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GPS防盗功能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707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带GPS防盗功能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GPS防盗功能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器是指常规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 卡车24V)供电的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便携式、手持式设备的锂电池充电领域。

目前的车载充电器功能较为单一,并且不具有GPS防盗功能,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车载充电器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GPS防盗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车载充电器功能单一并且不具有GPS防盗功能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GPS防盗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PCB板、蓄电池以及USB接口;该外壳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端子,插接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端子;该PCB板设置于插接部内并伸入主体部内,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与PCB板导通连接,PCB板上具有主控制器和GPS模块,该GPS模块连接主控制器;该蓄电池设置于主体部内并与PCB板导通连接;该USB接口设置于主体部内并外露于主体部,USB接口与PCB板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用于显示电量、电压和电流的显示屏,显示屏与PCB板导通连接,显示屏外露于主体部的顶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SB接口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多个USB接口均外露于主体部的顶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外露于主体部的顶面并与PCB板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内置蓄电池,并配合设置PCB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移动电源功能,同时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有GPS模块,使得本产品具备GPS定位功能,实现防盗的目的,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主体部

12、插接部 20、PCB板

21、主控制器 22、GPS模块

30、蓄电池 40、USB接口

50、第一端子 60、第二端子

70、显示屏 80、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PCB板20、蓄电池30以及USB接口40。

该外壳10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11和插接部12,该主体部11呈方形,插接部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端子50,插接部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端子60。

该PCB板20设置于插接部12内并伸入主体部11内,前述第一端子50和第二端子60均与PCB板20导通连接,PCB板20上具有主控制器21和GPS模块22,该GPS模块22连接主控制器21。

该蓄电池30设置于主体部11内并与PCB板20导通连接;该蓄电池30用于存储电能,实现移动电源的目的。

该USB接口40设置于主体部11内并外露于主体部11,USB接口40与PCB板20导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口40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多个USB接口40均外露于主体部11的顶面,可同时供多人充电。

以及,所述主体部11内设置有用于显示电量、电压和电流的显示屏70,显示屏50与PCB板20导通连接,显示屏70外露于主体部11的顶面。

另外,所述主体部11内设置有控制开关80,该控制开关80外露于主体部11的顶面并与PCB板20导通连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插接部12与汽车上的点烟器接口插接,插入到位后,该第一端子50和第二端子60与汽车电源接通,汽车电源向PCB板20供电,PCB板20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30中,当开启控制开关80,并采用充电线连接USB接口40和电子设备之间,即可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上的GPS模块22可与用户手机通讯连接,以实时知道本实用新型的位置。

当离开汽车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开启控制开关80,并采用充电线连接USB接口40和电子设备之间,即可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内置蓄电池,并配合设置PCB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移动电源功能,同时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有GPS模块,使得本产品具备GPS定位功能,实现防盗的目的,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