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幅可调的微型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8399阅读:1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幅可调的微型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幅可调的微型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振动马达是属于直流有刷电机,马达轴上面有一个偏心轮,当马达转动的时候,偏心轮的圆心质点不在电机的转心上,使得马达处于不断的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惯性作用引起震动。

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896738.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多用途振动马达,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包括一面为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马达定子和马达转子,所述马达转子内贯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马达定子的后端设置有回位钢丝,所述壳体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回位钢丝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的马达转子通入交流电后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磁力的作用下,马达定子做往复转动,即实现了振动马达的振动,确保了振动的振幅均匀、振动频率较高,有效地提高了振动的精度、效率和稳定性,还延长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结构精巧,方便实用。

上述振动马达的马达转子做往复转动,振动的振幅均匀、振动频率较高。但是,上述振动马达的振幅不可调整,使得振动马达的使用范围有限。当振动马达应用于不同场合时,通常对振动马达振幅的要求有所不同,要达到合适的振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振动马达来作为激振源。在使用时,很难选择合适振幅的振动马达,且准备过多型号的振动马达,使得振动马达的利用率较低,成本相应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调整偏振块的极限位置来调整振幅的振动马达,解决了现有振动马达的振幅不可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幅可调的微型振动马达,包括振动马达主体;所述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滑杆,滑杆与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垂直,滑杆上套设有偏振块;滑杆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滑杆上套设有用于限制偏振块位置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偏振块远离振动马达主体输出轴的一侧,限位机构与其中一个限位孔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环,套环上设置有配位孔,配位孔内套设有卡合杆,卡合杆卡合在其中一个限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环上固定有固定壳,固定壳内套设有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头的一端与卡合杆连接,转动连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固定于固定壳上,丝杠远离转动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拨转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连接头包括连接槽,连接槽与卡合杆固定,连接槽内套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丝杠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振动马达主体上连接有密封壳,密封壳上设置有环形槽,滑杆远离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的一端套设于环形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与偏振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偏振块,从而,当限位机构与其中一个限位孔卡合后,偏振块的极限位置确定。当启动振动马达后,偏振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往远离振动马达主体输出轴的方向移动,最终偏振块被限位机构阻挡,从而偏振块的位置决定了振动马达的振幅。当调整限位机构的位置时,偏振块的极限位置得以调整,振动马达的振幅可相应调整。振动马达的振幅可根据需要调整,避免了准备多种振幅的振动马达时,造成振动马达的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2、当配位孔内的卡合杆卡合到限位孔内时,限位机构的位置固定,偏振块在工作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到达限位机构的位置,从而振动马达的振幅得以确定。通过卡合杆与限位孔卡合的方式来固定限位机构,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3、当需要调整限位机构的位置时,先反向转动拨动头,丝杠在螺母内转动并移动,从而转动连接头和卡合杆相应移动,卡合杆从原来的限位孔抽离;再移动限位机构到确定位置,正向转动拨动头,丝杠在螺母内转动并移动,从而转动连接头和卡合杆相应移动,卡合杆插进新的限位孔内。限位机构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固定,从而限位机构的位置得以调整,偏振块的极限位置被设定,振动马达振动时所引起的振幅得以调整。

4、当丝杠转动并移动时,连接头在连接槽内转动,从而,丝杠仅会拉动连接槽和卡合杆移动,卡合杆不会转动,保证了卡合杆能更加稳定的插入或抽离限位孔。

5、当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带动滑杆转动时,滑杆的端部在环形槽内滑动,减少了滑杆的晃动,提高转动时滑杆的平稳性,提高振动马达振幅的稳定性。

6、当振动马达停止运转后,偏振块在弹簧的拉力下重新回到振动马达主体的输出轴旁,减小偏振块对振动马达主体输出轴造成的扭矩,减少输出轴松动的情况,保证振动马达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马达主体,2-滑杆,3-偏振块,4-限位机构,5-密封壳,6-弹簧,21-限位孔,41-套环,42-卡合杆,43-固定壳,44-转动连接头,45-丝杠,46-螺母,47-拨转头,51-环形槽,441-连接槽,442-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振动马达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滑杆2,滑杆2与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垂直,滑杆2上套设有偏振块3;滑杆2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21,滑杆2上套设有用于限制偏振块3位置的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位于偏振块3远离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的一侧,限位机构4与其中一个限位孔21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滑杆2,滑杆2上套设有偏振块3,从而,当限位机构4与其中一个限位孔21卡合后,偏振块3的极限位置确定。当启动振动马达后,偏振块3在离心力作用下往远离振动马达主体1输出轴的方向移动,最终偏振块3被限位机构4阻挡,从而偏振块3的位置决定了振动马达的振幅。当调整限位机构4的位置时,偏振块3的极限位置得以调整,振动马达的振幅可相应调整。振动马达的振幅可根据需要调整,避免了准备多种振幅的振动马达时,造成振动马达的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套环41,套环41上设置有配位孔,配位孔内套设有卡合杆42,卡合杆42卡合在其中一个限位孔21内。

当配位孔内的卡合杆42卡合到限位孔21内时,限位机构4的位置固定,偏振块3在工作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到达限位机构4的位置,从而振动马达的振幅得以确定。通过卡合杆42与限位孔21卡合的方式来固定限位机构4,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套环41上固定有固定壳43,固定壳43内套设有转动连接头44,转动连接头44的一端与卡合杆42连接,转动连接头44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杠45,丝杠4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6,螺母46固定于固定壳43上,丝杠45远离转动连接头44的一端固定有拨转头47。

当需要调整限位机构4的位置时,先反向转动拨动头47,丝杠45在螺母46内转动并移动,从而转动连接头44和卡合杆42相应移动,卡合杆42从原来的限位孔21抽离;再移动限位机构4到确定位置,正向转动拨动头47,丝杠45在螺母46内转动并移动,从而转动连接头44和卡合杆42相应移动,卡合杆42插进新的限位孔21内。限位机构4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固定,从而限位机构4的位置得以调整,偏振块3的极限位置被设定,振动马达振动时所引起的振幅得以调整。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转动连接头44包括连接槽441,连接槽441与卡合杆42固定,连接槽441内套设有连接头442,连接头442与丝杠45固定。

当丝杠45转动并移动时,连接头442在连接槽441内转动,从而,丝杠45仅会拉动连接槽441和卡合杆42移动,卡合杆42不会转动,保证了卡合杆42能更加稳定的插入或抽离限位孔21。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振动马达主体1上连接有密封壳5,密封壳5上设置有环形槽51,滑杆2远离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的一端套设于环形槽51内。

当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带动滑杆2转动时,滑杆2的端部在环形槽51内滑动,减少了滑杆2的晃动,提高转动时滑杆2的平稳性,提高振动马达振幅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与偏振块3之间连接有弹簧6。当振动马达停止运转后,偏振块3在弹簧6的拉力下重新回到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旁,减小偏振块3对振动马达主体1的输出轴造成的扭矩,减少输出轴松动的情况,保证振动马达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