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58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800kV直流线路“F”塔的地线出于防雷考虑,减小对跳线的保护角,架设于跳线挂点上方,两侧地线水平间距达到20.7m,地线占用的走廊较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走廊宽度的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结构,它包括F塔,F塔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上横担和下横担,上横担设置在下横担上方;

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导线挂点,第一个导线挂点位于上横担和下横担之间,第二个导线挂点位于下横担下方;

左地线挂点设置在左侧横担上端部,距本体中心靠右约5m(3~6m)的位置处设置有右地线挂点,左地线挂点和右地线挂点上挂主地线;

上横担距本体中心较远的一端上设置有绕跳架和跳线挂点,跳线挂点下方设置有硬跳线,上方设置有子地线挂点,子地线引接到主地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直流输电线路走廊狭窄地段,为减小走廊宽度,将跳线侧的地线向塔身(本体)靠拢,同时使用子地线对跳线进行防雷屏蔽,既减小地线占用的走廊宽度,又保证了防雷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挂点,2-左地线挂点,3-右地线挂点,4-子地线挂点,5-绕跳架,6-跳线挂点,7-硬跳线,8-导线挂点,9-子地线,10-导线,11-主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直流线路“F塔”地线布置结构,它包括F塔,F塔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上横担和下横担,上横担设置在下横担上方;

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导线挂点8,第一个导线挂点8位于上横担和下横担之间,第二个导线挂点8位于下横担下方;

上横担的两端分别距本体中心3800mm和18900mm,距本体中心3800mm位置处设置有左地线挂点2,距本体中心5153mm的位置处设置有右地线挂点3,左地线挂点2和右地线挂点3 上挂主地线11;

上横担距本体中心较远的一端上设置有绕跳架5和跳线挂点6,跳线挂点6下方设置有硬跳线7,上方设置有子地线挂点4,子地线9引接到主地线11上。

优选地,下横担端部到本体中心的距离为16900mm。

本实施例可将地线占用的走廊宽度减小11.8m。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特征:(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将跳线侧地线(右地线)挂点设置于上横担距下导线10右侧水平距离4.005m处。地线水平距离由20.7m减小到8.9m,相应减小了地线走廊宽度。

在档距中央,地线对导线10保护角仍满足-10°保护,在杆塔上,地线对跳线保护角满足不大于0°,与常规地线布置方案的防雷性能基本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