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207发布日期:2018-07-04 08:1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电源。



背景技术:

一些较为特殊场合的电气产品,有时候需要电源的电压等级比较特殊,不是常用的电压,需要额外进行定制开发,开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场上常见而成熟的电源模块,经过自制的调压电路板进行调压,并加上了继电器控制对外的通断。为了更加方便电源的生产和后续维护,需要对其进行模块化设计,按照功能分成各个独立部分,并对内部走线也一并考虑合适的方式。

一般的产品,都是直接定制开发一款电源,定制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而且核心部分的生产品质很难得到保障,并且当电源接入到系统中后,由于内阻的原因,输出电压会比理论值有偏移,需要对电源在现场进行二次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电源,采用市场上采购成熟且常见的常规电压电源,在后进行输出调压,无需再开发一个特殊电压的电源,这种方式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可靠,而且设计周期短;各个器件进行模块化安装,各个部分都按照功能分开,保证安装和后续维护更加清晰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框架、电源、继电器、电压调节电路板、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和继电器用供电电源;其特殊之处在于,

电源壳体框架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板,侧面板为矩形;两个对称的侧面板通过四个安装横梁连接起来;四个安装横梁分别与两个对称的侧面板的四个角连接;

还包括一个为“h”型的安装板;安装板包括两个平行的面板和一个垂直面板;两个平行的面板中,面积较大的面板为第一水平安装面板,另一个为第二水平安装面板;第一水平安装面板设置在底部的两个安装横梁上;第二水平安装面板与上部的一个安装横梁固定;

电源设置在垂直面板的后表面,电压调节电路板设置在垂直面板的前表面;继电器设置在第一水平安装面板上,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和继电器用供电电源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板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面板,前面板设置在电源壳体框架的前端,前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指示灯的圆孔。

进一步地,垂直面板的前表面还设有支撑螺柱,支撑螺柱位于电压调节电路板和垂直面板之间,用于将电压调节电路板垫高,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进一步地,电源壳体框架前端的两个安装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前面板的安装孔,前面板上设有与安装孔匹配的涨铆式面板螺钉。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横梁还设有多个扎线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对外连接器安装板,对外连接器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出线孔;对外连接器安装板为“L”型板,一侧与电源壳体框架后端上部的安装横梁固定,另一侧悬空,并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封板,封板也为“L”型,封板的两个边分别与对外连接器安装板的两个边固定,封板和对外连接器安装板之间形成一个容腔。

进一步地,上述两个侧面板的前端向外弯折,弯折的面上设有法兰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组合电源,采用市场上采购成熟且常见的常规电压电源进行输出调压,无需再开发一个特殊电压的电源,这种方式技术更加成熟可靠,而且设计周期短。

2、本实用新型组合电源,将各个器件进行模块化安装,各个部分都按照功能分开,保证安装和后续维护更加清晰方便;组合电源内部有三个电源,除了主体电源之外,另外两个一个用于给继电器供电,一个用于给调压板供电,这样使得整个组合电源输入一路固定电压即可,内部的电源模块会把一路输入电压变为各个部分需要的电压,完成各个部分的供电,最后还是输出一路系统需要的电压,不需要外部额外供电其他电压。

3、本实用新型组合电源,电源壳体框架内部的安装横梁开孔可以进行扎线,省去了传统的扎线杆,使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且利于后期维护。

4、本实用新型组合电源,前面板包含六个涨铆式面板螺钉,与电源壳体框架成为整体,安装拆卸时候紧固件不会松脱掉落,更加方便。

5、由于电源最终需要对外输出供电,需要有连接器安装在电源壳体上,而由于线缆来自于电源的后下方,因此对外连接器安装板进行了一定角度的倾斜,保证接线顺畅,线缆的弯曲半径合理。

6、本实用新型组合电源,电源整体的内部装配接线完毕后,前面板上的圆孔可以安装指示灯,方便观测电源内部的具体工作状态,而且调压电路板在正面,拆卸前面板后就可以调压,方便操作。

7、封板和对外连接器安装板之间形成一个容腔,把线缆罩在内侧进行保护,外部看起来也形成一个整体,走线整洁、美观。

8、垂直面板的前表面还设有支撑螺柱,支撑螺柱位于电压调节电路板和垂直面板之间,用于将电压调节电路板垫高,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安装前面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电源壳体框架的结构图;

图6是图3中前面板的结构图;

图7是图3中对外连接器安装板的结构图;

图8是图3中封板的结构图;

其中:1-电源壳体框架;101、侧面板;102、安装横梁;103、安装板;104、第一水平安装面板;105、第二水平安装面板;106、垂直面板;107、扎线孔;2-电源;3-继电器;4、电压调节电路板;5-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6-继电器用供电电源;7-前面板;701、圆孔;8-支撑螺柱;9-安装孔;10-涨铆式面板螺钉;11、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2、出线孔;13、封板;14、法兰接口;15、对外接线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参见图1-图8,一种组合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框架1、电源2、继电器3、电压调节电路板4、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5和继电器用供电电源6。

电源壳体框架1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板101,侧面板101为矩形;两个对称的侧面板101通过四个安装横梁102连接起来;四个安装横梁102分别与两个对称的侧面板101的四个角连接;两个侧面板101的前端向外弯折,弯折的面上设有法兰接口14。安装横梁102还设有多个扎线孔107,扎线孔107省去了传统的扎线杆,使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且利于后期维护。

电源壳体框架1还包括一个为“h”型的安装板103;安装板103包括两个平行的面板和一个垂直面板106;两个平行的面板中,面积较大的面板为第一水平安装面板104,另一个为第二水平安装面板105;第一水平安装面板104设置在底部的两个安装横梁102上;第二水平安装面板105与上部的一个安装横梁102固定。垂直面板106的前表面还设有支撑螺柱8,支撑螺柱8位于电压调节电路板4和垂直面板106之间,用于将电压调节电路板4垫高,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电源2设置在垂直面板106的后表面,电压调节电路板4设置在垂直面板106的前表面;继电器3设置在第一水平安装面板104上,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5和继电器用供电电源6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板101上。

电源壳体框架1还包括前面板7见图6,前面板7设置在电源壳体框架1的前端,前面板7上设有用于安装指示灯的圆孔701,电源整体的内部装配接线完毕后,前面板7上的圆孔701可以安装指示灯,方便观测电源内部的具体工作状态。

电源壳体框架1前端的两个安装横梁102上设有用于安装前面板7的安装孔9,前面板7上设有与安装孔9匹配的涨铆式面板螺钉10。

电源壳体框架1后端设有一个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见图7,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上设有多个出线孔12;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为“L”型板,一侧与电源壳体框架1后端上部的安装横梁102固定,另一侧悬空,并向上倾斜。由于电源最终需要对外输出供电,需要有连接器安装在电源壳体上,而由于线缆来自于电源的后下方,因此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进行了一定角度的倾斜,保证接线顺畅,线缆的弯曲半径合理。

封板13也为“L”型,见图8,封板13的两个边分别与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的两个边固定,封板13和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之间形成一个容腔,把线缆罩在内侧进行保护,外部看起来也形成一个整体,走线整洁、美观。

电源壳体框架1给出了一个钣金件组成的框架壳体,各个器件根据功能分区安装在电源壳体框架1内,之后进行连线,从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的出线孔12引入外部供电线,分别接到电源2、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5和继电器用供电电源6的对外接线点15上,继电器用供电电源6和继电器3就近连接,调压电路板用供电电源5和电压调节电路板4连接,两个电源对外输出保证了继电器和电压调节电路板的供电;电源2与的调压电路板连接4连接,之后输出的电压就是可以调节的电压;电压调节电路板4再输出给继电器3,继电器3可以控制电源2的连接通断,保证系统的安全;继电器3最后在连接到对外连接器安装板11上,上面的出线孔12完成最后的输出。最后各个元器件的相关监测部分连接到前面板7的相关指示灯上面,对内部状态进行监视。最后前面板7和封板13进行安装后,整个电源作为一个整体推入到对应的设备中,对外安装的法兰接口14完成与外部最终的安装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