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及其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51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及其顶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及其顶板。



背景技术:

参见图1~3,从图中可以看到常规的户内配电柜为了保证其较好的散热,其顶板设计一般都保留通风道,图1为GGD馈电柜,支撑式上顶结构,柜中热量从上、下顶板的间隙中排出,图2为GCK抽屉柜,顶板开有通风孔,图3为GCK上进线柜,除上顶板通风孔外还有上出母排,综观上述各配电柜,为了保证通风功能故都不能防水。

随着用户对配电柜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特别是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配电柜,正在遂步引进了高压细水雾灭弧系统,当车站发生火灾情况时,高压细水雾系统开始工作,工作时大量的水雾布满了配电柜周围,灭火过程结束后,房间顶上都会附着大量的水滴,之后水滴会滴向配电柜顶板和配电柜拚接处,水如进入柜内则会影响柜内电气绝缘,出现爬电、短路等故障现象,这样势必对低压配电柜又提出了防水要求,原结构的配电柜在此环境条件下已不适合使用。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及其顶板,此结构能防止柜顶上方水滴进入柜内,使单柜或整组拚接能达到IP41的防护等级,保证配电柜能在装有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黄梅天、气候潮湿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的顶板,其特征是:包括顶板本体,顶板本体的一侧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挡水板,顶板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竖向设置有的第二挡水板,且第二挡水板的上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水平挡水板,水平挡水板设置在第二挡水板远离顶板本体的一侧;顶板本体上侧固定有吊钩和电缆固定机构,顶板本体的上侧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防水凸台,吊钩固定在防水凸台上。

所述的电缆固定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缆管接头、第一电缆紧固螺栓、橡胶密封圈和第二电缆紧固螺栓,第一电缆紧固螺栓与第二电缆紧固螺栓分别设置在顶板本体的两侧。

所述的顶板本体的前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竖向导水板。

所述的竖向导水板的下端设有水平导水板,水平导水板设置在靠近顶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的顶板本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竖向导水板。

所述的竖向导水板的下端设有水平导水板,水平导水板设置在靠近顶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的防水凸台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形。

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其特征是:包括柜体和顶板,顶板本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柜体上端,紧固螺栓设置在防水凸台上侧。

所述的顶板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弯折的竖向导水板,竖向导水板凸出于柜体前后侧面。

所述的竖向导水板凸出于柜体前后侧面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水凸台防止水汽从连接处渗入柜内。

2、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水平挡水板巧妙解决了解决柜与柜之间拚接缝的防水问题。

3、顶板进、出线采用电缆管接头,解决了柜与外部设备连接处的防水问题。

4、顶板的前后两端设有竖向导水板,使顶板上的积水沿顶板前、后端下落时不会进入柜内。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GGD馈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GCK抽屉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GCK上进线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缆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的主视图。

图8是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的左视图。

图9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顶板本体 2、第一挡水板 3、竖向导水板 4、水平导水板 5、第二挡水板 6、水平挡水板 7、防水凸台 8、吊钩 9、电缆固定机构 10、出线电缆 11、紧固螺栓 12、电缆管接头 13、第一电缆紧固螺栓 14、第二电缆紧固螺栓 15、橡胶密封圈 16、柜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4,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的顶板包括顶板本体1,顶板本体1的一侧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挡水板2,顶板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竖向设置有的第二挡水板5,且第二挡水板5的上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水平挡水板6,水平挡水板6设置在第二挡水板5远离顶板本体1的一侧;顶板本体1上侧固定有吊钩8和电缆固定机构9,顶板本体1的上侧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防水凸台7,吊钩8固定在防水凸台7上。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水凸台7防止水汽从连接处渗入柜内。多个配电柜并排固定时,相邻配电柜的第一挡水板2和第二挡水板5并排在一起,水平挡水板6遮挡在第一挡水板2的上侧,保证上方滴水无法进入柜内,巧妙解决了解决柜与柜之间拚接缝的防水问题。防水凸台7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形,防水效果更好。

顶板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弯折的竖向导水板3。竖向导水板3的下端设有水平导水板4,水平导水板4设置在靠近顶板本体1的一侧。顶板的前后两端通过设置竖向导水板3,使顶板上的积水沿顶板前、后端下落时不会进入柜内。

参见图5,电缆固定机构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缆管接头12、第一电缆紧固螺栓13、橡胶密封圈15和第二电缆紧固螺栓14,第一电缆紧固螺栓13与第二电缆紧固螺栓14分别设置在顶板本体1的两侧,出线电缆10穿过顶板后由电缆管接头12固定。顶板进、出线采用电缆管接头12,解决了柜与外部设备连接处的防水问题。通过在顶板上出线孔中加装电缆接头,由第一电缆紧固螺栓13与第二电缆紧固螺栓14、橡皮密封圈与顶板电缆开孔处的紧密绞合,实现电缆接头与顶板间的防水,防护等级可达IP65;通过电缆管接头12的旋紧挤压电缆接头与电缆间的垫料可在电缆管接头12与电缆间实现IP67的防护等级,此结构设计、安装能阻止任何方向的水汽通过电缆口进入柜内。

参见图6~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水型户内配电柜,包括柜体16和顶板,顶板本体1通过紧固螺栓11固定在柜体16上端,紧固螺栓11设置在防水凸台7上侧。紧固螺栓11与柜体16拧紧后,结合处的水汽会向螺栓四周下溢。

参见图9~13,配电柜与配电柜之间的拚接缝防水设计,利用顶板本体1左侧的第一挡水板2及右侧的第二挡水板5和水平挡水板6来完成防水,且左柜右侧的水平挡水板6覆盖右柜左侧的第一挡水板2,保证上方滴水无法进入柜内,同样按左侧单元向右侧单元覆盖的原则,整组柜中最左侧的大旁柜顶端覆盖第一台配电柜的第一挡水板2,而最右端的配电柜的水平挡水板6覆盖右侧大旁板,实现两端拚接的防水。

竖向导水板3凸出于柜体16前后侧面。在顶板的深度尺寸设计时,与常规产品有所不同,采用帽檐方式设计,即顶板本体1的前、后端的竖向导水板3分别凸出前门、后门10mm,使顶板上的积水下落时不会掉到前、后门面上,从而也不会进入柜内,且柜体门加贴了橡胶密封条,防水设计措施到位、可靠。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