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847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车式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在电缆室普遍采用二次线槽,用于隔离二次线与一次回路,其一般由两部分制成,分别为弯板和线槽盖板,弯板固定在柜体上,线槽盖板固定在弯板和柜体上,固定方式均为螺栓安装。这种二次线槽在接线时需将线槽盖板完全拆下,需要拆卸的螺栓较多,且拆下的线槽盖板及螺栓不方便管理,非常容易丢失,特别是在项目现场,螺栓及线槽盖板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给接线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造成了相当的不便。同时,这种二次线槽的线槽盖板固定螺栓是水平于地面安装的,在检修时如未完全锁紧则很可能导致螺栓松动或脱落。而线槽盖板也可能随之松动或脱落,该线槽位于高压隔室中,这无疑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包括下固定件、上定位件和盖板;

上述下固定件和上定位件均为水平设置的条状结构,并上下间隔的固定在柜体侧壁上,且上述上定位件位于上述下固定件的上方,上述下固定件、上定位件和上述柜体侧壁之间形成线槽;

上述盖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述下固定件上,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条形的边板;

上述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的设有多个螺纹孔,每个上述螺纹孔处均螺纹安装有连接件;

上述上定位件具有上端及两侧均敞口的定位槽;

上述盖板可绕与上述下固定件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竖直,并遮盖住上述线槽,并使上述边板翻转至上述定位槽的上方,且通过拧紧上述连接件,使得连接件伸入上述定位槽内将盖板另一端与上定位件固定;或者,上述盖板可绕与上述下固定件的连接处向下翻转至贴靠在上述柜体侧壁上并打开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开/合盖灵活、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接线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下固定件由一体成型的第一竖板、第一档板和两个侧板组成,上述第一竖板为条状,并横向竖直的固定在上述柜体侧壁上,上述第一档板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的上端前侧,两个上述侧板分别竖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的两端前侧,上述盖板的一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水平设置的转轴转动安装在两个上述侧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利于盖板的安装。

进一步,上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两个上述侧板上,另一端朝向对应的上述侧板的内侧延伸,并设有插口,上述盖板的一端折弯形成条状的盖板连接部,上述盖板连接部的两侧插接固定在对应的上述转轴另一端的插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利于盖板的拆装及后期的检修维护。

进一步,上述上定位件由一体成型的第二竖板、第二档板和第三竖板组成,上述第二竖板为条状,并横向竖直的固定在上述柜体侧壁上,上述第二档板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的下端前侧,上述第三竖板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二档板的前侧上端,上述第二竖板、第二档板和第三竖板之间形成上述定位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定位件设计简单、合理。

进一步,上述第三竖板上端的水平高度小于上述上述第二竖板上端的水平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连接件的布置,使得合盖时连接件能够顺利的伸入定位槽内。

进一步,上述连接件为滚花螺钉,当上述盖板向上翻转至竖直并带动上述边板翻转至上述定位槽的上方时,通过拧紧上述连接件,使得连接件的螺杆末端伸入上述定位槽内将盖板另一端与上定位件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拆装方便。

进一步,上述连接件的螺杆末端外固定套接有限位螺纹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螺纹套可将连接件限定在边板上,不易在震动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下从螺纹孔中脱落。

进一步,上述边板由上述盖板的另一端折弯形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强度较高,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开盖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开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合盖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合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固定件,2、上定位件,3、盖板,4、柜体侧壁,5、线槽,6、连接件;

11、第一竖板,12、第一档板,13、侧板,21、定位槽,22、第二竖板,23、第二档板,24、第三竖板,31、边板,32、转轴,33、盖板连接部,61、限位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开启式二次线槽结构包括下固定件1、上定位件2和盖板3;

上述下固定件1和上定位件2均为水平设置的条状结构,并上下间隔的固定在柜体侧壁4上,且上述上定位件2位于上述下固定件1的上方,上述下固定件1、上定位件2和上述柜体侧壁4之间形成线槽5;

上述盖板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述下固定件1上,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条形的边板31;

上述边板31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的设有多个螺纹孔,每个上述螺纹孔处均螺纹安装有连接件6;

上述上定位件2具有上端及两侧均敞口的定位槽21;

上述盖板3可绕与上述下固定件1的连接处向上翻转至竖直,并遮盖住上述线槽5,并使上述边板31翻转至上述定位槽21的上方,且通过拧紧上述连接件6,使得连接件6伸入上述定位槽21内将盖板3另一端与上定位件2固定;或者,上述盖板3可绕与上述下固定件1的连接处向下翻转至贴靠在上述柜体侧壁4上并打开线槽5。

在布线时,向下翻转盖板3打开上述线槽5,之后将管线布置在线槽5内,布置好后向上翻转盖住盖板3,并通过拧动(拧紧)连接件6使得连接件6伸入定位槽21内,此时,在连接件6与定位槽21的配合下,盖板3无法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即就是盖板3固定住,当后期需要对管线检修时,拧动(拧松)连接件6,使得连接件6退出定位槽21的上端槽口外,解除盖板3的固定状态,之后向下翻转打开盖板3即可,整个设计使得盖板3无需再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固定,解决了前期布线合盖后的固定工序繁琐以及后期检修开盖麻烦的问题,使整个开/合盖的过程仅需要拧动(拧紧或拧松)连接件6即可实现。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盖板3在合盖后大幅度晃动,设计上定位件2尺寸时必须确保在盖板3向上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是抵接在上定位件2的前侧端面上的。

较佳的,上述下固定件1由一体成型的第一竖板11、第一档板12和两个侧板13组成,上述第一竖板11为条状,并横向竖直的固定在上述柜体侧壁4上,上述第一档板12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11的上端前侧,两个上述侧板13分别竖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11的两端前侧,上述盖板3的一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水平设置的转轴32转动安装在两个上述侧板13上,该设计使得盖板3能够稳定的安装在下固定件1上,利于盖板3的翻转,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较佳的,上述转轴3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两个上述侧板13上,另一端朝向对应的上述侧板13的内侧延伸,并设有插口,上述盖板3的一端折弯形成条状的盖板连接部33,上述盖板连接部33的两侧插接固定在对应的上述转轴32另一端的插口,盖板3与转轴32拆装比较方便,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上述侧板13可以是第一竖板11两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固定。

较佳的,上述上定位件2由一体成型的第二竖板22、第二档板23和第三竖板24组成,上述第二竖板22为条状,并横向竖直的固定在上述柜体侧壁4上,上述第二档板23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一竖板11的下端前侧,上述第三竖板24垂直设置在上述第二档板23的前侧上端,上述第二竖板22、第二档板23和第三竖板24之间形成上述定位槽21,该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当然,上述上定位件2可直接选用尺寸合理的槽钢即可实现。

较佳的,上述第三竖板24上端的水平高度小于上述上述第二竖板22上端的水平高度,该尺寸结构设计,确保当盖板3翻转竖直时,连接件6的末端不会与第三竖板24的上端发生抵触,确保盖板3能够连接件6顺利转动至定位槽21的槽口处。

较佳的,上述连接件6为滚花螺钉,当上述盖板3向上翻转至竖直并带动上述边板31翻转至上述定位槽21的上方时,通过拧紧上述连接件6,使得连接件6的螺杆末端伸入上述定位槽21内将盖板3另一端与上定位件2固定,拧动使用比较方便,当然,也可选用其他螺丝或螺栓等构件代替。

较佳的,上述连接件6的螺杆末端外固定套接有限位螺纹套61,限位螺纹套61的外径大于螺纹孔的孔径,值得说明的是,两者连接处还通过胶体连接,进一步提升两者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件6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对应的螺纹孔处,不易在震动或外接外力干扰下松动或脱落。

较佳的,上述边板31由上述盖板3的另一端折弯形成,该设计使得边板31与盖板3一体成型,其结构强度较高,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现有的绝大部分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高度、厚度等尺寸均可根据设备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因而本实用新型应用灵活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处理方法,颜色、样式均可以针对所适用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进行定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造型可以完全符合各类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一致性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