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281发布日期:2019-04-16 22:3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配网电力智能箱变,环网柜以及配网其他自动化系统的二次电源回路,未做任何运行环境温度控制措施。

在此运行环境下,因为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的温度敏感性很强,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炎、寒气温天气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和性能突变引起故障,据统计蓄电池的寿命平均仅有2~3年,有的甚至于只能使用到1年,严重低于蓄电池的10~12年设计使用寿命,蓄电池寿命的降低大大了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也是对人类宝贵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可为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提供恒温恒湿安全运行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可包括:

密封箱体,用于安装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所述配网二次电源回路;

密封箱盖,用于盖住所述密封箱体以实现封闭箱体结构;

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密封箱体和/或所述密封箱盖内部,用于采集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部的温度及湿度;

驱动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或所述密封箱盖内,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产生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

控制执行模块,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或所述密封箱盖内,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产生的所述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对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部执行恒温恒湿控制。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设备还可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及湿度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产生相应的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设备还可包括:

密封圈,与所述密封箱体和所述密封箱盖无缝衔接,确保所述封闭箱体结构的密封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盖或所述密封圈中至少一种为专用模具一次压铸成型。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体内部设有隔空层结构,以保证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密封箱体内部不直接接触。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盖与所述密封箱体连接的部分设有密封用的凹槽形牙口。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体和所述密封箱盖中至少一个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盖安装有专门防水电气接口,用于与箱体外的电气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执行模块为恒温调制片、高吸附分子筛除湿片以及恒温恒湿调制驱动器一体化设计;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输出温度控制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给所述恒温恒湿调制器,所述恒温恒湿调制驱动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恒温调制片加热或制冷来实现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温度的升高和降低以及控制所述高吸附分子筛除湿片吸湿来实现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湿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效效果为:

1)能为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提供恒温恒湿安全运行环境,达到延长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使用寿命、提高其运行安全系数、降低其运行故障率的目的,控制技术先进、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其社会与经济益效高,大大降低使用、维护成本,也是对人类宝贵资源的节约。

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运行环境温湿度恒温恒湿控制,可消除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因受自然环境影响而降低使用寿命及性能突变退化、运行安全系数低、故障率高的问题;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箱体设计达到了恒温、防潮、防尘、防爆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可确保了壳体内外完全密封防水防潮,还能提高防护等级达到蓄电池使用防爆要求,同时有利散热。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箱盖上的与箱体连接的接口四周设计有密封用的凹槽形牙口,不仅可以放防潮密封圈,还可起到上盖与下盖安装时定位;防水电气接口,以方便箱外的电气快速连接,不仅保证了电气连接路径的可靠性、导电性能,而且具备防潮、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正反两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密封箱体和密封盖体内的功能模块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正反两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密封箱体和密封盖体内的功能模块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如图1a、1b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温湿度控制设备可包括密封箱体1、密封箱盖2、2个温湿度传感器3、驱动控制模块4、2个控制执行模块5以及中央处理单元6,其中:

密封箱体1,用于安装包括蓄电池10和电源单元20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密封箱盖2,用于盖住所述密封箱体5以实现封闭箱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密封箱体1可具有如下特点:①由专用模具一次压铸成型,不仅密封性极强,而且外形科学美观;②通过铝合金材料制成,不仅可确保了壳体内外完全密封防水防潮,还能提高防护等级达到蓄电池使用防爆要求,同时有利散热;③箱内设计有隔空层结构,以保证蓄电池与箱体内壁不直接接触,以免蓄电池壳体受外部温度直接影响,同时有利于半导体恒温调制片的控制效果。以上特征设计达到了配网二次电源回路的温湿度可控微型装置恒温恒、防潮、防尘、防爆多功能于一体。密封箱体2可具有如下特点:①设计为采用专用模具一次成型铝合金材料制成;②设计安装有专门防水电气接口,以方便箱外的电气连接;③在与箱体1连接的接口四周设计有密封用的凹槽形牙口30(如图1所示,此时箱体1同样有箱体的凹槽形牙口30),不仅可以放防潮密封圈,还可起到上盖与下盖安装时定位。

2个温湿度传感器3分别设置在密封箱体1和所述密封箱盖2内,用于采集所述密封箱体1和所述密封箱盖2内部的温度及湿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的个数可不限于2个,温湿度传感器的位置也可位于所述密封箱体1和/或所述密封箱盖2内部任意位置,用于保证尽可能准确全面地采集封闭箱体结构内的温湿度。

驱动控制模块4,安装于密封箱盖2内壁中,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产生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模块4也可位于密封箱体内;

2个控制执行模块5,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1内且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控制模块4产生的所述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对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部执行恒温恒湿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执行模块5个数可不限于2个,位置也可位于所述密封箱体1和/或所述密封箱盖2内部任意位置。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执行模块5为半导体恒温调制片、高吸附分子筛除湿片和恒温恒湿调制驱动器一体化设计成的半导体恒温恒湿控制执行单元,利用箱体外部的梳状大面积散热设计进行自然散热,在此情形下,所述驱动控制模块4具体用于输出温度控制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给所述恒温恒湿调制器,所述恒温恒湿调制驱动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恒温调制片加热或制冷来实现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温度的升高和降低以及控制所述高吸附分子筛除湿片吸湿来实现所述封闭箱体结构内湿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执行模块5是温湿度精确控制执行单元,可快速精确密封箱体1和密封盖体2形成的封闭箱体结构内的恒温恒湿状态。

中央处理单元6,与所述温湿传感器2和所述驱动控制模块4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采集的温度及湿度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4产生相应的温度和/或湿度控制驱动信号。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设备还可包括:

密封圈,与所述密封箱体和所述密封箱盖无缝衔接,确保所述封闭箱体结构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密封圈可①采用专用模具一次成型;②硅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柔性,镶入箱盖的密封用的凹槽形牙口中,以确保箱体与箱盖连接紧固并保证密封效果。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能为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提供恒温恒湿安全运行环境,达到延长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使用寿命、提高其运行安全系数、降低其运行故障率的目的,控制技术先进、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其社会与经济益效高,大大降低使用、维护成本,也是对人类宝贵资源的节约。

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运行环境温湿度恒温恒湿控制,可消除包括蓄电池和电源单元的配网二次电源回路因受自然环境影响而降低使用寿命及性能突变退化、运行安全系数低、故障率高的问题;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箱体设计达到了恒温、防潮、防尘、防爆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可确保了壳体内外完全密封防水防潮,还能提高防护等级达到蓄电池使用防爆要求,同时有利散热。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箱盖上的与箱体连接的接口四周设计有密封用的凹槽形牙口,不仅可以放防潮密封圈,还可起到上盖与下盖安装时定位;防水电气接口,以方便箱外的电气快速连接,不仅保证了电气连接路径的可靠性、导电性能,而且具备防潮、防尘功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