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27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湿环境下的防水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风机往往不具有防水功能,为保证安全,通常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使用。由于风机不具有防水功能,当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水汽很容易进入风机的电机等电气元件内,引起短路等故障。目前,很多畜牧殖场内由于通风、降温等需要,需要安装大量的风机,而养殖场定期消毒,属于高湿环境,且风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经常进行清洗,普通的风机无法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此外,现有的风机普遍存在效率低、扭矩小及无法实现直驱以及无级调速的缺陷,且现有的风机采用皮带传动结构,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可无级调速、高效率、大扭矩的直驱型防水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风机,包括外框架,固定在外框架内的电机,风叶,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为直流永磁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位于外侧的转子、位于所述转子内侧的定子、固定在所述转子外侧的电机壳体,所述风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前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密封设有电机盖,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带有中间孔,电源线自所述电机轴的中间孔引出,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盖之间通过骨架油封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直流永磁电机,风叶直接固定在外转子上,通过电机外转子带动风叶转动,可实现无级调速,效率高,扭矩大,免皮带维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盖与电机壳体之间、电机轴与电机盖之间设置密封,以及通过对电机电源线的引出方式做出改进,可有效防止电机内进水,达到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电机盖之间通过密封垫或密封硅胶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为矩形框架。外框架为矩形框架可便于安装及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与外框架之间的固定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外框架中间固定有一根直连杆,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在所述直连杆上。

或者,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四根交叉布置的拉杆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

进一步的,为保证电机固定可靠,四根所述的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的四角位置。

为保证可适用各种电源特性,本实用新型设有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AC/DC转换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直流永磁电机,可以实现无级调速,且风机效率高,扭矩大,免皮带维护。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盖与电机壳体之间、电机轴与电机盖之间进设置,达到了防水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密封防水效果好,适用于高湿环境,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与风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外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机的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外框架,2、风叶,3、电机,4、直连杆,5、转子,6、定子,7、骨架油封,8、电源线,9、电机轴,10、电机盖,11、密封垫或密封胶,12、电机壳体,13、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3、图6所示,一种防水风机,包括外框架1,电机3,风叶2。所述电机3为直流永磁电机,所述电机3包括位于外侧的转子5、位于所述转子5内侧的定子6、固定在所述转子5外侧的电机壳体12。所述电机壳体12的后端设有电机盖10,电机盖10与电机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或密封胶11,并通过螺钉进行锁紧密封。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9带有中间孔,电源线自电机轴9的中间孔引出,电机轴9与所述电机盖10之间设置有骨架油封7进行密封。所述风叶2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12的前端,风叶2可通过螺丝锁紧在电机壳体上,也可直接将风叶支架与电机壳体铸在一起。所述外框架1用于固定电机3,外框架1可以为可固定电机的任何结构形式,考虑到便于安装及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外框架1为矩形框架,在所述外框架1中间固定有一根直连杆4,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9固定在所述直连杆4上。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控制器与电机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电机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也可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当采用交流电源时,本实用新型可接220V或380V的交流电,此时需设置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AC/DC转换器与电机的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如图6所示。电机引出U、V、W三相电源线与控制器相接后接电源;电机位置信号线与控制器之间视实际启动情况可接可不接;通过三相或单线电源给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接交流电时先经AC/DC转换器转成直流。不论是直流电输入或交流电输入要转入电机线圈前须先将直流电压由换流器转成三相电压来驱动电机。换流器一般由6个功率晶体管(Q1~Q6)分为上臂(Q1、Q3、Q5)/下臂(Q2、Q4、Q6)连接电机作为控制流经电机线圈的开关。控制部则提供PWM(脉冲宽度调制)决定功率晶体管开关频度及换流器换相的时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直流电机的功率可为50W-1500W,可配合不同尺寸的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如附图1、图4-图6所示,一种防水风机,包括外框架1,电机3,风叶2。所述电机3为直流永磁电机,所述电机3包括位于外侧的转子5、位于所述转子5内侧的定子6、固定在所述转子5外侧的电机壳体12。所述电机壳体12的后端设有电机盖10,电机盖10与电机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或密封胶11,并通过螺钉进行锁紧密封。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9带有中间孔,电源线自电机轴9的中间孔引出,电机轴9与所述电机盖10之间设置有骨架油封7进行密封。所述风叶2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壳体12的前端,风叶2可通过螺丝锁紧在电机壳体上,也可直接将风叶支架与电机壳体铸在一起。所述外框架1用于固定电机3,外框架1可以为可固定电机的任何结构形式,考虑到便于安装及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外框架1为矩形框架。在所述外框架1的中间安装电机的位置固定有四根交叉布置的拉杆13,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9通过四根拉杆13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上。为保证电机固定可靠,四根拉杆13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的四角位置,形成对角拉伸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控制器与电机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电机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也可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当采用交流电源时,本实用新型可接220V或380V的交流电,此时需设置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AC/DC转换器与电机的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如图6所示。电机引出U、V、W三相电源线与控制器相接后接电源;电机位置信号线与控制器之间视实际启动情况可接可不接;通过三相或单线电源给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接交流电时先经AC/DC转换器转成直流。不论是直流电输入或交流电输入要转入电机线圈前须先将直流电压由换流器转成三相电压来驱动电机。换流器一般由6个功率晶体管(Q1~Q6)分为上臂(Q1、Q3、Q5)/下臂(Q2、Q4、Q6)连接电机作为控制流经电机线圈的开关。控制部则提供PWM(脉冲宽度调制)决定功率晶体管开关频度及换流器换相的时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直流电机的功率可为50W-1500W,可配合不同尺寸的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