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0894发布日期:2018-07-20 22:1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泵用电动机。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是泵体和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其通过伸入井中的电缆向电机供电,免去了传动长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使用和转移方便的优点,主要应用于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喷泉景观等方面,潜水电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随着泵行业的迅速发展,潜水电泵的结构在生产实用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使得潜水泵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但很少有厂家对电动机部分结构引起重视,潜水电泵在运行时,电动机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超负荷运转时,容易造成过热的现象,导致电动机烧坏出现潜水泵停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性能稳定的泵用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用电动机,包括电机壳体以及架设于电机壳体内的电机转轴,且电机转轴与电机壳体两端壁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的电机转轴外圆周上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的定子铁芯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的定子铁芯两侧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上设置有用于与线圈配合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壳体尾端设置有散热壳体,所述的散热壳体上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流道,所述的出液流道与进液口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流体导入出液流道内的导流曲板,所述电机壳体壁内设置有与出液流道相连通的散热流道,所述的散热流道末端具有环绕电机壳体外圆周的环形流道,所述的环形流道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电机壳体靠近散热壳体一端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周向均匀阵列。

本泵用电动机的技术效果:电动机在通电运转时,产生的热量部分通过设置于端壁上的散热片传递到散热壳体内,散热壳体通过进液口吸入流体,然后经过导流曲板的引导流向电机壳体的散热流道内,散热流道内的流体带走电机工作产生的大部分热量从出液口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泵用电动机中,所述的定子铁芯上设置有铁芯保持器,所述的铁芯保持器一端用于固定定子铁芯,其另一端固连于电机壳体内端面上。铁芯保持器的设置可以增加定子铁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间隙,提高定子铁芯散热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泵用电动机中,所述的散热片采用导热石墨片。石墨片传热效率高,通过石墨散热片可以提高将电机壳体内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壳体内。

在上述的一种泵用电动机中,所述转子的后侧设置有旋转翼片,所述的旋转翼片呈圆弧状沿中心孔周向均匀分布。在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旋转翼片旋转,提高电机壳体内空气的流动性。

在上述的一种泵用电动机中,所述出液流道的道口设置有导流旋片,所述的导流旋片朝出液流道方向弯曲。流体从导流曲板流出后,为了避免流体无规则冲击散热壳体造成能量的损耗以及产生噪音,设置的导流旋片可以起到正确导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泵用电动机设置有散热壳体,通过散热壳体引导流体运动带走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同时设置散热片辅助散热,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泵用电动机的总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泵用电动机中散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泵用电动机中电机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壳体;2、电机转轴;3、轴承;4、定子铁芯;5、线圈;6、转子;7、永磁体;8、散热壳体;9、进液口;10、出液流道;11、隔板;12、导流曲板;13、散热流道;14、环形流道;15、出液口;16、散热片;17、旋转翼片;18、导流旋片;19、铁芯保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泵用电动机,包括电机壳体1以及架设于电机壳体1内的电机转轴2,且电机转轴2与电机壳体1两端壁之间连接有轴承3,电机转轴2外圆周上设置有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上缠绕有线圈5,定子铁芯4两侧设置有转子6,转子6上设置有用于与线圈5配合的永磁体7,电机壳体1尾端设置有散热壳体8,散热壳体8上开设有进液口9与出液流道10,出液流道10与进液口9之间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流体导入出液流道10内的导流曲板12,电机壳体1壁内设置有与出液流道10相连通的散热流道13,散热流道13末端具有环绕电机壳体1外圆周的环形流道14,环形流道14上设置有出液口15,电机壳体1靠近散热壳体8一端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16,散热片16周向均匀阵列。

为了提高定子铁芯4散热效率,定子铁芯4上设置有铁芯保持器19,铁芯保持器19一端用于固定定子铁芯4,其另一端固连于电机壳体1内端面上。

为了提高电机整体的散热效率,散热片16采用导热石墨片。

为了提高电机壳体1内空气的流动性,转子6的后侧设置有旋转翼片17,旋转翼片17呈圆弧状沿中心孔周向均匀分布。

为了提高流体的流道效率,出液流道10的道口设置有导流旋片18,导流旋片18朝出液流道10方向弯曲。流体从导流曲板12流出后,为了避免流体无规则冲击散热壳体8造成能量的损耗以及产生噪音,设置的导流旋片18可以起到正确导流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壳体1、电机转轴2、轴承3、定子铁芯4、线圈5、转子6、永磁体7、散热壳体8、进液口9、出液流道10、隔板11、导流曲板12、散热流道13、环形流道14、出液口15、散热片16、旋转翼片17、导流旋片18、铁芯保持器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