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657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



背景技术:

普通变电站包含变压器、开关柜出线间隔、开关柜pt间和自动化屏,将这几样组合在一起安装在水泥外壳内就成为了变电站。自动化屏分为三个部分:(1)电源部分,(2)dtu部分,(3)采集部分。常见的自动化屏由于为落地式安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在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的工程中,由于现场地势的原因,不能扩建基础,但是如果此时用户需要增加自动化控制单元,则在不改变基础的前提下就无法安装自动化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甚至导致施工改造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现有基础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自动化屏的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包括变压器、水泥外壳、开关柜pt间隔、开关柜出线间隔以及自动化屏,变压器、开关柜pt间隔、开关柜出线间隔以及自动化屏均设置在水泥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化屏由分布式dtu间隔、电源及采集单元两部分构成,分布式dtu间隔放置在开关柜出线间隔的顶部,在dtu间隔上方的水泥外壳内安装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内放置电源及采集单元,电源及采集单元和分布式dtu间隔采用导线连接。

而且,所述的安装架由横梁和竖梁构成,该横梁和竖梁与水泥外壳连接固定,安装架内安装一个或者多个斜隔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将自动化屏拆分为分布式dtu间隔、电源及采集单元两部分,在开关柜出线间隔的顶部放置分布式dtu间隔,在分布式dtu间隔上方的水泥外壳内安装一个安装架,将电源及采集单元放置在该安装架内。从而将原来的自动化屏从立式落地安装,变为柜顶安装,这样即可在不改变基础大小的前提下增加了自动化控制功能。

2、本发明对变电站内的空间进行了合理规划,增加了变电站内空间的利用率,并使其内部整齐美观。

3、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改进简单、易于实现的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本发明通过对自动化屏结构进行改进,并对现有变电站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了在不改变基础大小的情况下,增加了自动化控制功能。本发明改进简单方便,既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且不会大幅增加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安装架横梁与限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包括变压器、水泥外壳1、开关柜pt间隔、开关柜出线间隔以及自动化屏,变压器、开关柜pt间隔、开关柜出线间隔以及自动化屏均设置在水泥外壳内。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自动化屏由分布式dtu间隔6、电源及采集单元2两部分构成,分布式dtu间隔放置在开关柜出线间隔8的顶部,在dtu间隔上方的水泥外壳内安装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内放置电源及采集单元。电源及采集单元和分布式dtu间隔采用导线连接,电源及采集单元和分布式dtu间隔与柜体内的其他部件也均采用导线连接,由于其连接为常规方式,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所述的安装架由横梁4和竖梁7构成,该横梁和竖梁与水泥外壳连接固定,安装架内安装一个或者多个斜隔板5,可以将安装架再次进行划分,以便于放入其他设备或者工具,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为了避免放置电源及采集单元左右移动,可以在安装架的横梁上设置限位装置3。如图3所示,限位装置包括滑动块、锁紧螺钉12和滑道10,在横梁上设置一个水平的滑道,滑动块是由立板11和水平板13组成的l形状,立板设置在水平板的左侧,水平板的右侧通过锁紧螺钉卡装在滑道上。电源及采集单元放置好以后,可以滑动滑动块,使其立板顶压在电源及采集单元的侧壁上,并采用锁紧螺钉将滑动块固定。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为了解决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自动化屏分解成两个单元,也就是分布式dtu间隔、电源及采集单元,pt柜的主母线与开关出线间隔主母线相互连接使其工作。分布式dtu间隔安装在开关柜出线间隔的顶部,在其上面有一个安装架,将电源及采集单元安放在其上部。在水泥外壳内还安装一个悬空式pt柜9,出线间隔使用电缆通过电缆通道,连接到悬空式pt柜,这样该设备就能实现不扩大基础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包括水泥外壳、开关柜PT间隔、开关柜出线间隔以及人孔,自动化屏由分布式DTU间隔、电源及采集单元两部分构成,分布式DTU间隔放置在开关柜出线间隔的顶部,在DTU间隔上方的水泥外壳内安装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内放置电源及采集单元。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改进简单、易于实现的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变电站,本发明通过对自动化屏结构进行改进,并对现有变电站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了在不改变基础大小的情况下,增加了自动化控制功能。本发明改进简单方便,既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且不会大幅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冠桥;杨法;吴文斌;刘慧芳;孟宪辰;李春晖;董泽寅;李海龙;司威;陈烨;周庆祝;刘月婵;杜艳洁;李香;刘彦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