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688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网负荷均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计划是根据电网负荷压力按区域范围实施停复电调节电网负荷,在同一个停电区域存在急需用电户和非急需用电户,同样在复电区域也存在急需用电户和非急需用电户,以往是采用负荷调度一刀切的做法,但是缺失用户意愿参与度。

因此,亟需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改变以往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刚性策略一刀切,建立与用户双向互动策略,响应负荷均衡需求,结合用户用电激励机制,实时监控用户用电负荷,发送建议指导性用电计划,使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更趋于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和系统,能够响应负荷均衡需求并结合用户用电激励机制,实时监控用户用电负荷,发送建议指导性用电计划,使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更趋于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确定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且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形成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进一步选择目标用户,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S2、获取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并与所述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对比,且根据对比结果,对应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基础上进行的电荷增量或电荷减量调节以及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基础上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一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园区负荷值,并对所述获取到的园区负荷值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均值作为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

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制定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

根据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选择一定优先级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其中,所述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是由用户在30天内用电量来决定;其中,当用户30天用电量小于第一阈值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最低的一级;当用户30天电量大于第二阈值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最高的三级;当用户30天电量位于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中间的二级。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是等级为最高三级的用户。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在24小时内选取多个对比时刻,并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对应每一对比时刻上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并对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每一对比时刻获取到的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分别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均值分别作为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可调负荷值;

将所述形成的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依据所述对比时刻进行划分,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并进一步将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与其对应的可调负荷值进行对比;

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小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小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增量调节,并确定增量可调范围下发;

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大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大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减量调节,并确定减量可调范围下发;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相邻对比时刻上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在调节前后的电表读数满足预定条件;

如果是,则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分别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并根据各所选目标用户调节前后的用电目标,形成用户用电的负荷调节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负荷预测单元,用于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确定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且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形成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进一步选择目标用户,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负荷均衡单元,用于获取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并与所述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对比,且根据对比结果,对应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基础上进行的电荷增量或电荷减量调节以及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基础上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其中,所述负荷预测单元包括:

预测负荷值获取模块,用于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一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园区负荷值,并对所述获取到的园区负荷值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均值作为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

方案及计划指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制定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

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选择一定优先级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单元包括:

对比时刻可调负荷值获取模块,用于在24小时内选取多个对比时刻,并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对应每一对比时刻上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并对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每一对比时刻获取到的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分别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均值分别作为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可调负荷值;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形成的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依据所述对比时刻进行划分,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并进一步将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与其对应的可调负荷值进行对比;

第一检测可调负荷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小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小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增量调节,并确定增量可调范围下发;

第二检测可调负荷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大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大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减量调节,并确定减量可调范围下发;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相邻对比时刻上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在调节前后的电表读数满足预定条件;

更正模块,用于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分别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比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与用电目标,实时监控用户用电负荷,并根据对比结果,调节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从而响应负荷均衡需求并结合用户用电激励机制,发送建议指导性用电计划,使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更趋于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确定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且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形成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进一步选择目标用户,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具体过程为,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一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园区负荷值,并对获取到的园区负荷值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均值作为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

根据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制定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

根据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选择一定优先级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应当说明的是,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是由用户在30天内用电量来决定;其中,当用户30天用电量小于第一阈值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最低的一级;当用户30天电量大于第二阈值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最高的三级;当用户30天电量位于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时,用户评定的等级为中间的二级。其中,目标用户是等级为最高三级的用户。

作为一个例子,上午9点,基于AMI云平台智能计量系统从第一预定时间范围内(如30天)的历史数据中,提取每一天的园区负荷值,将所有提取的园区负荷值求均值后,得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细分每一天每一个时段整时间点,如1点至24点,从而得到每一个整时间点上的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

下午4点,根据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制定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

设置第一阈值为60Kw.h,第二阈值为120Kw.h,并统计出30天内用户用电量<60Kw.h的用户等级最低且为一级用户,30天内用户用电量位于[60Kw.h,120Kw.h]的用户等级一般且为二级用户;30天内用户用电量>120Kw.h的用户等级最高且为三级用户。

选择三级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并下发。

步骤S2、获取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并与所述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对比,且根据对比结果,对应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基础上进行的电荷增量或电荷减量调节以及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基础上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具体过程为,在24小时内选取多个对比时刻,并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对应每一对比时刻上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并对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每一对比时刻获取到的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分别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均值分别作为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可调负荷值;

将形成的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依据所述对比时刻进行划分,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并进一步将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与其对应的可调负荷值进行对比;

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小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小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增量调节,并确定增量可调范围下发;

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大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大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减量调节,并确定减量可调范围下发;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相邻对比时刻上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在调节前后的电表读数满足预定条件;

如果是,则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分别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作为一个例子,将24小时划分为96个对比时刻,且每一对比时刻为15分钟,此时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也依次根据对比时刻进行划分。

基于AMI云平台智能计量系统从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如30天)的历史数据中,获取各所选目标用户每一天每一个15分钟的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将30天内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15分钟上的各种用电设备的负荷值分别求均值后,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个15分钟上的可调负荷值。

由于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也根据每15分钟为一个对比时刻,因此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个15分钟上的用电目标,并与其对应同一15时刻上的可调负荷值进行一一对比。

当所选目标用户某一15分钟上可调负荷值>用电目标,则该所选目标进行电荷增量调节,增量可调范围为二者的差值;当所选目标用户某一15分钟上可调负荷值<用电目标,则该所选目标进行电荷减量调节,减量可调范围为二者的差值。

通过判断相邻15分钟电表的读数,可以确定调节是否响应,只要当某一所选目标用户在相邻15分钟电表的读数差值等于其对应的增量可调范围或减量可调范围,则说明得到该通过判断的所选目标用户得到响应了。

通过对响应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并根据各所选目标用户调节前后的用电目标,形成用户用电的负荷调节方案。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通常有账单直接扣减、抽奖激励、削峰填谷积分激励等措施。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负荷预测单元110,用于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确定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且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形成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进一步选择目标用户,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负荷均衡单元120,用于获取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并与所述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对比,且根据对比结果,对应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基础上进行的电荷增量或电荷减量调节以及在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基础上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其中,所述负荷预测单元110包括:

预测负荷值获取模块,用于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一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园区负荷值,并对所述获取到的园区负荷值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均值作为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

方案及计划指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用电的预测负荷值,制定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

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历史评定的等级,选择一定优先级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形成的用户用电调度方案及指导计划分解成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

其中,所述负荷均衡单元120包括:

对比时刻可调负荷值获取模块,用于在24小时内选取多个对比时刻,并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中,获取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对应每一对比时刻上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并对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范围内每一对比时刻获取到的各种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分别求平均后,将所得的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均值分别作为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可调负荷值;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形成的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依据所述对比时刻进行划分,得到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并进一步将各所选目标用户在每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与其对应的可调负荷值进行对比;

第一检测可调负荷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小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小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增量调节,并确定增量可调范围下发;

第二检测可调负荷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同一所选目标用户在同一对比时刻的用电目标大于可调负荷值,则将大于可调负荷值的对比时刻上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进行电荷减量调节,并确定减量可调范围下发;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相邻对比时刻上各所选目标用户分别在调节前后的电表读数满足预定条件;

更正模块,用于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所选目标用户的激励措施分别重新进行更正并下发。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比各所选目标用户的可调负荷值与用电目标,实时监控用户用电负荷,并根据对比结果,调节各所选目标用户的用电目标及激励措施,从而响应负荷均衡需求并结合用户用电激励机制,发送建议指导性用电计划,使电网需求侧负荷均衡调度更趋于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系统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