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4389发布日期:2018-06-05 03: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内,电力检修工作中的现场设备往往存在着运行电压、试验电压、电源电压等高电压,所以需要使用安全围栏将工作场地与外界隔离,以防止非检修人员误进入工作区而造成人身伤害。

目前,变电站安全围栏布置方式为人工布置,由工作人员将安措杆由安具室运至设备区,依次插入预留的安措杆孔内后再布置“止步,高压危险”安措带。这种布置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遇有多个检修任务需快速变更安全措施时需要先拆除再重新布置,从而导致安措布置工作繁琐、耗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措布置工作繁琐、耗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包括:安措布置移动端、微机管理装置、安措管理控制箱和预设数量的安措杆。

安措布置移动端与微机管理装置通信连接,微机管理装置与安措管理控制箱通信连接,安措管理控制箱与安措杆通信连接。

安措布置移动端获取安措布置位置,根据安措布置位置,从预设安措布置方案中选取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包括需要布置安措的安措杆编号。

微机管理装置判断目标安措布置方案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条件,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不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给安措布置移动端,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

安措管理控制箱接收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根据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安措信号给与安措杆编号对应的目标安措杆。

目标安措杆根据安措信号从隐藏位置上升至安措位置,形成安全围栏。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布置移动端还用于:获取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与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目标安措布置方案;若需要修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则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进行手动修改,保存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将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至微机管理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还包括驱动机构;当目标安措杆接收到安措信号时,发送驱动信号给驱动机构,以使驱动机构驱动目标安措杆从隐藏位置上升至安措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还包括报警装置;当安措杆处于安措位置时,则启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有无人员违章越过安措杆形成的安全围栏,若监测到有人员违章越过安全围栏时,则发送报警信号给微机管理装置,提醒工作人员有人违章闯入安全围栏。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包括用于发射光幕的光幕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还包括视频监控装置;若安措杆监测到有人员违规越过安全围栏,则启动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将监测视频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以使工作人员根据监测视频及时发现违章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机管理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有人员违规越过安全围栏。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机管理装置与安措布置移动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安全条件包括变电站五防逻辑。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安措布置移动端获取安措布置位置,根据安措布置位置,从预设安措布置方案中选取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微机管理装置判断目标安措布置方案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条件,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不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给安措布置移动端,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安措管理控制箱接收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根据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安措信号给与安措杆编号对应的目标安措杆。目标安措杆根据安措信号从隐藏位置上升至安措位置,形成安全围栏。本发明实施例大量节省安措布置时间,提高了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方便的布置安全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安措杆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100包括: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微机管理装置120、安措管理控制箱130和预设数量的安措杆140。

安措布置移动端110与微机管理装置120通信连接,微机管理装置120与安措管理控制箱130通信连接,安措管理控制箱130与安措杆140通信连接。

安措布置移动端110获取安措布置位置,根据安措布置位置,从预设安措布置方案中选取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包括需要布置安措的安措杆编号。

微机管理装置120判断目标安措布置方案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条件,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不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给安措布置移动端110,若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则发送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130。

安措管理控制箱130接收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根据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安措信号给与安措杆编号对应的目标安措杆140。

目标安措杆140根据安措信号从隐藏位置上升至安措位置,形成安全围栏。

在本实施例中,当变电站内某区域进行检修工作时,需要在该区域外围布置安全围栏以防止人员误入此区域发生危险,工作人员可通过安措布置移动端110选择具体地安措布置位置,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可以是安装有安措布置应用程序的手机、ipad及其他移动设备,安措布置移动端110根据安措布置位置查找适合的安措布置方案并显示,以供工作人员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中记载有需要布置安全措施的安措杆的编号,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安措布置方案作为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1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安措布置位置与安措布置方案及二者的对应关系,当安措布置移动端110获取到工作人员输入的安措布置位置时,将安措布置位置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使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安措布置位置查找预存的多个备选的安措布置方案,并将安措布置方案返回给安措布置移动端110。

在本实施例中,微机管理装置120接收到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后,判断目标安措布置方案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条件,预设安全条件为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的基本电力安全的审核条件,若微机管理装置120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不符合预设安全条件时,说明该安措布置方案存在安全隐患,则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给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当安措布置移动端110接收到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时,显示“方案未通过审核、请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当判定安措布置方案符合预设安全条件时,则发送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130。

在本实施例中,在变电站多个区域内安装安措管理控制箱130,一个安措管理控制箱130控制多个安措杆140,安措管理控制箱130接收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按照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中的编号发送安措信号给与编号对应的安措杆140。

在本实施例中,在未执行安措命令时,安措杆140预先隐藏在安措杆孔的地下位置,安措杆140中安装有信号接收模块,在接收到安措信号时,安措杆140从地下的隐藏位置上升到安措位置,当与安措布置方案中的编号对应的安措杆全部上升至安措位置时,则形成安全围栏,从而隔开检修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完成检修工作时,在安措布置移动端110的正在进行的任务中选择需要结束的任务点击“结束任务”,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发送结束任务信号给微机管理装置120,结束任务信号中携带着需要结束任务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微机管理装置120转发结束任务信号给安措管理控制箱130,安措管理控制箱130根据结束任务信号中携带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中的编号发送结束信号给对应编号的安措杆140,使安措杆140从安措位置返回安措杆孔地下的隐藏位置,结束安措工作。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安措布置移动端110选择安措布置方案,并将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120,危机管理装置120判断接收到的安措布置方案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条件,当不符合预设安全条件时,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当符合预设安全条件时,则发送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130,安措管理控制箱130根据安措布置方案中的编号发送安措信号给对应的安措杆140,从而使对应的安措杆140上升至安措位置,形成安全围栏。本发明实施例大量节省了安措布置时间,提高了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方便的布置安全措施。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布置移动端110还用于:获取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与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目标安措布置方案;若需要修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则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进行手动修改,保存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并将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至微机管理装置120。

在本实施例中,在布置安措之前,安措布置移动端110会获取工作负责人在另一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发送的工作票,工作票上记载有需要执行的安全措施,在通过安措布置移动端110选择出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后,对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与目标安措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手动修改,在判断出需要手动修改时,点击修改按钮,安措布置移动端110显示所有安措杆对应的选项,并且当前显示已勾选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中安措杆对应的选项,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修改安措杆选项,完成后提交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在获取到提交命令后将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1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提交了修改后的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后,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及安措布置位置生成修改信息,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根据修改信息中的安措布置位置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保存到相应安措布置位置的安措布置方案中,作为预设安措布置方案以备后续使用。

从本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进行比对,提高了安措布置的准确性,并且在修改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后将目标安措布置方案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保存,使本安全措施布置系统不断地完善,进一步提高安措布置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140还包括驱动机构141;当目标安措杆接收到安措信号时,发送驱动信号给驱动机构141,以使驱动机构141驱动目标安措杆从隐藏位置上升至安措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安措140接收到安措信号时,信号接收模块发送驱动信号给驱动机构141,驱动机构141驱动目标安措杆从隐藏的地下上升到地上,形成安全围栏。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140还包括报警装置142;当安措杆140处于安措位置时,则启动报警装置142,报警装置142实时监测有无人员违章越过安措杆形成的安全围栏,若监测到有人员违章越过安全围栏时,则发送报警信号给微机管理装置120,提醒工作人员有人违章闯入安全围栏。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142可以为红外报警装置,红外报警装置在安全围栏处发射红外线,当红外线碰触到阻挡物时,则会发出报警信号。从本实施例可知,通过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有无人员越过安全围栏,提高了变电站布置安全措施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人员因误入检修区域造成的人身危险及设备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包括用于发射光幕的光幕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醒闲杂人员勿入检修区域,在形成安全围栏后,可以启动安措杆140上的光幕模块144,使光幕模块发送光幕提醒闲杂人员禁止进入检修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措杆140还包括视频监控装置143;若安措杆140监测到有人员违规越过安全围栏,则启动视频监控装置143,视频监控装置143将监测视频发送给微机管理装置120,以使工作人员根据监测视频及时发现违章人员。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视频监控装置143,可以及时的发现违规越过安全围栏的人员的身份,使工作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违章人员的违章行为,以便及时予以制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布置安全措施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人员因误入检修区域造成人身危险及设备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机管理装置120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有人员违规越过安全围栏。

在本实施例中,声光报警模块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通过声光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违章行为,使工作人员在远离微机管理装置120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违章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安全措施布置系统100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机管理装置120与安措布置移动端130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安全条件包括变电站五防逻辑。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安全条件为变电站五防逻辑,即防误入带电间隔、防误入拉合开关、防带电荷拉合刀闸、防带电挂地线(合地刀)和防带地线(地刀)合闸。若微机管理装置120判定目标安措布置方案不符合变电站五防逻辑时,说明该安措布置方案存在安全隐患,则发送重新选择安措布置方案信号给安措布置移动端110,当判定安措布置方案符合变电站五防逻辑时,则发送目标安措布置方案给安措管理控制箱1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