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9211发布日期:2018-07-25 00:1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变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



背景技术:

一体化光伏逆变并网装置由于其集成了逆变器、变压器及开关柜,改变了传统的逆变房+箱变的模式,极大的简化了现场施工工作,同时能有效的节约制造成本,目前已经广泛用于许多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大部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是建在陆地上,但由于部分地区湖泊面积较大,利用湖泊来建立光伏电站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湖泊上建立电站,需将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安装在水上浮台上,水上环境有潮气重、有一定的摇摆角度、无法制作地基电缆沟及浮台面积有限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于水上浮台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有较高的设计要求。其中尤其是地基电缆沟的铺设问题在水域上建设一体式变电设备中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的设计,难以适应大型水域建设及工作环境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该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的设计,难以适应大型水域建设及工作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包括:集装箱壳体及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的四台光伏逆变器、干式变压器、高压环网柜、通讯动力柜及配套的铜排接线,所述铜排接线位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部;所述集装箱壳体上还设置有通风装置。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四台所述光伏逆变器均设置有所述集装箱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高压环网柜和通讯动力柜设置于集装箱壳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干式变压器设置于光伏逆变器与高压环网柜之间。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四台所述光伏逆变器两台一组、各自柜体开门方向相背设置,两组所述光伏逆变器并排相邻;各台光伏逆变器开门方向均朝向所述集装箱壳体外侧,集装箱壳体侧面与光伏逆变器开门结构连接一体。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每台所述光伏逆变器底部均设置有中空底座,位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两侧的光伏逆变器之间的底部设置有过道盖板,所述过道盖板底部抬高形成中空;每台光伏逆变器的均设置有支路排,各所述支路排通过所述中空底座走线,并在所述过道盖板下方通过汇流排汇流。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直流电缆进线接口,用于将直流电缆引入,并通过所述中空底座与所述光伏逆变器搭接。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与每台所述光伏逆变器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一组逆变器通风组件,所述逆变器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壳体该侧顶部的出风道,及设置于集装箱壳体该侧下部的进风道,所述进风道及出风道均与该侧的光伏逆变器的柜体连通。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进风道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双S百叶窗,所述出风道的开口位置设置有防逆风百叶窗。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上与所述干式变压器对应的位置、在左右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变压室通风组件,每组所述变压室通风组件均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壳体该侧顶部的变压室出风窗,及设置于集装箱壳体该侧下部的变压室进风窗,所述变压室出风窗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组件。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干式变压器具体为树脂干式变压器,其内部设置有双绕组,所述树脂干式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SMC复合材料绝缘板。

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光伏逆变器均为630kW集中式逆变器,所述干式变压器为2500kVA变压器,所述高压环网柜为40.5KV高压环网柜,所述集装箱壳体为20英尺集装箱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包括:集装箱壳体及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的四台光伏逆变器、干式变压器、高压环网柜、通讯动力柜及配套的铜排接线,所述铜排接线位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部;所述集装箱壳体上还设置有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逆变并网设备的各电器单元外设置集装箱壳体,将需要保护逆变器、变压器及环网柜等需要防护的电器单元集成设置于集装箱壳体内,满足逆变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外环境防护性能,且相对常规逆变房的设计体积更小,布置更加紧凑,适合水域环境布设,所需的浮台面积小;并将配套的铜排接线布设于集装箱壳体内部,由此无需在箱体外的周围空间另行设置地基和电缆沟,并通过通风装置的设置,对内部元件进行散热,并通过合理的风道设置避免水域环境湿气对内部元件的影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有效地解决目前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的设计,难以适应大型水域建设及工作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光伏逆变器1、双S百叶窗1-1、防逆风百叶窗1-2、出风道1-3、支路排1-4、中空底座1-5、干式变压器2、变压室进风窗2-1、变压室出风窗2-2、轴流风机组件2-3、高压环网柜3、通讯动力柜4、集装箱壳体5、直流电缆进线接口6、汇流排7、过道盖板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以解决目前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的设计,难以适应大型水域建设及工作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包括:集装箱壳体5及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壳体5内的四台光伏逆变器1、干式变压器2、高压环网柜3、通讯动力柜4及配套的铜排接线,所述铜排接线位于所述集装箱壳体5内部;所述集装箱壳体5上还设置有通风装置。其中采用干式变压器2相对油式变压器具有体积更小,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集装箱壳体的保护性能,避免空间及功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逆变并网设备的各电器单元外设置集装箱壳体,将需要保护逆变器、变压器及环网柜等需要防护的电器单元集成设置于集装箱壳体内,满足逆变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外环境防护性能,且相对常规逆变房的设计体积更小,布置更加紧凑,适合水域环境布设,所需的浮台面积小;并将配套的铜排接线布设于集装箱壳体内部,由此无需在箱体外的周围空间另行设置地基和电缆沟,并通过通风装置的设置,对内部元件进行散热,并通过合理的风道设置避免水域环境湿气对内部元件的影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有效地解决目前光伏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的设计,难以适应大型水域建设及工作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四台所述光伏逆变器1均设置有所述集装箱壳体5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高压环网柜3和通讯动力柜4设置于集装箱壳体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干式变压器2设置于光伏逆变器1与高压环网柜3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各工作装置:光伏逆变器、干式变压器、高压环网柜和通讯动力柜,按照不同功能分区布置,处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令检修及装配更加容易。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四台所述光伏逆变器1两台一组、各自柜体开门方向相背设置,的两组所述光伏逆变器1并排相邻;各台光伏逆变器1开门方向均朝向所述集装箱壳体5外侧,集装箱壳体5侧面与光伏逆变器1开门结构连接一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光伏逆变器的布置方式,现有技术中如采用紧凑空间设置光伏逆变器,一般是将其开门方向面对面布置,这样,在需要开门检修时,对侧门容易相互干涉,因此为保证检修顺利需增大两侧光伏逆变器柜体之间的间隙,本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正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将两侧的柜体背靠背设置,将逆变器柜体的开门与集装箱的侧壁连接一体令其直接向集装箱外侧开门,令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可以进一步削减。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每台所述光伏逆变器1底部均设置有中空底座1-5,位于所述集装箱壳体5内两侧的光伏逆变器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过道盖板8,所述过道盖板8底部抬高形成中空;每台光伏逆变器1的均设置有支路排1-4,各所述支路排1-4通过所述中空底座1-5走线,并在所述过道盖板8下方通过汇流排7汇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支路排从逆变器抬高的中空底座中搭接,接线从逆变器下眉头走出,在检修过道的过道盖板下方的中空空间内汇流,过道盖板优选使用金属盖板并铺软胶垫,保证支撑及绝缘防护性能;该设计不占用集装箱内柜体之间的侧面空间,提高集装箱高度空间的利用率,并具有对汇流排部件检修简单的优点。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5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直流电缆进线接口6,用于将直流电缆引入,并通过所述中空底座1-5与所述光伏逆变器1搭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直流进线电缆从集装箱侧面底部的直流电缆进线接口进入,接头优选使用不锈钢金属PG头,固定后通过逆变器升高底座进入逆变器搭接,其中光伏逆变器下方升高的中空底座,能够确保空间高度以方便电缆弯曲。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5与每台所述光伏逆变器1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一组逆变器通风组件,所述逆变器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壳体5该侧顶部的出风道1-3,及设置于集装箱壳体5该侧下部的进风道,所述进风道及出风道1-3均与该侧的光伏逆变器1的柜体连通。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进风道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双S百叶窗1-1,所述出风道1-3的开口位置设置有防逆风百叶窗1-2。

进风道的开口位置使用双S百叶窗,可以确保防护同时防护棉更换方便,出风道的开口位置使用防逆风百叶窗的设计,可确保出风口风阻小同时出风风向尽量水平吹出避免同侧的进出风回流。

光伏逆变器室进风窗布置在正面和背面,高度根据逆变器本体进风窗的位置布置,可以保证集装箱进风为直进风,风阻足够小,同时进风面积大,为了增加进风面积,另外可以优选在逆变器室左侧增加两个同规格进风窗,增大进风面积。

其中进风道及出风道的内部转接均优选采用分级折弯近似弧形,可以对风路进行导向,减小风阻。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集装箱壳体5上与所述干式变压器2对应的位置、在左右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变压室通风组件,每组所述变压室通风组件均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壳体5该侧顶部的变压室出风窗2-2,及设置于集装箱壳体5该侧下部的变压室进风窗2-1,所述变压室出风窗2-2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组件2-3。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变压器室进、出风窗布置在集装箱体的正面和背面,同时出风口正面和背面适当高度各增加两个轴流风机,风机间隔位置拉开,确保给变压器室进行有效散热。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干式变压器2具体为树脂干式变压器,其内部设置有双绕组,所述树脂干式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SMC复合材料绝缘板。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一体化逆变并网设备中,所述光伏逆变器1均为630kW集中式逆变器,所述干式变压器2为2500kVA变压器,所述高压环网柜3为40.5kV高压环网柜,所述集装箱壳体5为20英尺集装箱壳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