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气柜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30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电气柜横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柜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气柜横梁。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在电气控制柜内安装有很多电子元器件、各种开关、排列有很多线缆等,这些容易造成柜内空间分布混乱、线缆排布复杂,为了使得线缆的分布更加规整有序、各元器件的安装稳定合理,本专利提供一种用于电气控制柜内部安装的多功能电气柜横梁,针对解决控制柜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快速、稳定牢靠、排列规整、有序,可以合理安排控制柜内的有限空间,降低线路维修和检修时间的多功能电气柜横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功能电气柜横梁,由外套管、内套管和中轴构成,所述中轴固定套装在内套管内部,所述外套管套装在内套管外部,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中间构成环状的腔体,所述内套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长圆形梳齿,所述长圆形梳齿均匀排列布满内套管的外管壁,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上还设置有半球状的凸点,所述凸点均匀排列布满外套管的内管壁;

所述凸点的直径与梳齿的直径相同;

所述梳齿的高度为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形成的腔体空间的高度的1/3;

所述中轴与内套管之间紧密贴合固定在一起;

所述梳齿与梳齿之间的间距为梳齿长度的1/2;

使用的时候将整根横梁进行组装,当组装内套管之后将事先留好的线缆放置在内套管外壁上的梳齿上,并梳理整齐,然后套装上外套管,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线路所占用的空间,而且将线路埋设在横梁内,方便布线和各个元器件的安装等,另外在内套管的外壁和外套管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梳齿和凸点,通过梳齿和凸点的配合可以将横梁内的线缆安装的更加稳定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使用简单、排列规整、有序,可以合理安排控制柜内的有限空间,安装快速、稳定牢靠、排列规整、有序,可以合理安排控制柜内的有限空间,降低线路维修和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外套管;2-内套管;3-中轴;4-梳齿;5-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电气柜横梁,由外套管1、内套管2和中轴3构成,所述中轴3固定套装在内套管2内部,所述外套管1套装在内套管2外部,在外套管1与内套管2中间构成环状的腔体,所述内套管2的外管壁1上设置有长圆形梳齿4,所述长圆形梳齿4均匀排列布满内套管2的外管壁,所述外套管1的内管壁上还设置有半球状的凸点5,所述凸点5均匀排列布满外套管1的内管壁;

所述凸点5的直径与梳齿4的直径相同;

所述梳齿4的高度为内套管2与外套管1之间所形成的腔体空间的高度的1/3;

所述中轴3与内套管2之间紧密贴合固定在一起;

所述梳齿与梳齿之间的间距为梳齿4长度的1/2;

使用的时候将整根横梁进行组装,当组装内套管2之后将事先留好的线缆放置在内套管2外壁上的梳齿4上,并梳理整齐,然后套装上外套管1,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线路所占用的空间,而且将线路埋设在横梁内,方便布线和各个元器件的安装等,另外在内套管3的外壁和外套管1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梳齿4和凸点5,通过梳齿4和凸点5的配合可以将横梁内的线缆安装的更加稳定紧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