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09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及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及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特别适合在野外取电不方便的人员,比如旅行者。而当移动电源的电量用完之后,需要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通常情况下都只有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的功能,而不具有其他的功能,其功能单一。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包括:

壳座,所述壳座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壳座上表面靠近边缘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后侧设置有多个用于移动电源充电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皆设置有两个用于电力输出的顶针,两个所述顶针皆电连接于PCB板,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左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和/或Type-C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壳座侧面设置有一用于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左侧设置有一指示灯。

一种移动电源,其中,所述移动电源能够通过上述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其包括:壳座,所述壳座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壳座上表面靠近边缘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后侧设置有多个用于移动电源充电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皆设置有两个用于电力输出的顶针,两个所述顶针皆电连接于PCB板,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左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和/或Type-C接口,使得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能够实现对充电宝的触点式充电,或者,通过USB接口、Type-C接口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同时,通过第一凹槽能够收纳各种物品,丰富了该充电设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及移动电源,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包括:壳座100,所述壳座100内设置有PCB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壳座100上表面靠近边缘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凹槽101后侧设置有多个用于移动电源充电的第二凹槽102,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02的底部皆设置有两个用于电力输出的顶针112,两个所述顶针112皆电连接于PCB板,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02左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103和/或Type-C接口104。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通过在壳座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01及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深度、宽度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01可以用来放置各种物品,比如数据线、U盘、存储卡等等各种电子产品,而每个所述第二凹槽102的深度、宽度就按照充电宝的尺寸来设置。

所述USB接口103和/或Type-C接口104可以通过数据线来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座100侧面设置有一用于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102左侧设置有一指示灯105。

一种移动电源200,其中,所述移动电源200能够通过上述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采用壳座,所述壳座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壳座上表面靠近边缘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后侧设置有多个用于移动电源充电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皆设置有两个用于电力输出的顶针,两个所述顶针皆电连接于PCB板,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左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和/或Type-C接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电源的充电设备,使得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能够实现对充电宝的触点式充电,或者,通过USB接口、Type-C接口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同时,通过第一凹槽能够收纳各种物品,丰富了该充电设备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