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346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



背景技术:

可靠卡线器用于架空电力线路调整弧垂,收紧导线,是电力、电信、铁路电气化架空线路施工及检修中常用的一种放线和紧线工具。在紧、放线过程中,往往由于导线的拉力太大,卡线器受力达到一定程度会突然打滑而造成松线、脱落等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松线和脱落现象,恢复直线杆塔的导线及金具联结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如果导线落在带电线路上,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导线在下落时被刮伤,还要进行更换和维修导线,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大大提高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解决现有卡线器卡线拉紧时,卡线不牢,易脱落,并且现有卡线器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包括锥台筒、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所述锥台筒上开设有进线槽口,一件所述固定夹块和两件所述移动夹块环绕均布设置在锥台筒的锥型孔内,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结构相同,均为与锥型孔相配合的锥台筒型扇块,所述固定夹块固定设置在锥型孔内,所述锥台筒上还开设有与移动夹块对应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移动夹块与限位螺钉连接被限制在锥型孔内沿限位滑槽前后移动,两件所述移动夹块前端头通过拉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槽内设置有与限位螺钉连接的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两件所述移动夹块相邻侧面夹缝与进线槽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块的卡线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在带有进线槽口的锥台筒内设有三个卡线块(一件固定夹块和两件移动夹块),当电力线通过进线槽口放入锥型孔内,在两件移动夹块通过拉紧拉绳向前移动,由于锥台筒的收缩作用,使两件移动夹块与一件固定夹块之间的卡线槽变小,从而实现对电力线的牢固夹紧,在没有对拉绳进行拉紧的情况下,通过在限位滑槽内设置有与限位螺钉连接的回位弹簧将移动夹块回位,从而松开电力线,增个卡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锥台筒,2-固定夹块,3-移动夹块,4-进线槽口,5-锥型孔,6-限位滑槽,7-限位螺钉,8-拉绳,9-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路卡线装置,包括锥台筒1、固定夹块2和移动夹块3,锥台筒1上开设有进线槽口4,一件固定夹块2和两件移动夹块3环绕均布设置在锥台筒1的锥型孔5内,如图2所示,固定夹块2和移动夹块3结构相同,均为与锥型孔5相配合的锥台筒型扇块,固定夹块2固定设置在锥型孔5内,锥台筒1上还开设有与移动夹块3对应的限位滑槽6,限位滑槽6内设置有限位螺钉7,移动夹块3与限位螺钉7连接被限制在锥型孔5内沿限位滑槽6前后移动,两件所述移动夹块3前端头通过拉绳8连接。

通过在带有进线槽口4的锥台筒1内设有三个卡线块(一件固定夹块和两件移动夹块),当电力线通过进线槽口4放入锥型孔5内,在两件移动夹块3通过拉紧拉绳8向前移动,由于锥台筒1的收缩作用,使两件移动夹块3与一件固定夹块2之间的卡线槽口径变小,从而实现对电力线的牢固夹紧,在没有对拉绳8进行拉紧的情况下,通过在限位滑槽6内设置有与限位螺钉7连接的回位弹簧9将移动夹块3回位,从而松开电力线,增个卡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限位滑槽6内设置有与限位螺钉7连接的回位弹簧9。通过在限位滑槽6内设置有与限位螺钉7连接的回位弹簧9将移动夹块3回位,从而松开电力线。

两件所述移动夹块3相邻侧面夹缝与进线槽口4对应设置,通过这样设置,电力线从进线槽口4放入锥型孔5内,在两件移动夹块3先前被拉动后,两件移动夹块3相邻侧面夹缝就会变小,从而防止电力线从夹缝中掉落。

固定夹块2的卡线面设有防滑纹,只对固定夹块2的卡线面设有防滑纹,因为固定夹块2相对于电力线不移动,而两个移动夹块3相对于电力线要前后移动,所以不能设防滑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