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127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挂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挂钩。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里各种电缆均沿着巷道固定于巷道壁顶端,目前矿井普遍使用钢板冲制或用钢板焊接成的电缆挂具,挂具上的挂钩数量是固定的而且不可移动,如果预设的挂钩多势必造成浪费,并且显得凌乱;如果预设的挂钩少,在矿井改造增加电缆时挂钩不够使用,须成批更换挂具,而且,矿井下一般光线较黑暗,在安装电缆挂钩时,容易出现挂钩之间不平齐,使得电缆不能成直线,这样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或者损坏电缆外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施工困难,费工费时,移动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挂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挂钩,包括固定板和弧形的挂钩,固定板的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包括内外两层固定板,内层固定板伸入外层固定板,内外层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若干紧固孔和紧固螺栓,内外层固定板的端面设有滑槽,滑槽两侧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板的顶端两侧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挂钩包括设有凹槽的弯板、滚珠、弧形的压板和设有通孔的翼板,挂钩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和滑槽匹配的凸起,滚珠设于弯板的凹槽内,压板位于弯板的上表面,翼板位于挂钩和固定板连接处的两侧,挂钩的顶端两侧设有红外发射器。

所述内层固定板和外层固定板滑动配合。

所述挂钩的凸起和固定板的滑槽滑动配合。

固定孔和翼板的通孔紧固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固定板长度及挂钩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需要整体拆卸安装的过程;

2. 本实用新型挂钩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不需要整体拆卸安装的过程;

3. 本实用新型挂钩设有滚珠,便于电缆在挂钩上的移动,以及保护电缆外表皮不受损伤;

4. 本实用新型设有红外发射器,可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固定板和挂钩相互之间位于同一水平线,则电缆挂好以后,也处于水平,利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钩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钩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2-挂钩;3-安装孔;4-内层固定板;5-外层固定板;6-紧固孔;7-滑槽;8-固定孔;9-红外发射器;10-弯板;11-滚珠;12-压板;13-通孔;14-翼板;15-凸起;1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缆挂钩,包括固定板1和弧形的挂钩2,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所述固定板1包括内外两层固定板,内层固定板4伸入外层固定板5,内外层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若干紧固孔6和紧固螺栓,内外层固定板的端面设有滑槽7,滑槽7两侧设有若干固定孔8,固定板1的顶端两侧设有红外发射器9,所述挂钩2包括设有凹槽的弯板10、滚珠11、弧形的压板12和设有通孔13的翼板14,挂钩2和固定板1的连接处设有和滑槽7匹配的凸起15,滚珠11设于弯板10的凹槽内,压板12位于弯板10的上表面,翼板14位于挂钩2和固定板1连接处的两侧,挂钩2的顶端两侧设有红外发射器9。

所述内层固定板4和外层固定板5滑动配合。

所述挂钩2的凸起15和固定板1的滑槽7滑动配合。

固定孔8和翼板14的通孔13紧固配合。

挂钩2和电缆16接触面设置有滚珠11结构,当电缆16和挂钩2发生相对位移时,电缆16和挂钩2之间成滚动摩擦,在拖拽电缆16过程中,这种结构可有效保护电缆16表皮不被磨损。

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安装好第一个以后,打开固定板1顶端的红外发射器9,下一个根据第一个发射的红外线确定的位置进行安装,依次类推,这样安装完成以后,可以保证所有固定板1位于同一水平线。

同样的原理,在调整挂钩2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保证挂钩2位于同一水平线。

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固定板1的长度及相邻挂钩2之间的间距,打开内外层固定板连接处的紧固螺栓,将内层固定板4伸长或缩短,调整好以后,用紧固螺栓紧固。挂钩2在滑槽7内滑动,调整好以后,通过挂钩2两侧的翼板14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