输出轴,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摆臂,其第一端与所述牵引绳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摆臂进一步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绕线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牵引绳进行限位的卡位部。

优选地,所述卡位部为凹槽;和/或;所述盘状支架的绕线端上设有多个滑轮,所述滑轮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卡位部。

滑轮的设置有利于牵引绳在盘状支架上平稳滑动,进一步增强了回转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摆臂的第一端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牵引绳的带动下在所述绕线端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连接段为第一连续结构,所述牵引绳的第一连续结构穿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或;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连接段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缠绕在所述输入轴上,且所述输入轴对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收线时,同时对其第二端进行放线。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输入轴的第一段,其第二端沿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输入轴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其第二端缠绕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对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收线时,所述第二输入轴对其第二端进行放线,所述第一输入轴对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放线时,所述第二输入轴对其第二端进行收线。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为第二连续结构,且所述第二连续结构在所述输入轴的作用下张紧。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在所述盘状支架上缠绕一圈或者多圈。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尼龙绳、皮带、同步带或链条。

优选地,所述盘状支架上的绕线端为圆形结构;或;所述盘状支架上的绕线端为椭圆形结构;或;所述盘状支架上的绕线端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圆心角为10~359°。

优选地,所述绕线端上各点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距离不变,所述摆臂的长度固定;或;所述绕线端上各点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可变,所述摆臂的长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盘状支架为一实心盘或镂空盘。

盘状支架设为实心盘时,回转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固,运行更加可靠,但是其制作成本较高;盘状支架设为镂空盘时,回转机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回转机构的制作成本,有利于扩大回转机构的应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用于在所述牵引绳的滑动过程中张紧所述牵引绳。

张紧机构可以有效吸收牵引绳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余量,使牵引绳可以保持张紧状态,从而保证牵引绳可以有效带动摆臂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可以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通过在盘状支架上设置定位牵引绳的卡位部,再通过输入轴带动牵引绳在绕线端中滑动,摆臂与牵引绳固定连接,因此牵引绳在滑动过程中,摆臂也随之转动,摆臂进一步带动输出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通过具体选择盘状支架及摆臂的尺寸,可以对输出轴施加较大的力臂及力矩,进而保证输出轴的有效转动。

2、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通过在盘状支架的绕线端处设置卡位部,可以有效避免牵引绳在盘状支架上滑动时脱离绕线端,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回转机构的平稳运行。

3、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中摆臂通过一连接件与牵引绳连接,且牵引绳可以带动连接件通过盘状支架上的绕线端,这样设置可以增大摆臂的转动角度范围,进一步增大输出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从而可以扩大回转机构的应用范围。

4、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输入轴的连接段可以设置一开口,也就是说此连接段为断开结构,这样设置时,可以通过一个输入轴同时实现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两端的收线和放线,也可以通过两个输入轴分别实现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两端的收线和放线,结构灵活,且牵引绳在滑动过程中不易打结。

5、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输入轴的连接段可以为连续结构,并通过输入轴张紧此处的连续结构,再通过输入轴传动牵引绳,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牵引绳的总长度,避免牵引绳在输入轴上缠绕,进一步简化了回转机构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回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摆臂的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牵引绳与摆臂的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基座1,盘状支架2,牵引绳3,输入轴4,输出轴5,摆臂6,连接件7,滑轮8,延伸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图1公开了一种回转机构,包括:基座1;盘状支架2,固定设置在基座1上,盘状支架2的外周具有绕线端;牵引绳3,绕设在盘状支架2的绕线端上;输入轴4,用于张紧牵引绳3并带动牵引绳3沿着盘状支架2的绕线端滑动;输出轴5,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摆臂6,其第一端与牵引绳3连接,其第二端与输出轴5连接;牵引绳3带动所述摆臂6转动,摆臂6进一步带动所述输出轴5绕着输出轴5的轴线转动。

具体的,绕线端上设有用于对牵引绳3进行限位的卡位部,卡位部用于避免牵引绳在滑动过程中脱离盘状支架的绕线端。

具体的,盘状支架2的绕线端上设有多个滑轮8,滑轮8的外周壁上设有卡位部,卡位部为凹槽。滑轮8的设置有利于牵引绳3在盘状支架2上平稳滑动,这进一步增强了回转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具体的,摆臂6的第一端设有一连接件7,连接件7与牵引绳3固定连接,连接件7在牵引绳3的带动下在绕线端上滑动。

具体的,牵引绳3与连接件7连接的连接段为连续结构,连接件7包括一连接板和一夹管,摆臂通过连接板与夹管连接,牵引绳3的连续结构穿设在夹管中。夹管在牵引绳的带动下通过盘状支架上的卡位部。

具体的,牵引绳3与输入轴4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牵引绳3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缠绕在输入轴4的第一段上,其第二端沿第二方向缠绕在输入轴4的第二段上,且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也就是说,输入轴4对牵引绳3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收线时,同时对其第二端进行放线,牵引绳沿一方向滑动;相反地,输入轴4对牵引绳3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放线时,同时对其第二端进行收线,牵引绳沿另一相反方向滑动。

具体的,盘状支架2为一具有缺口的圆盘,盘状支架2上的绕线端为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绕线端上各点与输出轴5之间的距离固定,且摆臂6的长度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圆弧形结构的圆心角为270°,因此,摆臂6可以在牵引绳3的带动下在0~270°范围内来回转动。

具体的,牵引绳3在盘状支架2上缠绕一圈,牵引绳3部分位于盘状支架2的卡位部中,部分缠绕在输入轴4上,且牵引绳3为钢丝绳。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回转机构还包括:张紧机构,设置在基座1上,且与牵引绳3连接,用于在牵引绳3的滑动过程中张紧牵引绳3。张紧机构可以有效吸收牵引绳3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余量,使牵引绳3可以保持张紧状态,从而保证牵引绳3可以有效带动摆臂6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公开的回转机构的盘状支架2的绕线端上设有两层绕线部,牵引绳3在盘状支架2上缠绕了两圈。在上面一层绕线部内,牵引绳3可以带动摆臂6在0~360°内转动,在下面一层绕线部内,牵引绳3可以带动摆臂6在0~270°内转动。并且,绕线端上的两层绕线部整体呈螺旋状,牵引绳3可以带动与摆臂6连接的连接件7从上面一层绕线部直接过渡到下面一层绕线部中。

在本实施例中,摆臂6的第一端与连接件7铰接,具体的,摆臂6的第一端与连接件7中的连接板铰接,这样设置时,连接板可以通过相对于摆臂的转动使摆臂6在牵引绳3的带动下在两层卡位部之间平稳过渡。另外,摆臂6的第二端与输出轴5铰接,这样设置时,摆臂6可以沿着输出轴5的轴线方向上下微调,这进一步有利于使摆臂6在牵引绳3的带动下在两层卡位部之间平稳过渡。

本实施例中的回转机构可以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角度调节,其适用范围较大。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三的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三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中盘状支架2为扇形支架,其圆心角为90°,进一步地,圆盘支架2上的绕线端为一圆心角为90°的圆弧状结构,这样设置时,本实施例中的牵引绳3可以带动摆臂6在0~90°范围内来回转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与输出轴5不同轴,二者具有一定间隔。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扇形支架由多个固定在基座1上的条形结构拼成,且条形结构远离基座1的一端上设有延伸部9,延伸部9上设有滑轮8,滑轮8上设有卡位部。由于输入轴4设置在基座1的上表面上,通过设置延伸部可以使卡位部与输入轴4的高度基本相同,从而使牵引绳3可以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使回转机构的运行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回转机构适用于小范围角度调节的情况。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中均是通过一个输入轴来同时实现牵引绳两端的收线和放线,而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机构通过两个输入轴来分别实现牵引绳两端的收线和放线。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缠绕在第一输入轴上,其第二端缠绕在第二输入轴上,第一输入轴对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收线时,第二输入轴对其第二端进行放线,相应地,第一输入轴对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第一端进行放线时,第二输入轴对其第二端进行收线。其中,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可以套设在一起,还可以并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轴设为两个,可以使牵引绳在盘状支架上的滑动更为平稳,从而有效避免牵引绳的打结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而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为连续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具体为皮带,皮带在输入轴的作用下张紧,且输入轴通过其与牵引绳之间的摩擦力传动牵引绳。

在本实施例中,摆臂可以随着皮带的滑动在0~360°范围内来回或连续转动。另外,皮带整体在盘状支架上位于一平面内,这样设置可以使皮带的滑动更为平稳,进一步使摆臂的转动更为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而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为连续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具体为链条,输入轴为链轮,链条在链轮作用下张紧,链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传动链条。

在本实施例中,摆臂可以随着链条的滑动在0~360°范围内来回或连续转动。另外,链条在盘状支架上整体位于一平面内,这样设置可以使链条的滑动更为平稳,进一步使摆臂的转动更为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而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与输入轴连接的连接段为连续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具体为同步带,输入轴为同步带轮,同步带在同步带轮作用下张紧,同步带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传动同步带。

在本实施例中,摆臂可以随着同步带的滑动在0~360°范围内来回或连续转动。另外,同步带在盘状支架上整体位于一平面内,这样设置可以使同步带的滑动更为平稳,进一步使摆臂的转动更为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回转机构中牵引绳3与摆臂均是通过连接件7连接,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实施例一中的回转机构中牵引绳3与连接件7连接的连接段为连续结构,而在本实施例中,图6所示,牵引绳3与连接件7连接的连接段具有开口,牵引绳在此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件的两端。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摆臂与牵引绳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牵引绳在滑动过程中,摆臂可以随着牵引绳的滑动有效转动,从而有效保证了回转机构的有效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四、五、六、七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中公开的回转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回转机构中盘状支架的绕线端与输出轴之间的距离不变,且摆臂长度固定,而在本实施例中,盘状支架为一椭圆形支架,且椭圆形支架上绕线端与输出轴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应地,摆臂长度也是可以调节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当然,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实施例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基础上做同样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位部可以选择性设置;盘状支架还可以设为实心盘,这样设置时,回转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固,运行更加可靠,但是其制作成本也相应较高;盘状支架也可以通过在实心盘上设置镂空结构从而形成;盘状支架、输入轴、输出轴这三部分的基座可以分别设置也可以设为同一基座;盘状支架还可以与基座一体成型;牵引绳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钢丝绳、尼龙绳、皮带、同步带或其他种类的绳状结构;盘状支架上的绕线端为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圆心角为10~359°的弧形结构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当然弧形结构的圆心角还可以在0~10°之间、359°~360°之间进行微调;张紧机构可以选择性设置;在牵引绳在盘状支架上缠绕多圈的实施例中,当摆臂在牵引绳的带动下从一圈转向另一圈时,输出轴可以相对于基座固定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中盘状支架、基座、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实施例一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1、电机控制输入轴4转动,输入轴4对牵引绳3的第一端放线,同时对其第二端收线;

2、牵引绳3沿着滑轮8上的凹槽在盘状支架2上滑动;

3、牵引绳3通过连接件7带动摆臂6转动;

4、摆臂6带动输出轴5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可以通过增加摆臂的长度,对输出轴施加较大的力臂及力矩,进一步实现输出轴的有效转动,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光能发电系统中光伏板的角度调节。光能发电系统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回转机构来调节光伏板在水平或者竖直方向上的角度,也可以通过设置两个本实用新型中的回转机构来同时调节光伏板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角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机构还可以应用于风能发电、生物能发电或者其他工业领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