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瓶智能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196阅读:2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瓶智能隔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器领域,尤指一种双电瓶智能隔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隔离器需要接电门钥匙,不够智能,功耗大,容易发热,也不可以对主电瓶和副电瓶一起充电。而且隔离器接线的位置不是纯铜接线柱,而是线头,使用多个接头时会导致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现有产品隔离器所经受的电流值小,也不能与不同电压值的铁锂电池与铅酸电池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功耗小、省电、适用范围广的效果的双电瓶智能隔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瓶智能隔离器,包括塑料外壳、继电器、PCBA电路板、铜螺杆、插头,所述继电器、PCBA电路板均固定设于塑料外壳内,所述铜螺杆、插头穿过塑料外壳与PCBA电路板连接,所述PCBA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主电瓶检测电路、副电瓶检测电路、辅助启动电路、电池切换检测电路,所述主控电路采用STM8S003F控制芯片U4,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C3端连接,所述主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2端连接,所述副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3端连接,所述辅助启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C6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的PD4端连接,所述插头与辅助启动电路连接,所述主电瓶检测电路与主电瓶连接,所述副电瓶检测电路与副电瓶连接,所述电池切换检测电路分别与铁锂电池、铅酸电池连接。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PNP型三极管Q1、电阻R20、电阻R15、电容C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4的PC3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0连接,同时还通过电阻R15接GND端,所述电阻R20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发射极与GND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同时还与继电器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连接,同时还通过电容C2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为可通过120A电流的磁保持继电器。

具体地,所述PCBA电路板还包括指示灯电路,所述塑料外壳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路输入端与主控电路连接,输出端与指示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双电瓶智能隔离器结构简单,能够通过主电瓶检测电路和副电瓶检测电路实时检测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情况,通过PCBA电路板的主控电路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从而达到控制主电瓶和副电瓶的隔离工作,继电器采用可通过120A电流的磁保持继电器,大功率负载均可通过,保持吸合或断开时不需要电流,功耗低,不容易发热,达到更加智能、双向和省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塑料外壳;2.铜螺杆;3.插头;4.铜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电瓶智能隔离器,包括塑料外壳1、继电器、PCBA电路板、铜螺杆2、插头3,所述继电器、PCBA电路板均固定设于塑料外壳1内,所述铜螺杆2、插头3穿过塑料外壳1与PCBA电路板连接,所述PCBA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主电瓶检测电路、副电瓶检测电路、辅助启动电路、电池切换检测电路,所述主控电路采用STM8S003F控制芯片U4,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C3端连接,所述主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2端连接,所述副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3端连接,所述辅助启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C6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的PD4端连接,所述插头3与辅助启动电路连接,所述主电瓶检测电路与主电瓶连接,所述副电瓶检测电路与副电瓶连接,所述电池切换检测电路分别与铁锂电池、铅酸电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电瓶智能隔离器结构简单,能够通过主电瓶检测电路和副电瓶检测电路实时检测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情况,通过PCBA电路板的主控电路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从而达到控制主电瓶和副电瓶的隔离工作,继电器采用可通过120A电流的磁保持继电器,大功率负载均可通过,保持吸合或断开时不需要电流,功耗低,不容易发热,达到更加智能、双向和省电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PNP型三极管Q1、电阻R20、电阻R15、电容C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4的PC3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0连接,同时还通过电阻R15接GND端,所述电阻R20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发射极与GND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同时还与继电器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连接,同时还通过电容C2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为可通过120A电流的磁保持继电器。

采用上述方案,继电器只有在吸合或断开的0.1秒有3A电流通过,保持吸合或断开时不需要电流,达到了省电的效果,并且大功率负载均可通过,功耗低,不容易发热。

具体地,所述PCBA电路板还包括指示灯电路,所述塑料外壳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路输入端与主控电路连接,输出端与指示灯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指示灯提示用户隔离器的工作状况。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包括塑料外壳1、铜螺杆2、插头3、固定在塑料外壳1内的继电器和PCBA电路板,铜螺杆2、插头3穿过塑料外壳1与PCBA电路板连接,铜螺杆2通过铜螺母4与塑料外壳1固定,PCBA电路板上的主控电路采用STM8S003F控制芯片U4进行管理,主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2端连接,副电瓶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D3端连接,实时检测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情况,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4的PC3端连接,控制对继电器的吸合或者断开,从而实现行车时,主电瓶和副电瓶同时充电,驻车时,只用副电瓶的电量,电池切换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的PD4端连接,能够实现铅酸电池模式和锂电池模式的切换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驻车时,主电瓶与副电瓶隔离断开,隔离器内部主控电路通过主电瓶检测电路和副电瓶实时检测电路检测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驻车时,由于汽车发电机没有启动,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都低于12.8V,隔离器会断开主电瓶和副电瓶的连接,车上负责只能取用副电瓶的电量;汽车启动后,汽车的发电机启动,同时对主电瓶进行充电,当检测到主电瓶的电压高于13V,控制芯片U4内的预设程序开始延时2分钟后,发出一个驱动信号让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闭合导通,此时相当于隔离器闭合导通,发电机对主电瓶和副电瓶一起充电。

本具体实施例隔离器能够12V或24V电池上电自动适应,控制芯片U4内部设有两个程序函数,当电池与隔离器通电工作时,控制芯片U4通过对电压进行检测判断,如果电池电压小于16V,控制程序就会切换到12V程序函数工作,如果电池电压大于16V,控制程序就会切换到24V程序函数工作,从而实现12V和24V电压系统通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