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直流供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70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直流供电器。



背景技术:

低压直流供电器是维持电路中形成稳定恒电流的装置,直流电源有正负两个电极,正极的电位高,负极的电位低,当两个电极与电路连通后,能够使电路两端之间维持恒定的电位差,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由正极到负极的电流;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供给电路,以维持电流的稳恒流动;在装配低压直流供电器时,往往会在其周围安装一个保护壳,但是保护壳内部的温度不能及时降低,可能会导致供电器损坏,甚至引起火灾,若在保护壳开设散热孔用于散热的话,外部灰尘会进入,灰尘会对电器模块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直流供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直流供电器,包括保护壳和供电器本体,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供电器本体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座的上端,所述保护壳的上部两侧均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穿过保护壳的壳体,且进气口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进气口的出风部位设有吸风机,所述保护壳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穿过保护壳的壳体,且排气口的内部也设有滤网,所述排气口的进风部位设有吹风机,所述吸风机和吹风机之间通过散热管连接,所述散热管的管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块,且散热块的一侧与供电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块的另一侧焊接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扣,且固定管扣与散热管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器本体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导线,且导线穿过保护壳的顶部,所述导线与保护壳的接触部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散热块两个为一组,且至少设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低压直流供电器,通过散热块将供电器本体产生的热量转移,散热块与散热管通过吸风机和吹风机将热量带出保护壳的外部,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在散热的过程中,由于进气口和排气口内部都设有滤网,所以避免了外部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进入保护壳内部,影响供电器的正常使用;散热片与散热块进行能量交换,进一步为供电器本体降温;固定管扣用于固定散热管,防止意外碰撞导致散热管破裂损伤,影响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且防止了灰尘的进入,适于推广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2固定座、3、螺钉、4供电器本体、5进气口、51排气口、6滤网、7吸风机、8散热管、9吹风机、10散热块、11散热片、12支撑座、13固定管扣、14导线、1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压直流供电器,包括保护壳1和供电器本体4,所述保护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供电器本体4通过螺钉3固定于固定座2的上端,所述保护壳1的上部两侧均设有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穿过保护壳1的壳体,且进气口5的内部设有滤网6,所述进气口5的出风部位设有吸风机7,所述保护壳1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排气口51,所述排气口51穿过保护壳1的壳体,且排气口51的内部也设有滤网6,所述排气口51的进风部位设有吹风机9,所述吸风机7和吹风机9之间通过散热管8连接,所述散热管8的管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块10,且散热块10的一侧与供电器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块10两个为一组,且至少设有两组,所述散热块10的另一侧焊接有散热片11,所述保护壳1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扣13,且固定管扣13与散热管8卡扣连接,所述供电器本体4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导线14,且导线14穿过保护壳1的顶部,所述导线14与保护壳1的接触部设有密封件15。

该低压直流供电器,在使用时,通过散热块10将供电器本体4产生的热量转移,散热块10与散热管8通过吸风机7和吹风机9将热量带出保护壳1的外部,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在散热的过程中,由于进气口5和排气口51内部都设有滤网6,所以避免了外部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进入保护壳1内部,影响供电器的正常使用;散热片11与散热块10进行能量交换,进一步为供电器本体4降温;固定管扣13用于固定散热管8,防止意外碰撞导致散热管8破裂损伤,影响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且防止了灰尘的进入,适于推广和生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