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877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见的电路多处于两种极端,一种是过于简单,这一种往往不够智能,电器原件容易受损,且操作复杂,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另一种是过于智能,电路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且高智能,无需手控操作,智能控制执行元件运行,设有防撞系统,执行元件碰到物体能自行停止运行,设有保护电路不易损坏电器原件,设有警报系统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其包括:

微处理器、警报电路、电源稳压电路,以及执行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接受信号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根据电机的工作状态生成反馈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执行电路的开关以及控制警报电路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包含第一芯片IC1,所述第一芯片IC1的型号为15w404as,所述电源稳压电路包含第二芯片IC2,所述第二芯片IC2的型号为34063。

优选地,所述警报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警报器BUZ、第七二极管D7、第二三极管Q2,以及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CC,其另一端分别与警报器BUZ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警报器BUZ的另一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并在一起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地线,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形成警报电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三引脚。

优选地,所述电源稳压电路包括:第一接插件CN1、第一压敏电阻ZNR1、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二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电解电容E2、第四电容C4,第二芯片IC2、第三电阻R3、第一电感L1、第五电容C5、第三电解电容E3、第六电容C6,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第四二极管D4、第二接插件CN2、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十电阻R20、第五二极管D5、第十八电阻R18、第七三极管Q7、第六三极管Q6、第十九电阻R19、第五电解电容E5、第十四电容C14、第一晶体管TR1、第六电容C6、第四电解电容E4、第七电容C7;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1与第一压敏电阻ZNR1、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接地线,其正极接第一接插件CN1,所述第二二极管D2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接地线,所述第四电容C4两端分别接在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负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与第二电阻R2、第四电容C4并联,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

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脚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第三电解电容的E3负极,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接地,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两级分别接在第三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其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

所述第二接插件设有3个接口,所述第二接插件的第二接口接地,其第三接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脚,第二接插件第一接口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接第二插接件CN2的1号接口,其另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七引脚;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其阴极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地,其基极接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其基极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所述第五电解电容E5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接第一晶体管TR1,所述第一晶体管TR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DD,第十四电容C14连接分别接在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负极上,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正极,其阴极接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极,第四电解电容E4负极接地,所述第七电容C7两端分别接在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负极上,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电压VCC。

优选地,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第十一电容C11、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第一开关SW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开关SW2、第十三电容C13、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电容C2、第三开关SW3、第五三极管Q5、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

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接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脚,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

第一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的一端,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SW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所述第一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脚;

第二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SW2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二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脚;

第三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的一端,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的另一端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三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脚。

优选地,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8、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六电阻R6、第一继电器RL1、第二继电器RL2、第八二极管D8、第三三极管Q3、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三压敏电阻ZNR3、第九电容C9、第四三极管Q4、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二十八电阻R28;

所述第八电容C8两端接在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阴阳极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其阴极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第十八引脚;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24V电压,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继电器RL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RL1另外的一个端口接24V电压,所述第一继电器RL1还有一个端口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第二继电器RL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RL2另外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磁开关RL2还有一个端口接24V电压。

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且高智能,无需手控操作,智能控制执行元件运

行,设有防撞系统,执行元件碰到物体能自行停止运行,设有保护电路不

易损坏电器原件,设有警报系统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电路的实施例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芯片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警报电路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稳压电路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执行电路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电路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电机控制盒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处理器、警报电路、电源稳压电路,以及执行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接受信号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根据电机的工作状态生成反馈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执行电路的开关以及控制警报电路的开关。

所述微处理器包含第一芯片IC1,所述第一芯片IC1的型号为15w404as,所述电源稳压电路包含第二芯片IC2,所述第二芯片IC2的型号为34063。

所述警报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警报器BUZ、第七二极管D7、第二三极管Q2,以及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CC,其另一端分别与警报器BUZ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警报器BUZ的另一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并在一起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地线,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形成警报电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三引脚。

所述电源稳压电路包括:第一接插件CN1、第一压敏电阻ZNR1、第一电容C1、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二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电解电容E2、第四电容C4,第二芯片IC2、第三电阻R3、第一电感L1、第五电容C5、第三电解电容E3、第六电容C6,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第四二极管D4、第二接插件CN2、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十电阻R20、第五二极管D5、第十八电阻R18、第七三极管Q7、第六三极管Q6、第十九电阻R19、第五电解电容E5、第十四电容C14、第一晶体管TR1、第六电容C6、第四电解电容E4、第七电容C7;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1与第一压敏电阻ZNR1、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接地线,其正极接第一接插件CN1,所述第二D2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所述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接地线,所述第四电容C4两端分别接在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负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与第二电阻R2、第四电容C4并联,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

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脚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第三电解电容的E3负极,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接地,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两级分别接在第三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其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

所述第二接插件设有3个接口,所述第二接插件的第二接口接地,其第三接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脚,第二接插件第一接口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接第二插接件CN2的1号接口,其另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七引脚;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其阴极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地,其基极接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其基极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所述第五电解电容E5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接第一晶体管TR1,所述第一晶体管TR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DD,第十四电容C14连接分别接在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负极上,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接第三电解电容E3正极,其阴极接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极,第四电解电容E4负极接地,所述第七电容C7两端分别接在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负极上,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电压VCC。

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第十一电容C11、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第一开关SW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开关SW2、第十三电容C13、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电容C2、第三开关SW3、第五三极管Q5、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

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接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脚,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

第一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的一端,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SW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3,所述第一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脚;

第二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1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SW2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二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脚;

第三连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的一端,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2的另一端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三连接支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脚。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8、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六电阻R6、第一继电器RL1、第二继电器RL2、第八二极管D8、第三三极管Q3、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三压敏电阻ZNR3、第九电容C9、第四三极管Q4、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二十八电阻R28;

所述第八电容C8两端接在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阴阳极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其阴极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第十八引脚;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24V电压,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继电器RL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RL1另外的一个端口接24V电压,所述第一继电器RL1还有一个端口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第二继电器RL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RL2另外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磁开关RL2还有一个端口接24V电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