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插接箱及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5690发布日期:2019-03-19 23: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插接箱及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插接箱及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在强电供配电领域中一直存在母线槽系统不能通过模块化设计达到便利部署及便于运维的问题。目前母线槽的设计形式为即插即用式,但因其设计与实际应用脱节,也带来诸多母线部署与运行维护上的困扰与不便,造成设计目的与应用不符的现状。现有的母线无论是定点式亦或全点位结构,均沿用可用性设计思路,而插接箱是母线槽的一部分,其是一种悬臂梁结构形式。插接箱通常是靠自身铜接片的张力,夹在母线槽接口处的导电铜排来实现插接。但是,现有的用于母线槽系统中的插接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在插接箱的带电插拔过程中,为保证安全插装,往往需要先进行母线槽中零火线导体等的区分,然后进行插接箱的安装,然而由于安装环境以及人员熟练度等的影响,仍难以避免带电插拔时发生错位现象。

2、现有的插接箱虽然能实现其在母线槽上的插装,但是难以保证插接箱插爪与母线槽中导体的良好接触,故使得插拔精度较低,从而易发生漏电或者用电过程中的断电问题。

3、由于插接箱与母线槽为悬臂安装结构,故在插接箱长期使用过程中,其自身重力易对母线槽中的导体及插爪造成损伤,往往需要在插接箱插装完成后加装固定机构,但对于安装环境复杂的情况,该装配过程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使得装配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插接箱于母线槽中的插拔精度,避免带电插拔时的错位问题,提高安装安全性能,且可使得插接箱与母线槽中的导体良好接触,提高插接箱与母线槽的连接强度,以有效防止插接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甚至导致插爪及导体损伤的新型的插接箱及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插接箱,其中所述新型的插接箱包括壳体和插接机构,所述壳体的内腔左部分设置所述插接机构;

所述插接机构设置为包括调节螺杆、导向杆、导向块、阶梯垫块和插爪,所述调节螺杆竖直穿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且该调节螺杆的上端旋配设置所述导向块,所述导向杆由下至上依次竖直穿过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壳体的顶壁,所述导向块的上部分设置所述插爪,且该导向块的上方设置所述阶梯垫块,所述阶梯垫块穿设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且该阶梯垫块中竖直穿设所述插爪的上部分;

所述插爪设置为包括火线插爪和零、地线插爪,所述火线插爪与所述零、地线插爪的下部分相邻且共轴线设置于所述导向块中,且所述火线插爪与所述零、地线插爪的上部分均竖直穿过所述阶梯垫块,所述火线插爪的顶端设置为高于所述零、地线插爪的顶端,且所述火线插爪设置为三组,所述零、地线插爪设置为两组,三组所述火线插爪与两组所述零、地线插爪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设置为包括导向主体和压块,所述导向主体与所述调节螺杆旋配设置,所述导向主体中竖直穿设所述导向杆,且该导向主体的顶壁上设置一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中沿其轴线方向纵向均布五组l型凹槽,五组所述l型凹槽的结构相同,且五组所述l型凹槽中相配合设置所述火线插爪与所述零、地线插爪的下部分,所述压块相配合设置于所述矩形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的前壁面上设置一指示片,所述指示片设置为由插接部和脱离部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为包括前壳部、后壳部、左壳部和右壳部,所述前壳部与所述后壳部相扣合设置,且所述前壳部与所述后壳部的两端相对应设置所述左壳部与所述右壳部,所述前壳部上相对应所述指示片设置观察窗,所述后壳部的底壁上竖直穿设所述调节螺杆,且该后壳部的底壁与顶壁之间竖直穿设所述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杆相对应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前后两侧。

一种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其中所述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包括母线槽主体、辅助承重板、插接箱和卡块,所述母线槽主体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所述辅助承重板的两端与所述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过盈配合,所述插接箱的插爪相配合插设于所述母线槽主体的两个呈阶梯式安装的导体安装机构中,且该插接箱的后壳部的上壁上设置所述卡块,所述卡块穿设于所述辅助承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设置为由限位部和卡紧部组成,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卡紧部的上端,且该限位部设置为圆盘,所述卡紧部设置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承重板上开设矩形槽和卡槽,所述矩形槽中穿设所述插接箱的阶梯垫块,且该矩形槽的右侧共轴线设置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卡块的结构相配合,且该卡槽设置为由优弧部和u型部组成,所述优弧部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限位部的结构相配合,且该优弧部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所述u型部设置为与所述卡紧部过渡配合,且该u型部的直径设置为小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均设置为两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使得导向块在导向杆的辅助下直线升降,则导向块带着其上的插爪在阶梯垫块的辅助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插爪在母线槽主体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简单实用,同时,阶梯垫块与插爪的结构配合,既能够保证插爪插接或脱离过程中的竖直直线动作,以使其与导体良好接触,又能降低外界环境等对插爪的侵蚀,且提高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能。

(2)通过三组火线插爪与两组零、地线插爪的结构设置,能够保证插接箱于母线槽主体中的插拔精度,避免带电插拔时的错位问题,将火线插爪设置为高于零、地线插爪的设计使得插接箱与母线槽主体中的导体安装机构相配合,则在不需要区分零火线的情况下,也可使得安装正确,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提高了安装安全性能,且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操作要求。

(3)通过导向主体上的l型凹槽,能够实现对火线插爪和零、地线插爪的安装,而压块的设置,则可进行导向主体的l型凹槽中火线插爪和零、地线插爪的压紧,避免导向主体升降时火线插爪和零、地线插爪因震动等在l型凹槽中发生位置偏移,以进一步保证插爪与母线槽主体中导体安装机构的插拔精度和良好接触。

(4)通过指示片中的插接部和脱离部,能够在调节螺杆驱动导向块升降的过程中,由此时观察窗中显示的指示片区域,判断插接机构中插爪与母线槽主体中导体安装机构的插拔接触情况。

(5)通过母线槽主体、辅助承重板、插接箱和卡块的配合,能够简化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上的安装,使得由辅助承重板和卡块相结合提高插接箱与母线槽主体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插接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甚至导致插爪及导体损伤的问题,并可在安装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由该设计结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方便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在母线槽系统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插接箱部分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插接箱部分内部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导向主体上安装插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01-前壳部,102-后壳部,103-左壳部,104-右壳部,105-观察窗,20-插接机构,201-调节螺杆,202-导向杆,203-导向块,2031-导向主体,2032-压块,2033-矩形缺口,2034-l型凹槽,204-阶梯垫块,205-插爪,2051-火线插爪,2052-零、地线插爪,206-指示片,2061-插接部,2062-脱离部,30-母线槽主体,40-辅助承重板,401-矩形槽,402-卡槽,4021-优弧部,4022-u型部,50-卡块,501-限位部,502-卡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8所示,一种新型的插接箱,包括壳体10和插接机构20,壳体10的内腔左部分设置插接机构20。

插接机构20设置为包括调节螺杆201、导向杆202、导向块203、阶梯垫块204和插爪205,调节螺杆201竖直穿设于壳体10的底壁上,且该调节螺杆201的上端旋配设置导向块203,导向杆202由下至上依次竖直穿过壳体10的底壁、导向块203与壳体10的顶壁,导向块203的上部分设置插爪205,且该导向块203的上方设置阶梯垫块204,阶梯垫块204穿设于壳体10的顶壁上,且该阶梯垫块204中竖直穿设插爪205的上部分,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01,使得导向块203在导向杆202的辅助下直线升降,则导向块203带着其上的插爪205在阶梯垫块204的辅助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插爪205在母线槽主体30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简单实用,同时,阶梯垫块204与插爪205的结构配合,既能够保证插爪插接或脱离过程中的竖直直线动作,以使其与导体良好接触,又能降低外界环境等对插爪的侵蚀,且提高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能。

插爪205设置为包括火线插爪2051和零、地线插爪2052,火线插爪2051与零、地线插爪2052的下部分相邻且共轴线设置于导向块203中,且火线插爪2051与零、地线插爪2052的上部分均竖直穿过阶梯垫块204,火线插爪2051的顶端设置为高于零、地线插爪2052的顶端,且火线插爪2051设置为三组,零、地线插爪2052设置为两组,三组火线插爪2051与两组零、地线插爪2052等间距布置,阶梯垫块204中的阶梯结构设置为与母线槽主体30中的导体安装机构的结构相配合,阶梯垫块204中共轴线且等间距设置五组结构相同的导向孔,导向孔中分别相配合设置火线插爪2051和零、地线插爪2052,通过三组火线插爪2051与两组零、地线插爪2052的结构设置,能够保证插接箱于母线槽主体30中的插拔精度,避免带电插拔时的错位问题,将火线插爪2051设置为高于零、地线插爪2052的设计使得插接箱与母线槽主体30中的导体安装机构相配合,则在不需要区分零火线的情况下,也可使得安装正确,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提高了安装安全性能,且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操作要求。

导向块203设置为包括导向主体2031和压块2032,导向主体2031与调节螺杆201旋配设置,导向主体2031中竖直穿设导向杆202,且该导向主体2031的顶壁上设置一矩形缺口2033,矩形缺口2033中沿其轴线方向纵向均布五组l型凹槽2034,五组l型凹槽2034的结构相同,且五组l型凹槽2034中相配合设置火线插爪2051与零、地线插爪2052的下部分,压块2032相配合设置于矩形缺口2033中,压块2032与导向主体2031设置为通过螺栓紧固,通过导向主体2031上的l型凹槽2034,能够实现对火线插爪2051和零、地线插爪2052的安装,而压块2032的设置,则可进行导向主体2031的l型凹槽2034中火线插爪2051和零、地线插爪2052的压紧,避免导向主体2031升降时火线插爪2051和零、地线插爪2052因震动等在l型凹槽2034中发生位置偏移,以进一步保证插爪205与母线槽主体30中导体安装机构的插拔精度和良好接触。

导向块203的前壁面上设置一指示片206,指示片206设置为由插接部2061和脱离部2062组成,插接部2061与脱离部2062的长度相等,插接部2061与脱离部2062的长度均设置为正比例于调节螺杆201的行程,且插接部2061与脱离部2062可分别设置为红色和绿色指示贴片,通过指示片206中的插接部2061和脱离部2062,能够在调节螺杆201驱动导向块203升降的过程中,由此时观察窗中显示的指示片区域,判断插接机构中插爪与母线槽主体中导体安装机构的插拔接触情况,当观察窗中显示为红色插接部时,则表示插爪完全插接于导体安装机构中,当观察窗中显示为绿色脱离部时,则表示插爪完全脱离导体安装机构,而当观察窗中显示既有红色插接部区域又有绿色脱离部区域时,则表示插爪未完全插接或脱离导体安装机构,该指示片的配合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插接箱的插拔精度,且提高安装过程的安全性能。

壳体10设置为包括前壳部101、后壳部102、左壳部103和右壳部104,前壳部101与后壳部102相扣合设置,且前壳部101与后壳部102的两端相对应设置左壳部103与右壳部104,前壳部101上相对应指示片206设置观察窗105,后壳部102的底壁上竖直穿设调节螺杆201,后壳部102的底壁与顶壁之间竖直穿设导向杆202,且该后壳部102的上壁上设置阶梯垫块204,前壳部101的上下壁上相对应开设安装槽,后壳部102设置为u型结构,且该后壳部102的上下壁的前端分别相配合设置于安装槽中,左壳部103与右壳部104设置为相同结构,通过前壳部101、后壳部102、左壳部103和右壳部104的结构设置,保证对壳体10中插接机构20和电器元件等的密封,以实现安全输配线。

导向杆202设置为两组,两组导向杆202相对应设置于调节螺杆201的前后两侧。

调节螺杆201还设置于后壳部102的下壁的中轴线上。

一种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包括母线槽主体30、辅助承重板40、插接箱和卡块50,母线槽主体30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301,辅助承重板40的两端与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301过盈配合,插接箱的插爪205相配合插设于母线槽主体30的两个呈阶梯式安装的导体安装机构中,且该插接箱的后壳部的上壁上设置卡块50,卡块50穿设于辅助承重板40上,通过母线槽主体30、辅助承重板40、插接箱和卡块50的配合,能够简化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30上的安装,使得由辅助承重板40和卡块50相结合提高插接箱与母线槽主体30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插接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甚至导致插爪205及导体损伤的问题,并可在安装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由该设计结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方便装配过程。

卡块50设置为由限位部501和卡紧部502组成,限位部501设置于卡紧部502的上端,且该限位部501设置为圆盘,卡紧部502设置为圆柱体,限位部501还可设置为矩形盘或不规则盘体。

辅助承重板40上开设矩形槽401和卡槽402,矩形槽401中穿设插接箱的阶梯垫块204,且该矩形槽401的右侧共轴线设置卡槽402,卡槽402的结构设置为与卡块50的结构相配合,且该卡槽402设置为由优弧部4021和u型部4022组成,优弧部4021的结构设置为与限位部501的结构相配合,且该优弧部402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限位部501的直径,u型部4022设置为与卡紧部502过渡配合,且该u型部4022的直径设置为小于限位部501的直径,相对应卡块50的结构,卡槽402还可设置为由矩形部或不规则部与u型部组成,矩形部的对角线长度或不规则部的最大对角线长度设置为大于限位部的对角线长度或不规则盘体的最大对角线长度,通过卡块50上的卡紧部502,使得插接箱整体安装卡设于辅助承重板40上的u型部4022中,而限位部501则可保证插接箱整体在辅助承重板40上的悬挂安全性,卡块50和卡槽402结构的设计,简化了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30上的固定安装,且能有效防止插接箱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对安装安全性能的影响,以降低对插爪205及导体等的损伤。

母线槽主体30的底板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l型定位槽,辅助承重板40的两端上方相对应设置两组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相配合设置于l型定位槽中,且该定位板通过螺栓连接辅助承重板40。

卡块50与卡槽402均设置为两组,两组卡块50与两组卡槽402均横向相邻且共轴线设置。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插接箱及应用该插接箱的母线槽系统,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插接箱于母线槽中的插拔精度,避免带电插拔时的错位问题,提高安装安全性能,且可使得插接箱与母线槽中的导体良好接触,提高插接箱与母线槽的连接强度,以有效防止插接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甚至导致插爪及导体损伤。

该插接箱及其与母线槽主体30的装配过程为:将火线插爪2051与零、地线插爪2052的下部分相邻且共轴线设置于导向主体2031的五组l型凹槽2034中,然后在导向主体2031的顶壁上的矩形缺口2033中放置压块2032,再将该导向块203放置于后壳部102的底壁内表面上,使得调节螺杆201穿过后壳部102的底壁且其上端与导向主体2031旋配,并在后壳部102的底壁、导向主体2031的后部分的通孔与顶壁之间竖直穿设导向杆202,且该后壳部102的上壁上设置阶梯垫块204,并保证火线插爪2051与零、地线插爪2052的上部分正好穿设于阶梯垫块204的导向孔中,再使得后壳部102与前壳部101相扣合,并在其两端对应设置左壳部103与右壳部104,从而实现对插接箱的装配,然后在母线槽主体30的底板上的l型定位槽中设置两组定位板,将得辅助承重板40的两端过盈配合于母线槽主体30的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301中,并通过螺栓实现定位板与辅助承重板40之间的连接,使得阶梯垫块204与卡块50分别穿过辅助承重板40上开设的矩形槽401和卡槽402的优弧部4021,再向左侧移动插接箱,保证卡紧部502卡紧于u型部4022中,并在限位部501的辅助下,进一步实现插接箱整体在辅助承重板40上的悬挂安全性,最后,旋转调节螺杆201,使得导向块203在导向杆202的辅助下直线升降,则导向块203带着其上的插爪205在阶梯垫块204的辅助下上下移动,实现插爪205在母线槽主体30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30中的良好装配,简单实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