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520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路,特别是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对各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严格的充电方式是先恒流充电,当充电到电池电压后再以高于电池电压的恒压方式向电池充电一定时间。充电器是每个充电设备必需的电子产品,一个性能稳定、价格低的方案会使产口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价格低的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至少包括恒流源、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将交流电压转换成需要的直流电压,恒流源将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向充电电池提供需要的恒流充电电流,其特征是:恒流源与充电电池串联连接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在充电电池并联有恒压电路。

所述的恒压电路包括稳压管DW、三极管G1和电阻R1,稳压管DW的稳压输出端与充电电池正端电连接,稳压管DW的稳压输出端同时通过电阻R1到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三极管G1发射极与充电电池负端电连接;稳压管DW的负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的稳压管DW稳压值=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0.7V。

工作时,当充电电池充电到充电电压标称值后,稳压管DW导通使三极管G1导通,恒流源通过电阻R1,在电阻R1上形成接近充电电池的电压,维持充电电池的一个小充电电流。

所述的恒压电路包括电阻R2、三极管G1和电阻R1,电阻R2一端与充电电池正端电连接,充电电池正端通过电阻R1到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三极管G1发射极与充电电池负端电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电连接。

请补充有益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流源2与充电电池4串联连接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在充电电池4并联有恒压电路3,当充电电池充电到充电电压标称值后,电阻R2使三极管G1导通,恒流源通过电阻R1,在电阻R1上形成接近充电电池的电压,维持充电电池的一个小充电电流。实现恒流源充电和恒压源切换,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电源;2、恒流源;3、恒压电路;4、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至少包括恒流源2、开关电源1,开关电源1将交流电压转换成需要的直流电压,恒流源将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向充电电池提供需要的恒流充电电流,其特征是:恒流源2与充电电池4串联连接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在充电电池4并联有恒压电路3。

所述的恒压电路3包括稳压管DW、三极管G1和电阻R1,稳压管DW的稳压输出端与充电电池4正端电连接,稳压管DW的稳压输出端同时通过电阻R1到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三极管G1发射极与充电电池4负端电连接;稳压管DW的负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电连接。

稳压管DW稳压值=充电电池4的充电电压-0.7V。

工作时,当充电电池4充电到充电电压标称值后,稳压管DW导通使三极管G1导通,恒流源2通过电阻R1,在电阻R1上形成接近充电电池4的电压,维持充电电池4的一个小充电电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基于简易开关电压源的恒流充电电路,至少包括恒流源、开关电源1,开关电源1将交流电压转换成需要的直流电压,恒流源将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向充电电池提供需要的恒流充电电流,其特征是:恒流源2与充电电池4串联连接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在充电电池4并联有恒压电路3。

所述的恒压电路包括电阻R2、三极管G1和电阻R1,电阻R2一端与充电电池4正端电连接,充电电池4正端通过电阻R1到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三极管G1发射极与充电电池4负端电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电连接。

工作时,当充电电池4充电到充电电压标称值后,电阻R2使三极管G1导通,恒流源2通过电阻R1,在电阻R1上形成接近充电电池4的电压,维持充电电池4的一个小充电电流。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及电路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