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211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及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及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基材包括建筑铺路砖、广场砖、建筑板材和建筑陶瓷等用于建筑上的各向工程材料。

建筑陶瓷包括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园等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用的陶瓷制品,有陶瓷面砖、彩色瓷粒、陶管等,按制品材质分为粗陶、精陶、半瓷和瓷质四类,按坯体烧结程度分为多孔性、致密性以及带釉、不带釉制品,其共同特点是强度高、防潮、防火、耐酸、耐碱、抗冻、不老化、不变质、不褪色和易清洁等,并具有丰富的艺术装饰效果。

目前用于道路或广场中的建筑陶瓷面板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用于美化广场、建筑和广场路面,防止扬尘。因此,目前还未见关于道路旁或广场上装饰路面或建筑墙面与能源相结合以提高其利用率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建筑陶瓷发电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用于道路或广场或建筑铺设的建筑陶瓷功能单一,不能有效利用道路或广场地面和建筑墙面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包括建筑陶瓷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建筑陶瓷基体上光伏发电组件,所述建筑陶瓷基体上设有电接口,所述电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电极连接,所述电接口的另一端用于对外的电力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陶瓷基体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包括透明盖板和发电主体,所述发电主体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透明盖板搭设在所述凹槽开口处并将所述发电主体密封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接口位于所述建筑陶瓷基体的对称轴上;

所述光伏发电组件与所述建筑陶瓷基体装配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电极与所述电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接口相邻设置在所述凹槽相邻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接口位于所述建筑陶瓷基体的对称轴上;所述光伏发电组件与所述建筑陶瓷基体装配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电极与所述电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侧壁上的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埋设在所述凹槽侧壁上开设的开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体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金属面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将建筑陶瓷基体与光伏发电组件相结合,使组合后得到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既具有建筑装修功能又具有发电功能,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道路路面、广场路面以及建筑墙面的利用率。

广场、建筑或道路上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通过光伏发电组件能够产生电能,通过设置在建筑陶瓷基体上的电接口,可以将光伏发电组件产生的电能输送出去,并且通过电接口可以实现不同建筑陶瓷基体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多个建筑陶瓷基体的串并联连接,以使电压或电流满足设备负载所需,最后在连接负载设备后可以为设备负载供电,实现建筑与能源的完美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建筑陶瓷发电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用于道路或广场铺设的建筑陶瓷功能单一,不能有效利用道路或广场地面和建筑墙面的技术问题。

一种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包括多个上述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多个所述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拼砌后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陶瓷发电系统还包括储能装置,多个所述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电连接后与储能装置电连接。

该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包括上述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具备上述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一种建筑陶瓷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另一种建筑陶瓷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伏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建筑陶瓷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建筑陶瓷基体;101-电接口;102-凹槽;20-光伏发电组件;201-透明盖板;202-发电主体;30-储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或“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包括建筑陶瓷基体10和设置在建筑陶瓷基体10上光伏发电组件20,建筑陶瓷基体10上设有电接口101,电接口101的一端与光伏发电组件20电极连接,电接口101的另一端用于对外的电力输出。

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是将建筑陶瓷基体10与光伏发电组件20相结合,使组合后得到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既具有建筑装修功能又具有发电功能,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利用道路的路面面积。

广场或道路上或墙面上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通过光伏发电组件20能够产生电能,通过设置在建筑陶瓷基体10上的电接口101,可以将光伏发电组件20产生的电能输送出去,并且通过电接口101可以实现不同建筑陶瓷基体10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多个建筑陶瓷基体10的串并联连接,以达电压或电流满足设备负载所需,最后在连接负载设备后可以为复杂设备供电,实现了建筑材料与能源材料的有效结合。

装配时,光伏发电组件20可以直接粘贴在建筑陶瓷基体10上,但是这样不便于安装,并且当光伏发电组件20损坏后也不便于后期更换维修。

如图2-4所示,为了便于后期的维护,可以在建筑陶瓷基体10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光伏发电组件20的凹槽102。

将光伏发电组件20设置安装在凹槽102内,可以固定光伏发电组件20的位置,防止后期使用过程中光伏发电组件20偏离位置并脱离建筑陶瓷基体10。

如图5所示,光伏发电组件20包括透明盖板201和发电主体202,发电主体202放置于凹槽102内,透明盖板201搭设在凹槽102开口处并将发电主体202密封于凹槽102内。

发电主体202接收透过透明盖板201的阳光后可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发电组件20上的电极与外界连接后进行电力的传输。

透明盖板201为钢化玻璃,其钢化强度应满足承重要求。为了防止玻璃爆裂后对人员产生伤害,可以在钢化玻璃的表面粘贴一层防爆膜。

发电主体202相对于透明盖板201形成向下的凸起结构,发电主体202的结构与凹槽102相配合,可以保证发电主体202能够完全进入到凹槽102内部,得到凹槽102的有效保护。

透明盖板201的尺寸大于发电主体202的尺寸,这样可以保证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装配后,透明盖板201可以搭设在凹槽102的侧壁上,从而可以防止雨水或杂物渗透到发电主体202内。装配完成后,可以在透明盖板201与建筑陶瓷基体10的结合处用密封胶密封。

凹槽102的侧壁可以做的厚一些,这样可以增加承载力,防止侧壁过薄建筑陶瓷基体10断裂。凹槽102的侧壁设置的厚一些,还可以在侧壁的表面设置用于疏散雨水的导流孔。

将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组合装配后,为了使透明盖板201的表面与凹槽102侧壁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在凹槽102侧壁的内侧设置凸台,用于搭载光伏发电组件20的透明盖板201,这样更美观。

建筑陶瓷基体10上的电接口101用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电连接。电接口10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建筑陶瓷基体10上的任何位置,只要能够将光伏发电组件20产生的电力输出即可。但是为了更方便对建筑陶瓷发电组件进行排列组合,因此,本实施例中电接口101设置在凹槽102的侧壁上,利用侧壁直接的接触可以实现不同建筑陶瓷发电组件之间的串并联连接。

如图3所示,电接口101相对设置在凹槽102的侧壁上,且电接口101位于建筑陶瓷基体10的对称轴上;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装配后,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与电接口101电连接。

电接口101相对设置在凹槽102侧壁上,且电接口101位于建筑陶瓷基体10的对称轴上,便于拼砌时电极位的对准。

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装配后,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与建筑陶瓷基体10的电接口101相对应连接,可以将电力进行对外输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建筑陶瓷基体10的结构。电接口101设置在凹槽102相邻的侧壁上;且电接口101位于建筑陶瓷基体10的对称轴上;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装配后,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与电接口101电连接。

如果建筑陶瓷基体10全部采用图3所示的电接口101均在同一直线的结构,则在组合排列时无法转向排列,只能呈一条直线排列,不便于大面积铺设。因此,电接口101上相邻设置时,可以实现转向的目的。电接口101相邻设置时,所在的位置应分别位于凹槽102侧壁的对称轴上,这样便于产品的尺寸的标准化设计。增加图4所示结构的建筑陶瓷基体10,可以满足大面积铺设的要求。

电接口101包括设置在凹槽102侧壁上的金属导体,金属导体埋设在凹槽102侧壁上开设的开孔内。金属导体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金属面板。金属面积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使电连接更可靠。

当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引出端采用金属导线时,可以在光伏发电组件20相接触一侧的金属面板上设置夹紧部件,用于固定连接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

除采用金属导线形式的电极外,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还可以为设置在发电主体202侧边上的金属凸起。金属凸起可以直接与金属面板相接触,从而省去夹紧部件。

上述结构的建筑陶瓷基体10在生产时可以利用模具在建筑陶瓷基体10侧壁加工出放置光伏发电组件20的凸台和用于放置金属导体的开孔,建筑陶瓷基体10制作完成后再将金属导体固定穿插在开孔内,并用密封绝缘填料将开孔与金属导体之间的空隙填满。

在建筑陶瓷基体10上安装光伏发电组件20时先将光伏发电组件20的电极与电接口101连接后,再用绝缘密封胶将光伏发电组件20与建筑陶瓷基体10密封在一起,防止雨水进入。

为了更有利地渗透雨水,可以将凹槽102侧壁的上表面设置一导流槽,导流槽内设有导流孔,下雨后雨水竖着导流孔流向地面。

综上,将建筑陶瓷基体10与光伏发电组件20组合后,可以得到更加多功能化的产品,在道路或广场等非承重地面或装饰地面或建筑墙体铺设后既具有装饰装修功能,又兼具发电功能,实现了建筑与能源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同时实现了两种功能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实施例一中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多个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拼砌后电连接。

继续参照图6,根据需要铺设的地面面积可以合理设置建筑陶瓷发电系统的排列形式。例如平行铺设时,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可以采用电接口101相对设置的结构形式。当铺设至尾端需要转换铺设方向时,建筑陶瓷发电组件可以采用电接口101相邻设置的结构形式。转换铺设方向时,电接口101相邻设置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的一个电极与上一个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的电极相连接,另一个电极则连接另一个电接口101采用相对设置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的一端。

每组串联连接的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构成一个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单元,每一个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单元。多个建筑陶瓷发电系统单元排列时可以选择串联连接也可以选择并联连接,具体看地面的设计需求。

当上述建筑陶瓷发电系统中的发电量有剩余时或者发的电不直接用于供电设备时,建筑陶瓷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储能装置30,多个建筑陶瓷发电组件按照正负极顺序连接后与储能装置30电连接。储能装置30用于储存电量,可以用于夜间设备的供电。

为了防止雨水顺着建筑陶瓷基体10间的空隙进入金属导体内,在铺设完成后可以在建筑陶瓷基体10之间用绝缘材料进行填充,并且在表面用防水材料密封建筑陶瓷基体10间的空隙。

综上,通过设置电接口101实现了不同建筑陶瓷基体10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多个建筑陶瓷基体10的串并联连接,以达电压或电流满足设备负载所需,最后在连接负载设备后可以为复杂设备供电,实现建筑与能源的完美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