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227发布日期:2018-10-16 20:2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降低成本和安装难度,业内通常会将天线、射频功放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即必须放置在高处的设备)设置在通信基站发射塔的顶端,而将负载(即前述天线、射频功放及相应的配套设备等)的供电电源设置在通信基站发射塔的底部(如设置在专门的机房或者户外机柜中等)。但是,由于通信基站发射塔的顶端和底端之间通常存在较长的距离(如50m、100m或者300m等),因而在供电电源向负载供电时,很容易出现较大的线损压降,这就可能会使得负载的工作出现异常。

目前,为了降低供电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线损压降,通常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在负载端设置独立的电压检测线或电压补偿电路。这种方式下,供电电源可根据电压检测线或者电压补偿电路反馈的负载端的实际电压,进行自身输出电压的调节。但是,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在负载端增加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补偿电路,因而会增加成本。

第二种、在负载端设置独立的电压检测电路。这种方式下,电压检测电路会检测负载端的实际电压,并可对检测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运算,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反馈信号,然后可通过有线方式(即物理线缆)或者无线方式将补偿反馈信号传回给供电电源;供电电源可根据接收到的补偿反馈信号,进行自身输出电压的调节。但是,由于这种方式仍然需要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检测电路,因而仍会提升成本,且负载端还需进行负载的实际电压的处理和传输,进而还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第三种、供电电源输出抬高了一固定数值的供电电压。这种方式下,供电电压在向负载提供供电电压的时候,可预先将供电电压抬高一定的固定数值,使得经过线缆传输到负载的供电电压,即使有所降低,也足以支撑负载的正常工作。但是,由于这种方式会造成很大的负载调整率问题,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存在实现的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包括:

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

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

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可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并可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以及,可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因而能够降低系统的实现成本;也无需要求负载端能够对接收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传输,因而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更无须要求电源输出抬高了固定值的电压,因而能够保证系统的负载调整率。解决了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线损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线损压降的确定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补偿电压的确定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线损补偿系统的可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线损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由图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线损补偿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

步骤102: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

步骤103: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并可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以及,可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因而能够降低系统的实现成本;也无需要求负载端能够对接收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传输,因而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更无须要求电源输出抬高了固定值的电压,因而能够保证系统的负载调整率。解决了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损补偿方法的执行主体通常可为相应的线损补偿装置,且,所述线损补偿装置可作为一集成装置集成在所述电源中,也可作为一独立装置独立于所述电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各种线缆均具备一定的阻抗特性,因而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多或少的线损压降,且,线损压降的大小往往和线缆的线缆参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常见的线缆的线缆参数通常可如表1所示:

表1常见线缆的线缆参数表

由表1可知,常见的线缆参数可不限于包括线缆的规格、外径、截面积、单位电阻(如每千米线缆的电阻值)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线缆参数还可包括其它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根据欧姆定律,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可以是通过如下公式1得到的:

vdrop=iout·r公式1;

其中,所述vdrop表示所述线损压降,所述iout表示所述电源的输出电流,所述r表示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通常可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

r=l·r公式2;

其中,所述l表示所述线缆的公制总长度,通常可为电源到负载之间的距离(线缆距离,通常不为直线距离)的两倍(一来一回),所述r表示所述线缆的单位电阻(通常可为每千米线缆的等效电阻)。

再有,由于很多情况下,线缆的长度单位是英尺(ft),因此,可首先通过公式3将英尺(ft)转换为米(m):

l=lft·0.3084公式3;

其中,所述l表示线缆的公制总长度,所述lft表示所述线缆的英制总长度。

以采用的线缆的规格为awg(americanwiregauge,美国线规)6为例(此时,由表1可知,所述线缆的单位电阻为1.33ω),则可通过下述步骤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如图2所示):

s11:确定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公制距离。

例如,若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的单位为公制单位,则可直接将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公制距离;若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的单位为英制单位或者其它单位类型,则可通过相应的换算公式(如上述公式3)计算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公制距离,此处不再赘述。

s12:确定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

具体地,可根据公式2计算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仍以上述例子为例,可得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为(需要说明的是,线缆的长度可为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即304.8*2)。

s13: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

例如,假设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电压为56v,且所述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700w,则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为

类似地,假设采用的线缆的规格不为awg6,而是具有较大口径的awg1(此时,由表1可知,所述线缆的单位电阻为0.42ω),仍以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为1000ft、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电压为56v、所述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700w为例,则可通过上述公式2得到所述线缆的等效电阻为可通过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为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较长时,即便是选用口径较大的线缆,仍然会存在较大的线损压降,如果不对线损压降进行任何的补偿,就可能会使得负载端接收到的实际电压小于负载的需求电压,进而可能会导致负载的无法启动、工作异常或者负载调整率较差的问题。

下面,以所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距离为1000ft、线缆的规格为awg1、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电压为56v为例,通过表2简要列举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线损压降的对应关系:

表2线缆的输出功率与线损压降的对应关系表

由上述表2可知,在线缆的规格、长度、电源输出端口的端口电压等均固定时,线损压降随着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即随着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补偿,具体可包括:

根据所述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

根据所述补偿电压,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一次补偿。

即,在确定了线缆的线损压降之后,还可根据所述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然后,可将所述补偿电压加在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上,以进一步调整(提升或者降低)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而可影响负载端的实际电压,以满足负载的实际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线损补偿的精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多次线损补偿,直至新的补偿电压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即直至电源的输出电压满足设定的端口电压需求),才结束线损补偿的操作:

在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一次补偿之后(即得到的新的输出电压),重新确定所述电源的新的输出电流;

根据所述新的输出电流,确定新的线损压降;

根据所述新的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新的补偿电压;

根据所述新的补偿电压,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此时可为所述新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可选地,根据所述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可包括:

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所述补偿电压;或者,

根据所述线损压降以及设定的多变量函数,确定所述补偿电压。

其中,所述多变量函数是指用于表征所述电源与所述负载的各项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集合,通常情况下,所述多变量函数中可不限于包括电源正常工作时的输入电压范围(通常为满功率输入电压范围)、电源正常工作时的电压范围、电源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流范围、电源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范围;负载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负载允许的温度范围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变量还可包括其它变量,只要能够提升确定出的补偿电压的准确度即可,如电源中并联的电源模块的个数等,且,所述多变量函数的变量越多,确定出的补偿电压就越准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项变量的取值范围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可将所述电源正常工作时的输入电压范围设置为176v~300v(其中,若电源的过压保护电压为296v时,此范围可为176v~296v,对此不作赘述)、将所述电源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压范围设置为42v~58v、将所述电源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流范围设置为0a~50a、将所述电源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范围设置为-40℃~60℃、将所述负载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设置为36v~72v、将所述负载允许的温度范围设置为-40℃~60℃等,对此不作赘述。

由上述内容可知,所述补偿电压的确定方式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直接将线损压降作为补偿电压。例如,假设负载需要的电压为54v,电源的初始输出电压也为54v、负载端的输入电流从0a变化到了10a(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变化值为10a),且在线缆中产生的线损压降就为2.55v,则负载端的瞬时输入电压可下降至54-2.55=51.45v,因而可直接将线损压降2.55v作为所述补偿电压补偿在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中,即将电源的输出电压调高至54+2.55=56.55v。此时,负载端的瞬间输入电压可为小于56.55v、且大于51.45v的一电压值,从而完成了线损补偿。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可能会导致电源或负载出现故障(如出现过压、过温、过载等);

第二种、根据线损压降以及设定的多变量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补偿电压。

即,在确定相应的线损压降之后,还可基于所述线损压降以及所述多变量函数中各变量的取值范围,建立仿真模型,并根据仿真模型,计算出所述补偿电压(如采用回归分析等方式),如:

1、在仿真模型中,将所述线损压降增加到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上,并若确定此操作不会造成电源以及负载的任何故障(如出现过温、过压、超载等),则可直接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所述补偿电压;或者,

2、在仿真模型中,将所述线损压降增加到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上,并若确定此操作会造成电源和/或负载的故障,则不可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所述补偿压降。此时,需基于所述线损压降以及所述多变量函数,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例如,首先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补偿电压,推算出会发生故障的位置(如电源侧、负载侧)以及故障类型(如过压、过温、过载),然后基于推算出的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类型,反推出相应的补偿电压。

由上述内容可知,补偿电压的第二种确定方式(即根据线损压降以及设定的多变量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补偿电压的方式)与第一种确定方式(及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所述补偿电压的方式)相比,过程更为复杂,但是,由于第二种确定方式需要考量的变量更多,因而计算得到的补偿电压也更为精确,更能保证电源和/或负载的安全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确定出所述补偿电压,如在整个线损补偿流程的第一阶段(如第一次补偿、或前几次补偿)采用第一种方式确定补偿电压,在整个线损补偿流程的第二阶段(如第二次补偿,或后几次补偿)采用第二种方式确定新的补偿电压等;或者,在整个线损补偿流程的第一阶段(如第一次补偿,或前几次补偿)采用第二种方式确定补偿电压,在整个线损补偿流程的第二阶段(如第二次补偿,或后几次补偿)采用第一种方式确定新的补偿电压等;或者,在整个线损补偿流程的某几个阶段(如第一次补偿、第三次补偿)采用第一种方式确定补偿电压,在整个补偿流程的另几个阶段(如第二次补偿、第四次补偿、第五次补偿)采用第二种方式确定新的补偿电压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之前,所述线损补偿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输出电流的变化值不小于设定的电流阈值。

其中,所述电流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可设置为0.1a、5a、10a或者20a等,对此不作赘述。

也就是说,在进行线损补偿之前,还可首先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线损补偿,假设确定出的输出电流的变化值小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可选择不补偿;假设确定出的输出电流的变化值不小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可选择补偿。当然,还可根据其它情况来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线损补偿,假设计算得到的线损压降较小,如可为0.1v、0.2v等,则可选择不补偿;假设计算得到的线损压降较大,如可为5v、10v、20v等,则可选择补偿。再有,还可根据负载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线损补偿,假设负载对输入电压的精度要求很高,则可选择补偿,假设负载对输入电压的精度需求较低,则可选择不补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下面,如图3所示,举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损补偿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

s21: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

s22:若确定所述输出电流的变化值不小于设定的电流阈值,则启动线损补偿。

其中,所述电流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可设置为0.1a、5a、10a或者20a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s23:计算线损压降;

s24:根据所述线损压降以及设定的多变量函数,确定补偿电压;

s25:基于所述补偿电压,进行线损补偿;

s26:确定电源的新的输出电流;

s27:计算新的线损压降;

s28:根据所述新的线损压降以及所述多变量函数,确定新的补偿电压;

s29:基于所述新的补偿电压,进行线损补偿;

s30:判断所述新的补偿电压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否,则再次执行步骤s26。

其中,所述电压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可设置在0.1v、0.2v等,只要能够保证负载端的瞬时输入电压满足负载的实际需求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s31:若是,则完成线损补偿。

再有,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所述线缆的线缆参数通常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确定通过所述线损补偿装置的录入界面(若所述线损补偿装置为集成在所述电源中的集成装置时,所述线损补偿装置的录入界面即可为所述电源的录入界面)写入的线缆参数;

第二种、确定通过所述线损补偿装置的拨码开关(若所述线损补偿装置为集成在所述电源中的集成装置时,所述线损补偿装置的拨码开关即可为所述电源的拨码开关)写入的线缆参数;

第三种、确定通过后台软件或者监控(可独立设置)写入的线缆参数;

第四种、确定通过自身的测试模块检测到的线缆参数。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也无需设置额外的传输路径来获取负载端口的电压以及电流,因而降低了系统的实现成本,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负载通常可为非恒流的负载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可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并可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以及,可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因而能够降低系统的实现成本;也无需要求负载端能够对接收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传输,因而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更无须要求电源输出抬高了固定值的电压,因而能够保证系统的负载调整率。解决了现有的线损补偿方法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满意度。再有,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损补偿的启动条件和完成条件还可决定负载端口电压波动的范围,且,补偿的精度还可由所述线损补偿装置的内部软件计算的速度和次数决定(通常情况下,速度越快或次数越多,线损补偿的越精准,负载端口的电压波动越小,越快完成补偿)。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线缆的线损补偿还可依照不同的负载特性进行调整,如可超前补偿使得电压更精确,也可滞后补偿使得电压更稳定。

实施例二:

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装置,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由图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可用于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42,可用于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

补偿模块43,可用于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中,可包括用于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的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的补偿模块。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因而能够降低系统的实现成本;也无需要求负载端能够对接收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传输,因而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更无须要求电源输出抬高了固定值的电压,因而能够保证系统的负载调整率。解决了现有的线损补偿装置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满意度。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模块43,具体可用于根据所述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并根据所述补偿电压,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一次补偿。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1,还可用于在所述补偿模块43根据所述补偿电压,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一次补偿之后,循环多次执行以下操作,直至所述补偿模块43确定出的新的补偿电压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重新确定所述电源的新的输出电流;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2,还可用于根据所述新的输出电流,确定新的线损压降;

所述补偿模块43,还可用于根据所述新的线损压降,确定相应的补偿电压,并根据所述新的补偿电压,对所述电源的所述输出电压进行补偿。

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43,具体可用于将所述线损压降作为所述补偿电压;或者,根据所述线损压降以及设定的多变量函数,确定所述补偿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线损补偿装置还可包括第三确定模块44: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4,可用于在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之前,确定所述输出电流的变化值不小于设定的电流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可为集成在相应的电源中的集成装置,也可为独立于所述电源的独立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再有,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系统,如图5所示,可包括电源(图5中以电源设置在相应的机柜内为例)、负载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损补偿装置(以所述线损补偿装置为独立于所述电源的线损补偿装置为例)。当然,还可包括相应的线缆、机柜以及通信基站发射塔等,对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装置及系统,可包括用于确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以及线缆的线缆参数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线缆参数,确定所述线缆的线损压降的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线损压降,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补偿的补偿模块。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负载端设置相应的电压补偿线或电压检测电路,因而能够降低系统的实现成本;也无需要求负载端能够对接收到的实际电压进行处理和传输,因而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更无须要求电源输出抬高了固定值的电压,因而能够保证系统的负载调整率。解决了现有的线损补偿装置所存在的实现成本较高、系统可靠性较低以及负载调整率不佳等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满意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