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13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控制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



背景技术:

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在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在各发、配、变电所中。现有的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空间狭小,可操作空间较少,拆卸起来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通过将盖板的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方便了本控制柜的拆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一矩形板槽结构;所述矩形板槽一相对边分别设有一凹形隆起;

所述基座内侧面分别配合有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结构均为U形槽板;所述第一柜体的两侧和第二柜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的翻边和所述第二柜体的翻边之间配合固定有一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一侧面固定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方便了盖板、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之间的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上固定有一可视窗,所述柜门上开有一警报孔,所述柜门一面固定有一把手,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内部情况,便于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上均开设有一矩形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的矩形开口与柜门铰接;

其中,所述第二柜体的矩形开口与柜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一相对面均布固定有若干卡条,所述卡条上均布开有若干卡孔,用来安装电子器件;所述固定板四角均布开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孔呈圆周阵列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为一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一矩形板槽结构;所述矩形板槽一相对边分别设有一凹形隆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柜体的翻边和所述第二柜体的翻边之间,与所述固定板上的通孔通过一螺栓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柜体的翻边一端、所述第二柜体的翻边一端和所述固定板一端,均与所述基座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的凹形隆起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柜体的翻边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柜体的翻边另一端,均与所述盖板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的凹形隆起滑动配合,方便了本控制柜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的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方便了本控制柜的拆卸;通过在柜门一面固定连接可视窗,方便了操作人员观察内部情况,便于检修;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卡条和卡孔,方便了电子器件的安装。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俯视图;

图4为柜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柜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柜体,2-第二柜体,3-顶盖,4-基座,5-固定板,6-凹形隆起,7-柜门,8-翻边,9-矩形开口,501-卡条,502-卡孔,503-通孔,701-警报孔,702-可视窗,70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在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通信设施设备综合管理控制柜,包括基座4,基座4为一矩形板槽结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分别设有一凹形隆起6;

基座4内侧面分别配合有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2;

其中,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2结构均为U形槽板;第一柜体1的两侧和第二柜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8;

其中,第一柜体1的翻边8和第二柜体2的翻边8之间配合固定有一固定板5;

固定板5一侧面固定有一盖板3;盖板3的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2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方便了盖板3、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2之间的拆卸。

其中,如图5所示,柜门7上固定有一可视窗702,柜门7上开有一警报孔701,柜门7一面固定有一把手703,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内部情况,便于检修。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2上均开设有一矩形开口9;

其中,第一柜体1的矩形开口9与柜门7铰接;

其中,第二柜体2的矩形开口9与柜门7铰接。

其中,如图6所示,固定板5一相对面均布固定有若干卡条501,卡条501上均布开有若干卡孔502,用来安装电子器件;固定板5四角均布开有若干通孔503。

其中,如图5所示,警报孔701呈圆周阵列状分布。

其中,如图4所示,翻边8为一条状结构。

其中,如图1-3所示,盖板3为一矩形板槽结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分别设有一凹形隆起6;

其中,第一柜体1的翻边8和第二柜体2的翻边8之间,与固定板5上的通孔503通过一螺栓配合固定;

其中,第一柜体1的翻边8一端、第二柜体2的翻边8一端和固定板5一端,均与基座4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的凹形隆起6滑动配合;

第一柜体1的翻边8另一端和第二柜体2的翻边8另一端,均与盖板3的矩形板槽一相对边的凹形隆起6滑动配合,方便了本控制柜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使用时,首先通过可视窗702观察内部电子器件,继而打开柜门7开始维护或操作设备;或者先拧出螺栓,然后拿出顶盖3,将第一柜体1或第二柜体2取出,继而全方位地维护或操作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