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37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属于电力箱领域。



背景技术:

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也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037965.2的一种综合配线柜,该配线柜内并排设置有交换机、音频配线单元MDF、数字配线单元DDF、光纤配线单元ODF、交流接线排及机架高压防护接地装置,所述音频配线单元MDF主要由安装子架、内线接续模块、外线接续模块和保安单元组成,内线接续模块、外线接续模块和保安单元设置在安装子架中,内线接续模块和外线接续模块分别与保安单元电性连接;光纤配线单元ODF主要由抽出式光缆终端箱、抽拉式熔配一体模块、贮纤单元箱和光缆固定接地板组成;机架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相连,光缆通过机架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纤配线单元ODF连接;交流接线排与交换机、音频配线单元MDF、数字配线单元DDF和光纤配线单元ODF电连接提供电力。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内部散热,导致电力箱内部过热,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内部散热,导致电力箱内部过热,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横板、防护门、智能控制器、配线器、锁扣、安装板、干燥盒、机体、防滑地脚,所述的防滑地脚共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干燥盒底部,所述的防护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机体右侧,所述的散热装置底部与机体相扣合,所述的横板共设有两个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安装板上下两端,所述的锁扣通过嵌入方式设于防护门中部右侧,所述的防护门安装于下端横板底部,所述的智能控制器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安装板上端,所述的配线器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设于安装板表面,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源线、风筒、转轴、扇叶,所述的转轴通过电源线与智能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转轴安装于风筒内部,所述的扇叶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转轴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体内部设有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体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板长度为40cm或4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板长度为200cm或20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门为不锈钢材质,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门为长方形结构且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圈,有效的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散热装置通过风筒连接机体内部,而后通过电源线连接智能控制器,此外转轴通过电源线获取的电能带动扇叶进行旋转,并将机体内的热气通过风筒排放,有效的实现了散热功能,避免机体内部过热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散热装置-1、横板-2、防护门-3、智能控制器-4、配线器-5、锁扣-6、安装板-7、干燥盒-8、机体-9、防滑地脚-10、电源线-101、风筒-102、转轴-103、扇叶-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综合配线的智能电力箱:其结构包括散热装置1、横板2、防护门3、智能控制器4、配线器5、锁扣6、安装板7、干燥盒8、机体9、防滑地脚10,所述的防滑地脚10共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干燥盒8底部,所述的防护门3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机体9右侧,所述的散热装置1底部与机体9相扣合,所述的横板2共设有两个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安装板7上下两端,所述的锁扣6通过嵌入方式设于防护门3中部右侧,所述的防护门3安装于下端横板2底部,所述的智能控制器4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安装板7上端,所述的配线器5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设于安装板7表面,所述的散热装置1包括电源线101、风筒102、转轴103、扇叶104,所述的转轴103通过电源线101与智能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的转轴103安装于风筒102内部,所述的扇叶104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转轴103表面,所述的机体9内部设有安装板7,所述的机体9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横板2长度为40cm,所述的安装板7长度为200cm,所述的防护门3为不锈钢材质,有效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防护门3为长方形结构且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圈,有效的提高密封性。

在使用者需要对本实用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横板将安装板7上下固定在机体9内部,而后通过配线器5进行综合配线,而后通过智能控制器4进行智能电力控制,此外通过防滑地脚10可以进行机体底部防滑与防潮,设有的散热装置1通过电源线101连接智能控制器4,并将电源导入转轴103内,通过转轴103驱动扇叶104可以将机体9内部的热气排放,有效的对机体9内部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装置1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排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1、横板2、防护门3、智能控制器4、配线器5、锁扣6、安装板7、干燥盒8、机体9、防滑地脚10、电源线101、风筒102、转轴103、扇叶1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内部散热,导致电力箱内部过热,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有效的实现了散热功能,避免机体内部过热影响使用,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的转轴103通过电源线101与智能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的转轴103安装于风筒102内部,所述的扇叶104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转轴103表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