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7666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控制器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传统能源日益减少,各国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能源危机,解决能源短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同时传统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积极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来解决照明问题,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新能源发展切入点,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规格的光伏控制器,广泛应用于道路、学校、居民区、广场等公共场合的太阳能互补系统中。

光伏控制器是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光伏控制器采用高速CPU微处理器和高精度A/D模数转换器,是一个微机数据采集和监测控制系统。

现有的光伏控制器普遍采用共正极连接方式,造成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无法采集与显示,而且电路板上需流过大的电流,MOS模组和采样电阻一起放到负极端,导致在其这条支路上布板线宽不够,往往处理方式是使这条支路的铜箔裸露,在裸露铜箔上加焊接铜条以满足电流要求,这样不仅给生产造成很大的麻烦,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通过在负极中串入U型康铜丝,扩大布线范围,解决了光伏控制器的电路板上布线范围窄且系统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包括康铜丝A、康铜丝B、充电MOS模组、放电MOS模组、LCD人机界面、通信模块、MCU处理器和接线端子;

所述接线端子的S+脚与充电MOS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MOS模组的输出端与接线端子的B+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S-脚和接线端子的B-脚分别与康铜丝A连接;

所述接线端子的B+脚与放电MOS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MOS模组的输出端与接线端子的L+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B-脚和接线端子的L-脚分别与康铜丝B连接;

所述康铜丝A和接线端子的B-脚之间的节点与MCU处理器连接;所述康铜丝B与接线端子的L-脚之间的节点与MCU处理器连接,所述MCU处理器分别与充电MOS模组、放电MOS模组、LCD人机界面和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MOS模组、康铜丝A、接线端子的S+脚、接线端子的S-脚、接线端子的B+脚和接线端子的B-脚间的连接构成系统的充电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MOS模组、康铜丝B、接线端子的B+脚、接线端子的B-脚、接线端子的L+脚和接线端子的L-脚间的连接构成系统的放电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康铜丝A和康铜丝B为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采用RS485通信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回路负极中和放电回路负极中分别串入U型康铜丝作为电流采样电阻,减少了生产工序,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给电路板的大功率行线节约大量的空间,增加大功率走线铺设铜箔的宽度,降低了线路的损耗,同时通过LCD人机界面能够实时监测太阳能电池板组的电压,且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进行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控制器的工作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康铜丝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康铜丝A,12-康铜丝B,2-充电MOS模组,3-放电MOS模组,4-LCD人机界面,5-通信模块,6-MCU处理器,7-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包括康铜丝A11、康铜丝B12、充电MOS模组2、放电MOS模组3、LCD人机界面4、通信模块5、MCU处理器6和接线端子7;

接线端子7的S+脚与充电MOS模组2的输入端连接,充电MOS模组2的输出端与接线端子7的B+脚连接,接线端子7的S-脚和接线端子7的B-脚分别与康铜丝A11连接,充电MOS模组2、康铜丝A11、接线端子7的S+脚、接线端子7的S-脚、接线端子7的B+脚和接线端子7的B-脚间的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回路,构成系统的充电回路,在电路板的连接过程中康铜丝A11分别与接线端子7的S-脚和接线端子7的B-脚连接,避免电路板上接线端子7的S-脚和接线端子7的B-脚之间走线。

接线端子7的B+脚与放电MOS模组3的输入端连接,放电MOS模组3的输出端与接线端子7的L+脚连接,接线端子7的B-脚和接线端子7的L-脚分别与康铜丝B12连接,放电MOS模组3、康铜丝B12、接线端子7的B+脚、接线端子7的B-脚、接线端子7的L+脚和接线端子7的L-脚间的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回路,构成系统的放电回路,在电路板的连接过程中康铜丝B12分别与接线端子7的B-脚和接线端子7的L-脚连接,避免电路板上接线端子7的B-脚和接线端子7的L-脚之间走线。

康铜丝1是以铜镍为主要成份的电阻合金,具有电阻温度系数低,使用温度范围广,加工性能良好,焊接性能好的特点,如图2所示,康铜丝A11和康铜丝B12均为U型结构,U型结构设计使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的正端在电路板上的布线范围广,避免电路板因过大电流造成高温;根据功率的不同,在充电端可并联两康铜丝A11,在放电端可并联两康铜丝B12。

康铜丝A11和接线端子7的B-脚之间的节点与MCU处理器6连接,用于充电回路的电流采样;康铜丝B12与接线端子7的L-脚之间的节点与MCU处理器6连接,用于放电回路的电流采样。

MCU处理器6分别与充电MOS模组2、放电MOS模组3、LCD人机界面4和通信模块5连接,MCU处理器6通过对充电MOS模组2和放电MOS模组3的驱动信号进行控制,实现对蓄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在此过程中,LCD人机界面4用于实时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设备进行参数配置;通信模块5采用RS485通信芯片,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回路负极中和放电回路负极中分别串入U型康铜丝作为电流采样电阻,减少了生产工序,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给电路板的大功率行线节约大量的空间,增加大功率走线铺设铜箔的宽度,降低了线路的损耗,同时通过LCD人机界面能够实时监测太阳能电池板组的电压,且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进行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控制器的工作状况。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