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859发布日期:2018-08-10 21:2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悬吊式换流阀塔高空作业检修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电网安全事故频发,多起人身伤亡事故均系高空作业安全措施布置不到位所致,在距离地面5米及以上的悬吊式换流阀塔上工作属于高空作业,每次年度检修均需登上阀塔开展试验、检查工作。ABB技术换流阀塔在底部设计有700*400的方形检修人孔,以方便检修人员乘坐高空作业车到达阀塔底部时进出阀塔。虽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存在风险。一是人员在阀塔上作业时存在踩空从检修人孔跌落至地面的风险,二是人员在攀爬阀塔爬梯时存在物件通过检修人孔高空坠物的风险,电网公司曾经发生过人员从阀塔跌落至地面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检修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包括用于遮盖在换流阀塔的人孔上的防护缓冲件,所述防护缓冲件底部装设有与人孔边角接触的定位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防护缓冲件包括防护挡板和记忆海绵,所述记忆海绵粘接在防护挡板顶面,各所述定位件装设于防护挡板底部。

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板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防护挡板底部并与人孔边角接触。

所述定位柱底部装设有便于防护缓冲件推出的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包括用于遮盖在换流阀塔的人孔上的防护缓冲件,防护缓冲件底部装设有与人孔边角接触的定位件。使用时,将防护缓冲件遮盖在换流阀塔的人孔上,使防护缓冲件底部的定位件卡在人孔的四个边角位置,保证定牢靠,即完成人孔的封挡工作,若需进出阀塔,需要将防护缓冲件移动至人孔打开位置 ,人孔开放,人员进出阀塔,若人员已经登上或离开阀塔,则又及时将人孔封挡。该结构使得在阀塔内作业时可以不用担心踩空跌落地面或高空坠物的风险,可以放心的在检修平台上行走、操作,其结构简单、极大的提高检修作业安全性;同时防护缓冲件具有缓冲、减震功能,即使人员从阀塔上层跌落,不会跌至地面,而是跌至防护缓冲件上,能有效缓冲跌落冲击力,减少人身伤害,具有极高的安全价值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防护缓冲件;11、防护挡板;12、记忆海绵;2、定位件;21、安装板;22、定位柱;23、万向轮;3、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带人孔换流阀塔的防护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防护装置包括用于遮盖在换流阀塔的人孔3上的防护缓冲件1,防护缓冲件1底部装设有与人孔3边角接触的定位件2。使用时,将防护缓冲件1遮盖在换流阀塔的人孔3上,使防护缓冲件1底部的定位件2卡在人孔3的四个边角位置,保证定牢靠,即完成人孔3的封挡工作,若需进出阀塔,需要将防护缓冲件1移动至人孔3打开位置 ,人孔3开放,人员进出阀塔,若人员已经登上或离开阀塔,则又及时将人孔3封挡。该结构使得在阀塔内作业时可以不用担心踩空跌落地面或高空坠物的风险,可以放心的在检修平台上行走、操作,其结构简单、极大的提高检修作业安全性;同时防护缓冲件1具有缓冲、减震功能,即使人员从阀塔上层跌落,不会跌至地面,而是跌至防护缓冲件1上,能有效缓冲跌落冲击力,减少人身伤害,具有极高的安全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中,防护缓冲件1包括防护挡板11和记忆海绵12,记忆海绵12粘接在防护挡板11顶面,各定位件2装设于防护挡板11底部。该结构中,防护挡板11上的记忆海绵12具有缓冲、减震功能,即使人员从阀塔上层跌落,不会跌至地面,而是跌至记忆海绵12上,记忆海绵12能有效缓冲跌落冲击力,减少人身伤害。

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包括安装板21和定位柱22,定位柱22通过安装板21固定在防护挡板11底部并与人孔3边角接触。该结构中,定位柱22通过安装板21固定在防护挡板11底部,以保证安装的方便性,而定位柱22与人孔3边角接触,可对防护缓冲件1进行限位,防止防护缓冲件1在人孔3移动。

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2底部装设有便于防护缓冲件1推出的万向轮23。该万向轮23的设置便于防护缓冲件1移动至人孔3打开位置,方便人员进出阀塔。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