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69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配电箱由于其需要部分箱体安装在安装面内,故其上再安装覆盖箱体开口的箱门较为不便,普遍采用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装卸箱门或开启箱门较为不便。

现有的配电箱箱体内的电气安装板一般都是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安装在配电箱箱体内的,从而电气安装板安装和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能够使箱门拆卸和安装方便,开启关闭也方便,并且电气安装板安装和拆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两个连接机构、电气安装板、至少一个上连接组件和至少一个下连接组件,所述电气安装板通过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箱体的后端内侧面上,所述箱体相对应的两内侧面上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安装有箱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支撑体、座体、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第一入口横槽、第二入口横槽、支座、连接体和阻挡体,所述座体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支撑体与箱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竖向槽,所述座体的上部在第一竖向槽的后方设有第二竖向槽,所述第一竖向槽通过第二入口横槽与第二竖向槽的上端连通,所述座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前并与第一竖向槽的上端连通的第一入口横槽,所述箱门的前端内壁的上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后端设有连接体,所述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第一入口横槽和第二入口横槽与连接体相配合,所述连接体在座体的外侧设有阻挡体,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体、卡槽、第一支撑座、第一卡体和第一橡胶套,所述电气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支座体,所述第一支座体的后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体位于卡槽内,所述第一卡体上套设有固定的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橡胶套的直径大于卡槽的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一卡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箱体的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座体、槽孔、第二支撑座、第二卡体和第二橡胶套,所述电气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支座体,所述第二支座体上设有槽孔,所述第二卡体位于槽孔内,所述第二卡体上套设有固定的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二卡体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箱体的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橡胶套的上端密封,所述第二橡胶套的上端为弧形,所述第二橡胶套的直径大于槽孔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支座体的上端与第二支座体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入口横槽的高度高于第二入口横槽的高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卡槽、支座和定位体,所述箱体的下端内壁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箱门的前端内壁的下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后端设有与定位卡槽相配合的定位体,所述定位卡槽由开口朝前的入口横向槽和与入口横向槽垂直相通的竖向槽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的前端与箱体的下壁体的前端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与第二入口横槽的前端相对应时,定位体与定位卡槽的入口横向槽的前端相对应,所述连接体与第二竖向槽的上端相对应时,定位体与定位卡槽的竖向槽的上端相对应,当连接体和定位体分别位于第二竖向槽和定位卡槽的竖向槽内时,箱门的后端与箱体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所述连接体位于第二竖向槽的下端内时,箱门的上端与箱体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与箱门的下端与箱体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防护体。

作为优选,所述箱门的长度尺寸大于箱体的长度尺寸,所述箱门的宽度尺寸大于箱体的宽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座体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支撑体与箱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座体上设有第一竖向槽,座体的上部在第一竖向槽的后方设有第二竖向槽,第一竖向槽通过第二入口横槽与第二竖向槽的上端连通,座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前并与第一竖向槽的上端连通的第一入口横槽,箱门的前端内壁的上部设有支座,支座的后端设有连接体,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第一入口横槽和第二入口横槽与连接体相配合,连接体在座体的外侧设有阻挡体,能够使箱门拆卸和安装方便,并且开启关闭也方便;电气安装板通过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箱体的后端内侧面上,能够使电气安装板安装和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的前视图。

图中:1-箱体、2-箱门、3-连接机构、4-固定机构、5-通孔、6-电气安装板、7-上连接组件、8-下连接组件、9-防护体、31-支撑体、32-座体、33-第一竖向槽、34-第二竖向槽、35-第一入口横槽、36-第二入口横槽、37-支座、38-连接体、39-阻挡体、41-定位座、42-定位卡槽、43-支座、44-定位体、71-第一支座体、72-卡槽、73-第一支撑座、74-第一卡体、75-第一橡胶套、81-第二支座体、82-槽孔、83-第二支撑座、84-第二卡体、85-第二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门2、两个连接机构3、电气安装板6、至少一个上连接组件7和至少一个下连接组件8,所述电气安装板6通过上连接组件7和下连接组件8可拆卸安装在箱体1的后端内侧面上,所述箱体1相对应的两内侧面上均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上安装有箱门2,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体31、座体32、第一竖向槽33、第二竖向槽34、第一入口横槽35、第二入口横槽36、支座37、连接体38和阻挡体39,所述座体32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支撑体31与箱体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座体32上设有第一竖向槽33,所述座体32的上部在第一竖向槽33的后方设有第二竖向槽34,所述第一竖向槽33通过第二入口横槽36与第二竖向槽34的上端连通,所述座体32的上部设有开口朝前并与第一竖向槽33的上端连通的第一入口横槽35,所述箱门2的前端内壁的上部设有支座37,所述支座37的后端设有连接体38,所述第一竖向槽33、第二竖向槽34、第一入口横槽35和第二入口横槽36与连接体38相配合,所述连接体38在座体32的外侧设有阻挡体39,所述上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支座体71、卡槽72、第一支撑座73、第一卡体74和第一橡胶套75,所述电气安装板6的上端设有第一支座体71,所述第一支座体71的后端设有卡槽72,所述第一卡体74位于卡槽72内,所述第一卡体74上套设有固定的第一橡胶套75,所述第一橡胶套75的直径大于卡槽72的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一卡体74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座73,所述第一支撑座73与箱体1的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组件8包括第二支座体81、槽孔82、第二支撑座83、第二卡体84和第二橡胶套85,所述电气安装板6的下端设有第二支座体81,所述第二支座体81上设有槽孔82,所述第二卡体84位于槽孔82内,所述第二卡体84上套设有固定的第二橡胶套85,所述第二卡体84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座83,所述第二支撑座83与箱体1的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套85的上端密封,所述第二橡胶套85的上端为弧形,所述第二橡胶套85的直径大于槽孔82的宽度,所述第一支撑座73与第二支撑座83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支座体71的上端与第二支座体8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入口横槽35的高度高于第二入口横槽36的高度,还包括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定位座41、定位卡槽42、支座43和定位体44,所述箱体1的下端内壁设有定位座41,所述定位座41上设有定位卡槽42,所述箱门2的前端内壁的下部设有支座43,所述支座43的后端设有与定位卡槽42相配合的定位体44,所述定位卡槽42由开口朝前的入口横向槽和与入口横向槽垂直相通的竖向槽构成,所述定位座41的前端与箱体1的下壁体的前端平齐,所述连接体38与第二入口横槽36的前端相对应时,定位体44与定位卡槽42的入口横向槽的前端相对应,所述连接体38与第二竖向槽34的上端相对应时,定位体44与定位卡槽42的竖向槽的上端相对应,当连接体38和定位体44分别位于第二竖向槽34和定位卡槽42的竖向槽内时,箱门2的后端与箱体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所述连接体38位于第二竖向槽34的下端内时,箱门2的上端与箱体1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与箱门2的下端与箱体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上设有防护体9,所述箱门2的长度尺寸大于箱体1的长度尺寸,所述箱门2的宽度尺寸大于箱体1的宽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室内暗装配电箱在工作过程中,拿起箱门2呈竖直状态并保证连接体38与第一入口横槽35的前端一一对应,然后向后推动箱门2直到连接体38完全进入第一竖向槽33内,然后向下移动箱门2并同时向后推动箱门2,当连接体38与第二入口横槽36的前端对应时,由于对箱门2有向后的推力,连接体38就会进入第二入口横槽36内,直到连接体38进入到第二入口横槽36的后端内无法在继续向后运动时,然后再向下移动箱门2直到连接体38进入到第二竖向槽34的下端内,由于连接体38与第二入口横槽36的前端相对应时,定位体44与定位卡槽42的入口横向槽的前端相对应,所述连接体38与第二竖向槽34的上端相对应时,定位体44与定位卡槽42的竖向槽的上端相对应,从而连接体38进入到第二竖向槽34的下端内时,而定位体44会位于定位卡槽42的竖向槽内,此时,为箱门2的关闭状态,当箱门开启时,向上推动箱门2使连接体38从第二竖向槽34内移除并完全进入到第二入口横槽36后,然后向前拉动箱门2使连接体38从第二入口横槽36内移除并完全进入到第一竖向槽33后,再向下移动箱门2直到连接体38位于第一竖向槽33的下端内,此时,为箱门2开启状态,箱门2拆卸时,连接体38位于第一竖向槽33后,向上移动箱门2直到连接体38完全进入到第一入口横槽35的后端内,然后向前拉动箱门2,直到连接体38完全从第一入口横槽35内移除。

电气安装板6固定时,竖直拿起电气安装板6并保证第二卡体84与槽孔82对应,然后向下移动电气安装板6,使第二卡体84插入槽孔82,直到第二支座体81的下端抵触在第二支撑座83上,然后再向后推动电气安装板6直到第一卡体74进入到卡槽72内。拆卸时,向前推动电气安装板6直到第一卡体74完全从卡槽72内移出,然后再向上拉动电气安装板6直到第二卡体84从槽孔82内移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箱门拆卸和安装方便,开启关闭也方便,并且电气安装板安装和拆卸方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