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06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供电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中压开关柜。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供电电网无论从电网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智能电网已逐步进入我国的电力系统,数量众多的中压开关柜是电网重要的供电基础设备,传统的中压开关柜一般不具有智能化管理功能,而且结构复杂,存在一定的操作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我国现代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分布合理、操作安全、使用寿命长的中压开关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中压开关柜,包括柜体、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继电器仪表室和底座,所述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和继电器仪表室均设置在柜体内,所述母线室设置在柜体内上方,其下侧设置电缆室,所述断路器室设置在所述母线室一侧,其上侧设置继电器仪表室,所述柜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母线室设有母线和静触头,所述母线由主母线和母线套管组成,所述主母线安装在母线套管的内部,且主母线与静触头电性连接;所述电缆室内设有静触头盒、接地开关和电流互感器、所述接地开关一端与地面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流互感器与静触头盒连接;所述断路器室内设有手车以及与手车相适配的手车导轨,所述手车导轨安装在断路器室底部,所述手车安装在所述手车导轨上,所述手车与静触头和静触头盒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的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和继电器仪表室之间通过可拆卸隔板隔开。

前述的断路器室和母线室内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风扇。

前述的母线室和断路器室顶部设有泄压装置。

前述的继电器仪表室的顶部设有一小母线室。

前述的继电器仪表室和电缆室均配有室门,且仪表室的室门上设有具有控制和显示用的二次元件。

前述的柜体和底座表面覆盖有耐腐蚀绝缘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柜体内设置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继电器仪表室,腔室分布合理、结构紧凑,每个腔室之间通过可拆卸隔板隔开;在断路器室和母线室内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风扇,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断路器室和母线室的温度,来控制风扇的工作作态,通过导轨与断路器手车的配合,使得断路器手车的运行稳定可靠;母线室和断路器室顶部设有泄压装置,发生故障燃弧时,能够自动释放压力和排泄气体,更好的保护人员和柜体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中压开关柜的排线方便、快捷,检修更加方便,且柜体和底座表面覆盖有耐腐蚀绝缘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绝缘性,延长了使用的寿命,也保护了人员的操作安全;继电器仪表室和电缆室均配有室门,且仪表室的室门上设有具有控制和显示用的二次元件,能够更加方便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压开关柜,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5、母线室1、断路器室4、电缆室3、继电器仪表室2和底座15,母线室1、断路器室4、电缆室3和继电器仪表室2均设置在柜体5内,且母线室1、断路器室4、电缆室 3和继电器仪表室2之间通过可拆卸隔板隔开,母线室1设置在柜体内上方,其下侧设置电缆室3,断路器室4设置在所述母线室一侧,其上侧设置继电器仪表室2,继电器仪表室2的顶部设有一小母线室14,继电器仪表室和电缆室均配有室门,且仪表室的室门上设有具有控制和显示用的二次元件,母线室1和断路器室4顶部设有泄压装置6,且断路器室和母线室内都设有温度传感器17和风扇 18,柜体5底部设有底座15,并且柜体和底座表面覆盖有耐腐蚀绝缘涂层,母线室1设有母线和静触头9,母线由主母线8和母线套管7组成,所述主母线8 安装在母线套管7的内部,且主母线8与静触头9电性连接;电缆室3内设有静触头盒12、接地开关11和电流互感器10、接地开关11一端与地面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流互感器10和静触头盒12连接;断路器室4内设有手车13以及与手车相适配的手车导轨16,手车导轨16安装在断路器室4底部,手车安装在手车导轨上,手车13与静触头9和静触头盒12连接。

本实施例柜体内设置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继电器仪表室,腔室分布合理、结构紧凑,每个腔室之间通过可拆卸隔板隔开;在断路器室和母线室内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风扇,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断路器室和母线室的温度,来控制风扇的工作作态,通过导轨与断路器手车的配合,使得断路器手车的运行稳定可靠;母线室和断路器室顶部设有泄压装置,发生故障燃弧时,能够自动释放压力和排泄气体,更好的保护人员和柜体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中压开关柜的排线方便、快捷,检修更加方便,且柜体和底座表面覆盖有耐腐蚀绝缘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绝缘性,延长了使用的寿命,也保护了人员的操作安全;继电器仪表室和电缆室均配有室门,且仪表室的室门上设有具有控制和显示用的二次元件,能够更加方便控制操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