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17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主要涉及供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



背景技术:

电缆汇线桥架产品是六十年代初,工业发达国家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电缆敷设装置。随着电气化,自动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配电方式的改变,地沟直埋和支架敷设以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而取而代之的电缆桥架,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展,保证了施工进度,保证了质量,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在电缆部署的过程中,这些电缆的用途往往是不同的,由于电缆包括使用与包括电力、通讯等不同用途,因此电缆的规格、架设要求以及维修的频度也不同。为了节约空间和使用成本,传统方法中,常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架设在一个电缆桥架中,造成使用、架设和维修上极大地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

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包括底板、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所述底板为“凸”字型,底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及第三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第三固定槽关于第二固定槽对称;

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竖直设置于底板的两侧,侧板内设有第一防火槽、第二防火槽和第三防火槽,侧板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平行设置,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垂直设置,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各设有两组通风窗,第一侧板的两组通风窗之间设有第一支架,第三侧板的两组通风窗之间设有第三支架,第二侧板上设有一组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内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一端与通风窗上端相连,另一端与通风窗下端相连,第二支架成“x”型;

第一隔板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槽相契合,第二隔板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固定槽相契合,第三隔板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联接件与第三固定槽相契合,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结构相同,第一隔板内部设有五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散热孔,第一隔板左侧面和第一隔板右侧面各设有四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由大垫片和小垫片组成,大垫片都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为圆弧形,小垫片与大垫片形状相同、厚度相同,大垫片的体积是小垫片的两倍;

第二隔板为夹层结构,内层为泡沫铝材质,外层为铝合金材质,第二隔板设有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依次相连且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缺口,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设有多边形缺口,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结构相同,第一垫片和第五垫片关于第三组件对称,第一组件一端设有弧形凹陷;

第一隔板的长度为d1,第二隔板的长度为d2,第三隔板的长度为d3,d1=d3,d2>d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侧板上设有多组通风窗,保障了桥架的通风散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对称设置,使得桥架结构更加稳定,第一隔板第三隔板上设有若干大垫片和小垫片,保障了电缆在桥架内不会产生擦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将桥架内部分层,可以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架设,节约了空间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板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第一固定槽,7-第二固定槽,8-第三固定槽,9-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11-第三侧板,12-通风窗,13-第一支架,14-第三支架,15-通风窗上端,16-通风窗下端,17-第二支架。18-第一防火槽,19-第二防火槽,20-第三防火槽,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第三连接件,24-绝缘结构,25-大垫片,26-小垫片,27-散热结构,28-散热孔,29-内层,30-外层,31-第一垫片,32-第二垫片,33-第三垫片,34-第四垫片,35-第五垫片,36-多边形缺口,37-弧形凹槽,38-三角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包括底板、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所述底板为“凸”字型,底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及第三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第三固定槽关于第二固定槽对称;

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竖直设置于底板的两侧,侧板内设有第一防火槽、第二防火槽和第三防火槽,侧板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平行设置,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垂直设置,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各设有两组通风窗,第一侧板的两组通风窗之间设有第一支架,第三侧板的两组通风窗之间设有第三支架,第二侧板上设有一组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内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一端与通风窗上端相连,另一端与通风窗下端相连,第二支架成“x”型;

第一隔板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槽相契合,第二隔板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固定槽相契合,第三隔板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联接件与第三固定槽相契合,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结构相同,第一隔板内部设有五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散热孔,第一隔板左侧面和第一隔板右侧面各设有四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由大垫片和小垫片组成,大垫片都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为圆弧形,小垫片与大垫片形状相同、厚度相同,大垫片的体积是小垫片的两倍;

第二隔板为夹层结构,内层为泡沫铝材质,外层为铝合金材质,第二隔板设有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依次相连且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缺口,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及第五垫片设有多边形缺口,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四垫片结构相同,第一垫片和第五垫片关于第三组件对称,第一组件一端设有弧形凹陷;

第一隔板的长度为d1,第二隔板的长度为d2,第三隔板的长度为d3,d1=d3,d2>d1。

本发明结构简单,侧板上设有多组通风窗,保障了桥架的通风散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对称设置,使得桥架结构更加稳定,第一隔板第三隔板上设有若干大垫片和小垫片,保障了电缆在桥架内不会产生擦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将桥架内部分层,可以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架设,节约了空间和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类架设电缆汇线桥架,包括底板、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底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及第三固定槽,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竖直设置于底板的两侧,第一隔板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槽相契合,第二隔板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固定槽相契合,第三隔板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联接件与第三固定槽相契合,本发明结构简单,保障了桥架的具有良好的通风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松涛;马纪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7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