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763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层出不穷。手机属于电子产品中的一个大的类别,每个手机都有其相对应的充电器,每换一部手机,原来的手机充电器就废弃了。大量旧充电器给环境的处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主要的原因就是手机充电器不能通用,相同品牌的不同产品之间充电器也是不兼容的。而且对于手机的使用者而言,携带手机充电器非常得不便。随着人们对于无线通讯的需求,手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手机快速普及,同时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进行长途旅行时,人们一般会携带手机,但是大部分的人一般不会携带充电器,手机总是会没电,在旅途中为手机补电成为了一个难题。这时如果在汽车上装置一个无线充电的接入点,那么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手机电量不足时,可以直接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的表面就可以了,而且来电时还可以直接拿起来接听,手机无线充电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无线充电技术不会受到手机和有线充电接口匹配的限制,充电器可以检查任何处于其表面的待充电子设备,只要满足充电的需求充电器就会发射能量给手机,手机充满电时还可以进入接电待机的状态。无线充电具有智能便捷、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相比较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还具有安全性的优势,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因为无线充电无需手机与充电器之间金属的物理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给手机随时随地的充电,不必担心电源接口匹配,使用安全,更加符合现代智能化要求的一种新型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连接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和振荡电路之间,所述振荡电路上设有振荡线圈;所述接收电路包括DC/DC变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和按键指示电路;所述DC/DC变换器、显示电路和按键指示电路分别和单片机相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上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振荡线圈和感应线圈之间形成线圈耦合进行能量传递;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为采用MOS管的半桥电路;

所述振荡电路为NE555与RC构成的振荡电路,使用RC振荡;

所述DC/DC变换器为采用脉宽调制方式的降压变换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STC12C5A60S2单片机,设有有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便于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传送到显示电路上,另一方面又要输出PWM信号,控制 DC/DC变换器。

优选的,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分别设有散热片。防止充电器工作时过热。

优选的,所述DC/DC变换器和功率放大电路分别设有相应的驱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按键指示电路中的按键为独立按键。可以减小编程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显示电路设有液晶显示器。显示质量高,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设有单片机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使接收电路接收到足够的电能,以保证手机设备能量的供给。由于无线传电电压随能量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耦合线圈的间距在测试中需要改变,而充电时间相对固定,便于控制,所以充电方式上选择恒流充电方案。在器件选择上选择有多种省电模式,功耗特别省,抗干扰力特强的单片机STC12C5A60S2作为无线智能充电器的监测控制核心芯片,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显示采用低功耗液晶屏,以提高充电电路的能量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结构合理,可给手机随时随地的充电,不必担心电源接口匹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能量传输效果好、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解决充电接口漏电的潜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指示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DC/DC变换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无线手机万能充电器,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连接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和振荡电路之间,所述振荡电路上设有振荡线圈;所述接收电路包括DC/DC变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和按键指示电路;所述DC/DC变换器、显示电路和按键指示电路分别和单片机相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上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振荡线圈和感应线圈之间形成线圈耦合进行能量传递;所述显示电路设有LCD1602液晶屏,1602LCD采用标准的14脚(无背光),显示质量高,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所述单片机控制数据的采集过程,并输出PWM信号,控制DC/DC变换器;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为采用MOS管的半桥电路,如图2所示,两个MOS开关管组成此半桥电路。当MOS管Q1导通时,Q2截至,电流由MOS管Q1经LC电路到地线。当MOS管 Q2导通时,Q1截至,电流经Q2、LC到地线。如此循环,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供给 LC电路发射。

所述振荡电路为NE555与RC构成的振荡电路,使用RC振荡,频率不高,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振荡线圈按要求用直径为0.50m的漆包线密绕3O圈。

所述DC/DC变换器为采用脉宽调制方式的降压变换器,如图5所示,PWM脉宽调制信号有单片机提供,控制开关管的通断。

所述单片机为STC12C5A60S2单片机,设有有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主要完成的任务是控制数据的采集过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显示在LCD1602上,另一方面又要输出PWM信号,控制DC/DC变换器。

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分别设有散热片。

所述DC/DC变换设有驱动电路,直接驱动MOS管,当方波为高电平时,驱动MOS 管信号为低电平,Q1导通,Q5截止;当方波为低电平时,驱动信号为高电平,Q1截止, Q5导通。

所述按键指示电路的按键为独立按键,如图3所示,独立按键的每个按键都单独接到单片机的一个I/O口上,独立按键则通过判断按键端口的电位即可识别按键操作。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设有驱动电路,直接驱动MOS管,当方波为高电平时,驱动 MOS管信号为低电平,Q1导通,Q5截止;当方波为低电平时,驱动信号为高电平,Q1截止,Q5导通。

所述单片机设有单片机电源电路,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以三端集成稳压器LM2940 为核心,如图4所示,它属于串联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与分立元件的串联稳压电源相同。图4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2940的典型应用电路,2940是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A;输出电流1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8V;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40~+125℃;内含静态电流降低电路、电流限制、过热保护、电池反接和反插入保护电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所述1602LCD采用标准的16脚(带背光)接口,其余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举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子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