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98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供电线路工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网线路的档距不断加大,线路线径不断增大,往往一档线路的重量已经远超出人力的范围,在需要更换绝缘子时,通过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提起线路已十分困难,这使得在对配网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增加了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司在先设计了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如申请号为201510904360.9的申请文件所述,但以上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线路的档距较大,固定装置与支撑臂的连接形式不便于实现将线路提向绝缘子的特定侧,即以上方案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不能利用实际的作业空间情况,向特定方向提线,以上问题不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用于替代人力,以在配网直线段线路更换绝缘子时将线路提起,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线路线径增大和线路档距增大,导致的难以通过人力直接提起线路的问题,从而可达到减小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本提线器,可实现向绝缘子的特定侧提起线路,有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方便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包括固定座、支撑臂、提线钩及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回转轴,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设置有与回转轴间隙配合的孔,所述提升装置连接于支撑臂上,提线钩连接于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提线钩在竖直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实现支撑臂在固定座上的锁紧,避免支撑臂绕回转轴转动。

具体的,以上固定座用于本提线器在电线杆或横担上的固定,所述固定座的实现方式可采用抱箍等。所述提线钩用于钩住待提升的线缆,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提线钩上下运动,以完成提线和放线操作。以上提升装置可采用卷扬机、现有的棘轮式提线器等结构。本结构中,由于采用到了提升装置,可避免采用人力直接提起线缆,即达到了减小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由于电线杆上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受到线缆、横担、绝缘子等附件的限制,为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拥有最佳的操作空间,故在本提线器上设置锁紧装置,以上锁紧装置用于在支撑臂绕转轴转动到特定朝向后,通过锁紧装置完成支撑臂在固定座上的固定,这样,由于支撑臂具有特定的朝向,这样,就可使得线缆被本提线器牵引至特定方向,这样,可达到为操作人员提供最佳绝缘子更换操作空间的技术效果,即有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方便性。以上锁紧装置优选采用螺栓或螺帽,如采用螺栓实现支撑臂在固定座上的压紧;如将于回转轴间隙配合的孔设置为通孔,回转轴由通孔的上端伸出,同时在回转轴相对于通孔的伸出部分上设置外螺纹,这样,采用为螺帽的锁紧装置形式,可实现通过螺帽对支撑臂在固定座上的压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锁紧装置采用螺栓的实现形式,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不连贯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圆心位于回转轴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槽的上端与转盘的上端相交,所述环形槽的下端与转盘的下端相交,所述锁紧装置为穿设于所述环形槽中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下端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本方案中,环形槽不连贯部分可理解为连接环形槽内侧和外侧转盘部分的筋条。这样,如设置两根相互之间呈环状均布的筋条,即可实现在松懈锁紧螺栓后,转盘可绕回转轴最大可转动约180°,在紧固锁紧螺栓后,即可实现转盘在固定座上的位置固定。

作为一种可通过将固定座固定于横担上的固定座实现形式,所述固定座包括U型卡座及螺纹连接于U型卡座上的卡座螺栓,在卡座螺栓转动的过程中,卡座螺栓的端部可相对于U型卡座上U形卡口的内壁侧面凸出。本方案中,由U型卡座的开口端引入横担,通过旋转卡座螺栓,通过卡座螺栓向横担表面施加压应力,即可实现固定座在横担上的固定,具体的,由于将支撑臂设置于固定座的上侧,优选设置为U型卡座的开口端朝左或朝右,卡座螺栓设置于U型卡座的下侧,且卡座螺栓不止一颗,卡座螺栓的轴线方向位于竖直方向。

作为提升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套筒、驱动螺母及升降杆,所述驱动螺母固定于套筒上,且驱动螺母在套筒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驱动螺母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升降杆穿设于套筒中,所述升降杆为螺纹杆,所述升降杆与驱动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提线钩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杆铰接连接;

所述套筒连接在支撑臂上。

本方案中,由于驱动螺母在套筒上的位置固定,这样,驱动螺母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提线钩上线缆为升降杆同步于驱动螺母转动提供了阻力,这样,可实现升降杆沿着套筒轴线的往复运动,套筒可倾斜设置也可竖直设置,采用提线钩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杆铰接连接的形式,便于将提线钩挂设在线缆上。

以上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可通过在套筒的上端设置一个深沟球轴承,驱动螺母焊接于深沟球轴承内孔中,且驱动螺母与深沟球轴承的轴线共线,深沟球轴承的外圈的端部与套筒端部固定连接的形式。

由于本提线器需要操作人员高空操作,为便于操作人员转动驱动螺母,还包括连接在驱动螺母上的棘轮,所述棘轮用于驱动驱动螺母单向转动,且棘轮对驱动螺母的驱转方向可调,所述棘轮上还连接有用于向棘轮上施加转矩的操作杆。

作为一种可通过本提线器,在绝缘子两侧的线缆上均提供一个线缆提起点,相较于采用一个提起点,在将线缆提起同等高度的情况下,绝缘子上方具有更大操作空间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挂体及提线臂,所述挂体的上端通过销钉与支撑臂铰接连接,所述挂体的下端通过销钉与提线臂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提升装置为两个,不同提升装置分别固定于提线臂的不同端。

作为一种不仅使得支撑臂具有足够强度,同时使得支撑臂重量较轻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为弧形杆状,且由支撑臂的上端至支撑臂的下端,支撑臂的截面面积线性变大。

为便于减轻本提线器重量,所述固定座、支撑臂、提线钩及提升装置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中,由于采用到了提升装置,可避免采用人力直接提起线缆,即达到了减小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由于电线杆上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受到线缆、横担、绝缘子等附件的限制,为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拥有最佳的操作空间,故在本提线器上设置锁紧装置,以上锁紧装置用于在支撑臂绕转轴转动到特定朝向后,通过锁紧装置完成支撑臂在固定座上的固定,这样,由于支撑臂具有特定的朝向,这样,就可使得线缆被本提线器牵引至特定方向,这样,可达到为操作人员提供最佳绝缘子更换操作空间的技术效果,即有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转盘的俯视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U型卡座,2、卡座螺栓,3、转盘,4、支撑臂,5、回转轴,6、挂体,7、提线臂,8、套筒,9、升降杆,10、提线钩,11、棘轮,12、操作杆,13、铰接轴,14、锁紧螺栓,1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一种配网直线段线路提线器,包括固定座、支撑臂4、提线钩10及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回转轴5,所述支撑臂4的下端设置有与回转轴5间隙配合的孔,所述提升装置连接于支撑臂4上,提线钩10连接于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提线钩10在竖直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实现支撑臂4在固定座上的锁紧,避免支撑臂4绕回转轴5转动。

具体的,以上固定座用于本提线器在电线杆或横担上的固定,所述固定座的实现方式可采用抱箍等。所述提线钩10用于钩住待提升的线缆,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提线钩10上下运动,以完成提线和放线操作。以上提升装置可采用卷扬机、现有的棘轮11式提线器等结构。本结构中,由于采用到了提升装置,可避免采用人力直接提起线缆,即达到了减小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由于电线杆上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受到线缆、横担、绝缘子等附件的限制,为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拥有最佳的操作空间,故在本提线器上设置锁紧装置,以上锁紧装置用于在支撑臂4绕转轴转动到特定朝向后,通过锁紧装置完成支撑臂4在固定座上的固定,这样,由于支撑臂4具有特定的朝向,这样,就可使得线缆被本提线器牵引至特定方向,这样,可达到为操作人员提供最佳绝缘子更换操作空间的技术效果,即有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方便性。以上锁紧装置优选采用螺栓或螺帽,如采用螺栓实现支撑臂4在固定座上的压紧;如将于回转轴5间隙配合的孔设置为通孔,回转轴5由通孔的上端伸出,同时在回转轴5相对于通孔的伸出部分上设置外螺纹,这样,采用为螺帽的锁紧装置形式,可实现通过螺帽对支撑臂4在固定座上的压紧。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锁紧装置采用螺栓的实现形式,所述支撑臂4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不连贯的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的圆心位于回转轴5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槽15的上端与转盘3的上端相交,所述环形槽15的下端与转盘3的下端相交,所述锁紧装置为穿设于所述环形槽15中的锁紧螺栓14,所述锁紧螺栓14的下端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本方案中,环形槽15不连贯部分可理解为连接环形槽15内侧和外侧转盘3部分的筋条。这样,如设置两根相互之间呈环状均布的筋条,即可实现在松懈锁紧螺栓14后,转盘3可绕回转轴5最大可转动约180°,在紧固锁紧螺栓14后,即可实现转盘3在固定座上的位置固定。

作为一种可通过将固定座固定于横担上的固定座实现形式,所述固定座包括U型卡座1及螺纹连接于U型卡座1上的卡座螺栓2,在卡座螺栓2转动的过程中,卡座螺栓2的端部可相对于U型卡座1上U形卡口的内壁侧面凸出。本方案中,由U型卡座1的开口端引入横担,通过旋转卡座螺栓2,通过卡座螺栓2向横担表面施加压应力,即可实现固定座在横担上的固定,具体的,由于将支撑臂4设置于固定座的上侧,优选设置为U型卡座1的开口端朝左或朝右,卡座螺栓2设置于U型卡座1的下侧,且卡座螺栓2不止一颗,卡座螺栓2的轴线方向位于竖直方向。

作为提升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套筒8、驱动螺母及升降杆9,所述驱动螺母固定于套筒8上,且驱动螺母在套筒8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驱动螺母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升降杆9穿设于套筒8中,所述升降杆9为螺纹杆,所述升降杆9与驱动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提线钩10通过铰接轴13与升降杆9铰接连接;

所述套筒8连接在支撑臂4上。

本方案中,由于驱动螺母在套筒8上的位置固定,这样,驱动螺母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提线钩10上线缆为升降杆9同步于驱动螺母转动提供了阻力,这样,可实现升降杆9沿着套筒8轴线的往复运动,套筒8可倾斜设置也可竖直设置,采用提线钩10通过铰接轴13与升降杆9铰接连接的形式,便于将提线钩10挂设在线缆上。

以上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可通过在套筒8的上端设置一个深沟球轴承,驱动螺母焊接于深沟球轴承内孔中,且驱动螺母与深沟球轴承的轴线共线,深沟球轴承的外圈的端部与套筒8端部固定连接的形式。

由于本提线器需要操作人员高空操作,为便于操作人员转动驱动螺母,还包括连接在驱动螺母上的棘轮11,所述棘轮11用于驱动驱动螺母单向转动,且棘轮11对驱动螺母的驱转方向可调,所述棘轮11上还连接有用于向棘轮11上施加转矩的操作杆12。

作为一种可通过本提线器,在绝缘子两侧的线缆上均提供一个线缆提起点,相较于采用一个提起点,在将线缆提起同等高度的情况下,绝缘子上方具有更大操作空间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挂体6及提线臂7,所述挂体6的上端通过销钉与支撑臂4铰接连接,所述挂体6的下端通过销钉与提线臂7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提升装置为两个,不同提升装置分别固定于提线臂7的不同端。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一种不仅使得支撑臂4具有足够强度,同时使得支撑臂4重量较轻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4为弧形杆状,且由支撑臂4的上端至支撑臂4的下端,支撑臂4的截面面积线性变大。

为便于减轻本提线器重量,所述固定座、支撑臂4、提线钩10及提升装置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