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9574发布日期:2019-01-22 18: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充电系统,更详细地,涉及进行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以店铺中的店员的无人化为目标的系统(pos系统)。

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系统包含收纳商品的筐和交易终端装置。筐具有对商品信息(商品数据)进行读取的扫描仪以及将商品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发送电路。交易终端装置具有:接收商品信息的接收电路、对筐所收纳的商品的重量进行计量的计量器以及对商品信息所对应的重量数据与计量器的计量值进行比较的控制部。交易终端装置在计量器的计量值与重量数据的合计重量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精算处理。

然而,由于如上述那样搭载有扫描仪以及发送电路的筐是具有电子电路的电子设备,因此需要确保电子电路的动作用的电源。由于这种电子设备在店铺内被搬运,因此为了确保电子电路的动作用的电源,考虑搭载二次电池。但是,这种电子设备一般在一个店铺中被使用多个,因此若同时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则需要大容量的供电设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5-893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较小容量的供电设备来进行多个电气设备的充电的充电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对象组的充电,所述充电对象组包含分别具备二次电池并被重叠为一列的多台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具备第1获取部、第2获取部、决定部和充电控制部。所述第1获取部根据所述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来获取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有关的电池信息。所述第2获取部根据所述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来获取与在所述充电对象组内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所述决定部基于判定条件,根据所述电池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针对所述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来决定优先顺序。所述充电控制部对所述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充电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所述优先顺序来进行所述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2是上图的充电系统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上图的充电系统的购物筐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的充电台以及购物筐的定位算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7a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中的基于乘法1的评价分数的分布的图表。图7b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中的基于乘法2的评价分数的分布的图表。

图8a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中的基于加法1的评价分数的分布的图表。图8b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中的基于加法2的评价分数的分布的图表。

图9是表示上图的充电系统的台数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在上图的充电系统中未应用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的图表。图10b是表示在上图的充电系统中应用了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1)概要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的概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充电系统10的充电对象的电子设备是购物筐201~206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以下,在不特别区分多台(这里,作为一个例子,为6台)购物筐201~206的情况下,将多台购物筐201~206分别称为“购物筐2”。

充电系统10是用于对例如便利店、超市、百货店、药妆店、电器店或者建材超市等小卖店的店铺中使用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的系统。购物筐2是具备扫描仪以及收发电路等的电子电路、以及电子电路的动作用的电源即二次电池21的电子设备。

这里,作为假定的电子设备的购物筐2与店铺装置一起,构成被导入到店铺并用于辅助顾客的购物的购物辅助系统。这里所谓的店铺装置例如被设置于店铺的收银台,是具有精算处理等功能的装置。购物筐2至少具备:收纳商品的筐主体20(参照图3)、从商品读取商品信息的扫描仪、与店铺装置进行通信的收发电路。购物筐2在被放置于收银台时,通过收发电路来向店铺装置发送商品信息。由此,在店铺装置中,基于从购物筐2接收的商品信息,能够进行商品的精算处理。

在被导入了上述购物筐2的店铺中,顾客通过在店内选择商品收纳于购物筐2并由店铺装置进行精算这一系列的处理,能够完成商品的购入。即,由于能够由购物筐2读取商品信息,因此在商品被收纳于购物筐2的时刻,该商品的商品信息就能够由购物筐2获取。并且,关于收纳于购物筐2的商品的商品信息,能够从购物筐2发送给店铺装置并用于精算处理等。因此,在导入了上述购物筐2的店铺中,能够减轻店铺的从业人员(店员)以及顾客的麻烦,能够缩短例如从精算处理的开始到商品给到顾客为止所花费的时间,能够缩短顾客的购物所花费的时间。

然而,上述的购物筐2与不具有电子电路(扫描仪以及收发电路等)的一般的购物筐同样地,在顾客的来店时,例如被放置于在店铺的入口附近设定的置筐处。并且,在购物筐2的使用中,换句话说在顾客的购物中,购物筐2被从置筐处拿出,在顾客在店内移动时拿在手上,或者载置于推车而使用。若顾客的购物结束,从筐主体20拿出全部商品,则购物筐2被返还到置筐处。

这里,作为包含扫描仪以及收发电路等的电子电路的动作用的电源,购物筐2具备二次电池21。换句话说,购物筐2的使用中的购物筐2(电子电路)的动作用的电力由二次电池21完成,因此在购物筐2的使用后,需要购物筐2的(二次电池21的)充电。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进行放置于置筐处的购物筐2的充电。

通常,针对一个店铺导入多台购物筐2,因此充电系统10需要对这些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虽然也考虑分别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但这样,存在必要的供电设备的台数变多、还有置筐处的占有面积也变大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中,构成为在多台购物筐2被重叠为一列的状态下,进行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中,以在置筐处被纵向(垂直方向)地层叠的状态的多台购物筐2为对象,由一台供电设备(充电台1)进行充电。这里,多台购物筐2相对于供电设备被串联或者并联电连接。由此,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能够由一台供电设备进行,此外,也能够较小抑制置筐处的占有面积。

此外,若同时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则需要大容量的供电设备,例如供电设备所花费的成本变高。因此,最好是能够由较小容量的供电设备进行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的供电系统。

另一方面,重叠为一列的状态的购物筐2的处理通常为:后收纳于置筐处的筐被先拿出的方式、换句话说为后入先出(lifo:lastinfirstout)方式。具体地,由于购物筐2从下方依次层叠,因此在购物筐2的使用后,购物筐2被返还到充电对象组200内的最上级,在购物筐2的使用时,被从充电对象组200的最上级拿出。其结果,例如在顾客数量较少的时间段,从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上方起的几台购物筐2被集中使用,相比于从下方起的几台购物筐2,在被集中使用的从上方起的几台购物筐2中,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减少。

因此,在均等地从小容量的供电设备向多台购物筐2分配电力从而均衡地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中,在被集中使用的购物筐2(从上方起的几台购物筐2)中,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可能不足。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被重叠为一列的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中,基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和充电对象组200内的各购物筐2的位置,决定购物筐2的优先顺序,根据优先顺序来进行购物筐2的充电。充电系统10控制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以使得基本上多台购物筐2之中,从优先顺序高的购物筐2起依次完成充电。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不是均衡地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而是基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以及充电对象组200内的各购物筐2的位置,来对各购物筐2赋予优先顺序并进行充电。

由此,充电系统10通过从小容量的供电设备向多台购物筐2分配电力,同时提高被集中使用的购物筐2(从上方起的几台购物筐2)的优先顺序,能够抑制特定的购物筐2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不足。其结果,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10,能够由较小容量的供电设备进行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

(2)详细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的结构详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于对便利店中使用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的充电系统10为例进行说明。

(2.1)整体结构

这里,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充电系统10具备一台充电台1和作为充电对象的多台(这里为6台)购物筐2。

各购物筐2具备二次电池21以及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22。换言之,多台购物筐2至少分别各具备一个二次电池21。充电台1被设置于置筐处。多台购物筐2在充电台1上,被重叠为一列,构成充电对象组200。换句话说,充电台1以包含在置筐处被纵向(垂直方向)地层叠(堆叠)的状态的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对象组200为对象,进行充电。

多台购物筐2从下方起被依次层叠。因此,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从最下级起计数处于第n个(n为自然数)的购物筐2称为“第n级”购物筐2。换句话说,直接放置在充电台1上的购物筐201为“第1级”购物筐2,购物筐201的向上一个的购物筐202为“第2级”购物筐2。

这里,多台购物筐2相对于充电台1菊链(daisychain)连接。换句话说,在设置于购物筐2的连接器27,存在输入端子271和输出端子272。并且,第1级购物筐201的输入端子271与充电台1的连接器17连接,第1级购物筐201的输出端子272与第2级购物筐202的输入端子271连接。第2级购物筐202的输出端子272与第3级购物筐203的输入端子271连接。这样,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相对于充电台1串联电连接。由此,充电台1能够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提供电力。各购物筐2接受来自充电台1的电力提供,由充电电路22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22被设置于购物筐2,因此说明为购物筐2被包含于充电系统10的结构要素。但是,由于向购物筐2提供电力并实质进行购物筐2的充电的是充电台1,因此作为充电对象的购物筐2也可以不包含于充电系统10的结构要素。换句话说,充电系统10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充电电路22包含于结构要素,也可以不将充电电路22包含于结构要素。

(2.2)购物筐

接下来,对作为充电系统10的充电对象的购物筐2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购物筐2具有:筐主体20、二次电池21(电池)、电路模块25、充电模块26和连接器27。

筐主体20形成为至少上表面开口的箱状,能够收纳多个商品。电路模块25包含接受来自二次电池21的电力提供而动作的各种电子电路以及模块。充电模块26包含用于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22(参照图1)等。连接器27是用于对于充电台1电连接充电模块26的连接器。二次电池21例如是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21通过向电路模块25提供电力,来使电路模块25进行动作。

电路模块25包含:显示部28、从商品读取商品信息的扫描仪、和进行与店铺装置的通信的收发电路。这里所谓的“商品信息”是用于识别商品的信息(商品识别编码),例如是在日本使用的jan(japanesearticlenumber)编码等。扫描仪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读取二维码的读取器、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非接触地读取商品信息的标签读取器、或者图像传感器等。被扫描仪读取的商品信息被存储于电路模块25中包含的存储器。收发电路将存储于存储器的多个商品信息一并或者分割为多个包而发送给店铺装置。收发电路例如通过以红外线或者可见光等的光为介质的光无线通信、或者以电波为介质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与店铺装置的通信。显示部28例如基于收发电路从店铺装置接收的广告等的显示数据或者被扫描仪读取的商品信息等,进行显示。

如图1所示,充电模块26包含充电电路22、通信电路23和控制部24。充电模块26与连接器27电连接,对于充电台1,能够经由连接器27而电连接。充电电路22接受来自充电台1的电力提供,进行二次电池21的充电。通信电路23与充电台1之间进行通信。控制部24进行充电电路22以及通信电路23的控制。控制部24例如将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设为主结构。连接器27具有:来自充电台1的受电用的端子、与充电台1的通信用的端子、以及许可信号的检测用的端子。详细在“(3.1)定位算法”一栏进行说明,但仅在通过许可信号的检测用的端子来接收h电平(highlevel)的许可信号的状态下,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有效。换句话说,在许可信号为l电平(lowlevel)的状态下,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无效。

这里,向多个购物筐2的每一个分配固有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例如被保存于控制部24的存储器。识别信息对于购物筐2是固有的信息,因此与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无关地,针对一台购物筐2固定地确定一个识别信息。例如,针对具有“1”这一识别信息的购物筐2,在处于“第1级”和“第2级”时,识别信息都不变地为“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对于mac(mediaaccesscontrol)地址等的设备(购物筐2),固有的信息被兼作为识别信息。

二次电池21、电路模块25、充电模块26以及连接器27被内置于筐主体20的一部分。但是,显示部28、扫描仪以及操作按钮等电路模块25的一部分还有连接器27的一部分,被设置为从筐主体20的表面露出。

(2.3)充电台

接下来,参照图1来对充电台1的结构进行说明。

充电台1具有:控制电路11、通信部12、供电部13、存储部14、计时部15、输入部16、连接器17。

通信部12与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之间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12例如通过串行通信,与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通信电路23进行双方向的通信。多台购物筐2相对于充电台1串联连接,因此通信部12使用被分配给多台购物筐2的地址,进行与各个购物筐2的通信。

供电部13针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提供二次电池21的充电用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13包含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ac/dc转换器,针对多台购物筐2提供直流电力。

存储部14存储各种数据。计时部15确定当前的包含年月日、星期以及时刻的当前时间。输入部16例如与被店员操作的操作终端连接,接受来自操作终端的输入。

控制电路11包含第1获取部111、第2获取部112、决定部113、充电控制部114、变更部115以及地址赋予部116。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1将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设为主结构。控制电路11通过利用处理器来执行记录于微控制器的存储器的程序,从而实现第1获取部111、第2获取部112、决定部113、充电控制部114、变更部115以及地址赋予部116的功能。

第1获取部111从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获取电池信息。这里所谓的“电池信息”是与购物筐2所具有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有关的信息。第1获取部111通过利用通信部12来与购物筐2之间进行通信,来从购物筐2获取电池信息。第1获取部111定期地获取电池信息,将获取的电池信息按照每个购物筐2来存储于存储部14。这里,第1获取部111在购物筐2中将电池信息与固有的识别信息一对一地建立对应,按照每个识别信息来将电池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电池信息的建立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有关的电池信息是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rc:remainingcapacity)除以二次电池21的满充电容量(fcc:fullchargecapacity)而得到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relativestateofcharge)。这里所谓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与充电率(soc:stateofcharge)同义。

第2获取部112从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获取位置信息。这里所谓的“位置信息”,是指与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换句话说,位置信息是与识别信息不同的信息,不是针对一台购物筐2固定地决定的,而是根据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而变化的。例如,关于具有“1”这一识别信息的购物筐2,在处于“第1级”时,位置信息为表示“第1级”的信息,在处于“第2级”时,位置信息为表示“第2级”的信息。第2获取部112通过利用通信部12来与购物筐2之间进行通信,来从购物筐2获取位置信息。第2获取部112定期地获取位置信息,将获取的位置信息按照每个购物筐2而存储于存储部14。这里,第2获取部112在购物筐2中将位置信息与固有的识别信息一对一地建立对应,按照每个识别信息来将位置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位置信息的建立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台1与购物筐2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地址被兼作为位置信息。

决定部113基于判定条件,根据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针对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来决定优先顺序。这里所谓的“判定条件”,是指根据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而用于决定优先顺序的条件,例如,通过以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为参数的式子来表示。此外,“优先顺序”是在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时,决定优先对哪个购物筐2进行充电的顺序。基本地,越是使其早结束充电的购物筐2,越被较高设定优先顺序。关于通过决定部113来决定优先顺序的具体顺序(算法),在“(3.3)优先顺序决定算法”一栏进行说明。决定部113按照每个购物筐2,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4的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定期地决定优先顺序,将决定的优先顺序与购物筐2建立对应而存储于存储部14。这里,决定部113在购物筐2中将优先顺序与固有的识别信息一对一地建立对应,将优先顺序按照每个识别信息而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优先顺序的建立对应。

充电控制部114根据由决定部113决定的优先顺序,控制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充电以使得进行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基本地,充电控制部114控制多台购物筐2的充电,以使得多台购物筐2之中,从优先顺序高的购物筐2依次结束充电。这里,充电控制部114例如对各购物筐2进行充电的定时以及向各购物筐2分配的电力(电流)等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购物筐2的充电。换句话说,在对多台购物筐2同时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部114也能够针对这些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根据优先顺序来分别设定充电用的电流值。其结果,在多台购物筐2被同时充电的情况下,存在按照每个购物筐2而从充电台1提供的充电用电力的大小(电流值)不同的情况。因此,针对优先顺序较高的购物筐2,相比于其他购物筐2,增大充电用的电流值,从而能够进行迅速充电等。关于通过充电控制部114来控制充电的具体处理,在“(3.2)充电控制处理”一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22被设置于购物筐2,因此充电控制部114通过对购物筐2发出用于控制充电的充电控制指令,从而间接地控制充电电路22的动作。充电控制部114从通信部12向购物筐2发送充电控制指令。接收到充电控制指令的购物筐2通过控制部24,根据充电控制指令而被控制充电电路22。换句话说,充电控制部114不是直接地控制购物筐2的充电而是间接地控制购物筐2的充电。

变更部115构成为对决定部113中使用的判定条件进行变更。换句话说,决定部113中使用的判定条件不是固定的,例如根据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等而适当地变更。关于通过变更部115来变更判定条件的具体顺序(算法),在“(3.5)判定条件变更算法”一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更部115从预先保存于存储部14的多个图案的判定条件中,根据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等来择一地选择决定部113中使用的判定条件,从而变更判定条件。但是,并不局限于该结构,变更部115也可以根据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等,来适当地变更判定条件。

地址赋予部116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赋予作为位置信息的地址。换句话说,地址赋予部116对在充电台1上层叠的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赋予地址。由地址赋予部116赋予的地址被用于充电台1与购物筐2之间的通信。关于通过地址赋予部116来赋予地址的具体顺序(算法),在“(3.1)定位算法”一栏进行说明。地址赋予部116在针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存在基于购物筐2的追加、减少或者更换等的变更的情况下,针对变更后的多台购物筐2赋予地址。地址赋予部116针对购物筐2,定期地赋予地址,将赋予的地址按照每个购物筐2而存储于存储部14。这里,地址赋予部116在购物筐2中将地址与固有的识别信息一对一地建立对应,将地址按照每个识别信息而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地址的建立对应。

(3)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

(3.1)定位算法

参照图4来对用于确定各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的定位算法进行说明。在图4中,示意性地表示充电台1以及购物筐201~206,将购物筐201~206的地址记于各购物筐201~206中。此外,通过实现来表示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处于有效的状态的购物筐2,通过虚线来表示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处于无效的状态的购物筐2。进一步地,关于许可信号si1,通过实现来表示h电平(highlevel)的许可信号si1,通过虚线来表示l电平(lowlevel)的许可信号si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被用于充电台1与购物筐2之间的通信的地址被兼作为位置信息,因此通过地址赋予部116来对购物筐2赋予地址,从而确定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这里,假定针对充电台1,多台(这里为6台)购物筐2被集中放置(重叠)的状况。此外,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假定赋予连续的地址以使得第1级购物筐201为地址“0x10”,第2级购物筐202为地址“0x11”,第3级购物筐203为地址“0x12”。

首先,在对多台购物筐2的任意一个均未赋予地址的状态x1下,多台购物筐2均被设定为地址是临时地址“0xfe”。这里所谓的“临时地址”,是指在未从充电台1赋予地址的状态下,用于与充电台1的通信的地址,是被预先决定的。并且,在状态x1下,多台购物筐2之中仅第1级购物筐201从充电台1接收h电平(highlevel)的许可信号si1,从而将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设为有效。通信功能成为有效的第1级购物筐201对从充电台1周期性地(例如100ms周期)发送的设定信号si2进行接收。

购物筐2若在自身的地址被设定为临时地址“0xfe”的状态下,接收设定信号si2,则与充电台1之间,开始用于地址设定的通信。在状态x1下,由于任意的购物筐2均未被赋予地址,因此充电台1针对购物筐201,设定第1级购物筐201的地址“0x10”。由此,对第1级购物筐201赋予地址“0x10”(状态x2)。

在对第1级购物筐201赋予了地址的状态x2下,第1级购物筐201将输出端子272之中的许可信号si1的检测用的端子从l电平(lowlevel)切换为h电平(highlevel)。换句话说,自身的地址的设定结束了的购物筐2对位于上一级的购物筐2输出h电平的许可信号si1。由此,第2级购物筐202从第1级201的购物筐201接收h电平的许可信号si1,从而将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设为有效。通信功能成为有效的第2级购物筐202对从充电台1周期性地发送的设定信号si2进行接收。此时,第2级购物筐202在自身的地址被设定为临时地址“0xfe”的状态下,接收设定信号si2,因此与充电台1之间,开始用于地址设定的通信。在状态x2下,由于仅对第1级购物筐201赋予地址,因此充电台1针对购物筐202,设定第2级购物筐202的地址“0x11”。由此,对第2级购物筐202赋予地址“0x11”(状态x3)。

充电台1反复同样的处理直到不存在来自临时地址“0xfe”的购物筐2的响应,从而对第1~6级购物筐201~206的全部赋予地址。换句话说,对第3级购物筐203赋予地址“0x12”,对第4级购物筐204赋予地址“0x13”,对第5级购物筐205赋予地址“0x14”,对第6级购物筐206赋予地址“0x15”(状态x4)。这样,即使在针对充电台1,多台(这里为6台)购物筐2被集中放置的情况下,充电台1也一台一台地识别购物筐2,一个一个地赋予地址。

在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01~206的全部赋予了地址的状态x4下,若从充电对象组200拿出一台以上的购物筐2,则被拿出的购物筐2的地址返回到临时地址“0xfe”。作为一个例子,如状态x5那样,假定从最上级拿出3台(第4~6级)购物筐204~206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购物筐204~206的每一个中,输入端子271之中的许可信号si1的检测用的端子从h电平(highlevel)切换为l电平(lowlevel)。若检测到许可信号si1切换为l电平,则购物筐2将自身的地址初始化,换句话说设定为临时地址“0xfe”,并且将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设为无效。充电台1基于不存在来自地址“0x13”、“0x14”以及“0x15”的购物筐2的响应,识别第4~第6级购物筐204~206被拿出。这样,在多台(这里为3台)购物筐2被从充电台1集中拿出的情况下,充电台1一次识别多台购物筐2被拿出。

(3.2)充电控制处理

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充电控制部114执行购物筐2的充电控制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控制部114针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之中、从优先顺序高的一侧起按顺序为允许台数的购物筐2,同时进行充电。这里所谓的“允许台数”,是指在由供电部13的额定输出等决定的允许电力内,能够同时充电的购物筐2的台数。作为一个例子,假定充电时的一台购物筐2中的消耗电力为8〔w〕,则允许电力除以8〔w〕而得到的值的整数部分为允许台数。以下,从优先顺序高的一侧起按顺序为允许台数以内的购物筐2称为“等级内的购物筐2”,超过允许台数的购物筐2称为“等级外的购物筐2”。允许电力能够根据来自输入部16的输入来适当地设定。允许电力也可以包含充电台1本身的消耗电力而被设定。

基本地,充电控制部114针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之中、等级内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针对等级外的购物筐2停止充电。但是,针对即使是等级内但存在异常的购物筐2以及满充电(充电率100%)的购物筐2,充电控制部114停止充电。

具体而言,充电控制部114构成为每当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00ms),输出充电控制指令,到经过一定时间为止(s1:否)待机。若经过一定时间(s1:是),则充电台1执行通过决定部113来决定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s2)。关于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的详细,在“(3.3)优先顺序决定算法”一栏进行说明。若优先顺序决定处理结束,则充电控制部114执行调整允许台数的台数调整处理(s3)。关于台数调整处理的详细,在“(3.4)台数调整算法”一栏进行说明。

充电控制部114针对等级外的购物筐2,输出用于使充电停止的充电控制指令(充电停止指令),从而使充电电路22停止充电(s4)。进一步地,充电控制部114针对即使为等级内但存在异常或者满充电的购物筐2,输出用于使充电停止的充电控制指令(充电停止指令),从而使充电电路22停止充电(s5)。此外,充电控制部114针对等级内的购物筐2,输出用于使充电开始(或者继续)的充电控制指令(充电开始指令),从而使充电电路22开始(或者继续)充电(s6)。

充电台1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s1~s6,从而进行等级内的购物筐2的充电。因此,关于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在存在基于购物筐2的追加、减少或者更换等的变更的情况下,着呢对变更后的多台购物筐2进行等级内的购物筐2的充电。

(3.3)优先顺序决定算法

接下来,参照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通过图5的处理s2而执行的优先顺序决定处理、换句话说用于决定部113决定优先顺序的具体顺序(算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部113按照每个购物筐2,根据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来计算评价分数,评价分数越高,越将优先顺序较高设定。这里,决定部113针对购物筐2,按照每个固有的识别信息,进行评价分数的计算。评价分数是通过将把电池信息表示为得分(积分)的“电池积分”和把位置信息表示为得分(积分)的“位置积分”代入到作为判定条件的式子而被计算的。电池积分是被规定为作为电池信息的相对剩余容量越小则越为高得分的值。另一方面,位置积分是被规定为越是远离充电台1、换句话说越是位于充电对象组200的上级侧的购物筐2,则越为高得分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假定评价分数被表示为32分的情况。这里,根据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而计算的评价分数的数值被保存于上位16位。并且,在接下来的8位保存通过评价分数的修正而得到的修正值。在下位8位保存位置信息(地址)。换句话说,评价值为“数值(16位)+修正值(8位)+位置信息(8位)”这一数据构造。

具体而言,决定部113针对各个购物筐2,首先判定是否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s11)。此时,决定部113根据是否从购物筐2获取位置信息来判定是否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换句话说,决定部113关于识别信息与位置信息(地址)建立了对应的购物筐2,判定为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关于识别信息与位置信息未建立对应的购物筐2,判定为不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

决定部113在购物筐2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的情况下(s11:是),判定该购物筐2是否能够充电或者充电中(s12)。此时,在购物筐2的状态例如为充电结束(满充电)的情况下、以及异常等情况下,判定为购物筐2不是能够充电或者充电中(s12:否)。若购物筐2为能够充电或者充电中(s12:是),则决定部113根据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来计算评价分数(s13)。处理s13中计算的评价分数如上述那样在32分的评价分数之中作为数值而被保存于上位16位。

接下来,决定部113进行评价分数的修正(s14)。评价分数的修正是用于避免多台购物筐2中评价分数为同值的处理,决定部113例如以下那样修正评价分数。换句话说,若电池信息(相对剩余容量)为50%以上,则在表示为8位的修正值之中,在上位1位保存“0”,在下位7位保存电池积分。另一方面,若电池信息小于50%,则在表示为8位的修正值之中,在上位1位保存“1”,在下位7位保存位置积分。

接下来,决定部113对修正后的评价分数附加位置信息(s15)。换句话说,决定部113如上述那样,在表示为32分的评价分数之中,在下位8位保存位置信息。由此,由决定部113计算的评价分数中,包含位置信息(地址),评价分数与位置信息被直接建立关联。因此,在充电控制部114对购物筐2输出充电控制指令时,充电控制指令的输出对象即地址的确定变得容易,处理负荷减轻。

另一方面,在购物筐2不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的情况下(s11:否)、以及判定为购物筐2不是能够充电或者充电中的情况下(s12:否),决定部113将评价分数(数值以及修正值)设为“0”。换句话说,表示为32分的评价分数之中,将上位24位设为“0”。之后,决定部113进行处理s15。但是,在购物筐2不包含于充电对象组200的情况下(s11:否),由于不存在与该购物筐2对应的位置信息,因此决定部113取代位置信息而通过处理s15附加“位置信息不明”这一内容的信息。

决定部113按照每个购物筐2来进行上述的处理s11~s16,直到全部的购物筐2结束(s17:否),反复处理s11~s16。若全部购物筐2处理s11~s16结束(s17:是),则决定部113基于评价分数(数值、修正值以及位置信息)来执行排序处理。此时,决定部113针对多台购物筐2的评价分数,从评价分数大(高)的购物筐2起按顺序进行评价分数的排列(排序处理)。排序处理后的顺序(排列顺序)为优先顺序。换句话说,决定部113根据评价分数来决定优先顺序,以使得从评价分数大的购物筐2起按顺序赋予“1”、“2”、“3”...这一连续的优先顺序。

然而,作为如上述那样根据电池信息(电池积分)以及位置信息(位置积分)来计算评价分数(数值)的方法,考虑各种方法。以下示例几个具体的计算方法。

(i)乘法1

作为第一个例子,是将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的乘法结果计算为评价分数的方法(称为“乘法1”)。在本例中,关于作为电池信息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电池积分针对0〔%〕~100〔%〕,对1〔%〕赋予1积分。换句话说,在相对剩余容量0〔%〕,赋予100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1〔%〕,赋予99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2〔%〕,赋予98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99〔%〕,赋予1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100〔%〕,赋予0积分的电池积分。此外,针对从第1级到最上级(例如第100级),根据位置,位置积分被赋予1积分~100积分。换句话说,在最上级为第100级的情况下,对第100级赋予100积分的位置积分,对第99级赋予99积分的位置积分,对第98级赋予98积分的位置积分,对第2级赋予2积分的位置积分,对第1级赋予1积分的位置积分。

通过这样进行规定的电池积分与位置积分的乘法,评价分数如图7a所示,在0积分~10000积分的范围内被求取。在图7a中,将横轴设为电池信息(相对剩余容量),将纵轴设为位置信息(第1级~第100级),来表示评价分数(数值)的分布。在图7a中,区域“a1”表示评价分数为最高分的100~75〔%〕圏内,区域“a2”表示评价分数为最高分的75~50〔%〕圏内,区域“a3”表示评价分数从最高分50~25〔%〕圏内,区域“a4”表示评价分数从最高分25~0〔%〕圏内。这样的评价分数的表述在以下说明的图7b~图8b中也是同样的。换句话说,在“乘法1”中,评价分数相对于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二次曲线地变化。并且,在“乘法1”中,电池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与位置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相等,因此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均等地有助于评价分数。

(ii)乘法2

作为第二个例子,是将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的乘法结果计算为评价分数的方法(称为“乘法2”)。在本例中,关于作为电池信息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电池积分针对0〔%〕~100〔%〕,对10〔%〕赋予1积分。换句话说,在相对剩余容量0〔%〕,赋予10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10〔%〕,赋予9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20〔%〕,赋予8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90〔%〕,赋予1积分的电池积分,在相对剩余容量100〔%〕,赋予0积分的电池积分。此外,位置积分与“乘法1”同样地,针对从第1级到最上级(例如第100级),根据位置,被赋予1积分~100积分。

通过这样进行规定的电池积分与位置积分的乘法,评价分数如图7b所示,在0积分~1000积分的范围内被求取。换句话说,在“乘法2”中,评价分数以电池积分的10〔%〕为单位大幅度地变化。

(iii)加法1

作为第三个例子,是将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的加法结果计算为评价分数的方法(称为“加法1”)。在本例中,与“乘法1”同样地,关于作为电池信息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电池积分针对0〔%〕~100〔%〕,对1〔%〕赋予1积分。此外,与“乘法1”同样地,位置积分针对从第1级到最上级(例如第100级),根据位置,被赋予1积分~100积分。

通过这样进行规定的电池积分与位置积分的加法,评价分数如图8a所示,在1积分~200积分的范围内被求取。换句话说,在“加法1”中,评价分数相对于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直线地变化。进一步地,在“加法1”中,由于电池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与位置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相等,因此评价分数均等地有助于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

(iv)加法2

作为第四个例子,是将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的加法结果计算为评价分数的方法(称为“加法2”)。在本例中,与“乘法2”同样地,针对作为电池信息的相对剩余容量(rsoc),电池积分针对0〔%〕~100〔%〕,对10〔%〕赋予1积分。此外,与“乘法1”同样地,位置积分针对从第1级到最上级(例如第100级),根据位置,被赋予1积分~100积分。

通过这样进行规定的电池积分与位置积分的加法,评价分数如图8b所示,在1积分~110积分的范围内被求取。换句话说,在“加法2”中,评价分数相对于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直线地变化。进一步地,在“加法2”中,由于位置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比电池积分相对于评价分数的加权系数大,因此位置积分比电池积分更支配性地有助于评价分数。

如上述那样,在作为判定条件的式子中,作为电池信息(电池积分)以及位置信息(位置积分)的组合方式,至少存在乘法和加法这两种。换句话说,针对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包含针对将电池信息表示为得分的电池积分和将位置信息表示为得分的位置积分的乘法以及加法。此外,作为判定条件的式子包含电池信息(电池积分)以及位置信息(位置积分)的加权。即,判定条件包含针对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和加权的至少一方。

(3.4)台数调整算法

接下来,参照图9的流程图来对通过图5的处理s3而执行的台数调整处理进行说明。

基本地,台数调整处理是用于通过增加允许电力内能够同时充电的购物筐2的台数即允许台数,来能够进行更高效的充电的处理。例如,若允许电力与充电时供电部13的实际输出电力的差值即“富余电力”为充电时一台购物筐2中的消耗电力以上,则允许台数增加一台。因此,充电控制部114在这样富余电力变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允许台数,来进行台数调整处理,以使得能够同时对更多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由此,针对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全部,能够实现充电结束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的缩短。

具体而言,充电控制部114判定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购物筐2的台数是否存在变化(s21)。若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购物筐2的台数存在变化(s21:是),则充电控制部114根据允许电力来计算此时的允许台数(s22),将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重置(初始化)(s23)。在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购物筐2的台数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s21:否),充电控制部114跳过处理s22、s23。

接下来,充电控制部114判定允许电力的大小是否存在变化(s24)。若允许电力的大小存在变化(s24:是),则充电控制部114根据允许电力来计算此时的允许台数(s25),将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重置(s26)。在允许电力的大小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s24:否),充电控制部114跳过处理s25、s26。

接下来,充电控制部114基于富余电力来判定是否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s27)。此时,若富余电力为充电时的一台购物筐2中的消耗电力以上,则充电控制部114判定为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若富余电力小于充电时的一台购物筐2中的消耗电力,则充电控制部114判定为不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若不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s27:否),则充电控制部114将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重置(s28)。若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s27:是),则充电控制部114跳过处理s28。

接下来,充电控制部114对针对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本次的优先顺序与上次的优先顺序是否相同进行判定(s29)。在本次的优先顺序与上次的优先顺序相同的情况下(s29:是),换句话说在优先顺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充电控制部114对是否经过了台数调整周期进行判定(s30)。在经过了台数调整周期的情况下(s30:是),换句话说在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充电控制部114将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重置(s31),使允许台数增加一台(s32)。由此,能够同时充电的购物筐2的台数即允许台数增加一台。此外,若未经过台数调整周期(s30:否),则充电控制部114跳过处理s31、s32。

此外,在本次的优先顺序与上次的优先顺序不相同的情况下(s29:否),换句话说在优先顺序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充电控制部114不移至处理s30,而执行处理s33~s35。即,在本次的优先顺序与上次不相同的情况下(s29:否),充电控制部114通过本次的优先顺序来改写上次的优先顺序(s33),将台数调整周期的计数值重置(s34),根据允许电力来计算此时的允许台数(s35)。

接下来,充电控制部114对充电时的供电部13的实际输出电力是否超过允许电力进行判定(s36)。若输出电力超过允许电力(s36:是),则充电控制部114根据允许电力来计算此时的允许台数(s37)。由此,允许台数增加一台,其结果,在超过允许电力的情况下,允许台数减少一台。若输出电力未超过允许电力(s36:否),则充电控制部114跳过处理s37。

通过执行上述的处理,在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购物筐2的状态没有变化、并且存在将允许台数增加一台的富余的状态下,在经过了台数调整周期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充电的购物筐2的台数即允许台数增加。

图10a以及图10b分别是表示未应用上述的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与应用了上述的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的模拟结果的图表。在图10a以及图10b中,将横轴设为时间轴,将纵轴设为相对剩余容量,分别通过g1~g5来表示第1级~第5级购物筐2的充电状态。

即,在未应用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允许台数被固定为2台,因此一直各对2台进行充电。其结果,如图10a所示,首先第5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4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3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2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最后第1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另一方面,在应用了台数调整处理的情况下,例如若第5级购物筐2接近于满充电,则允许台数从2台增加至3台。其结果,如图10b所示,首先第5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4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3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接下来第2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最后第1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并且到第1级购物筐2的充电结束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变短。

(3.5)判定条件变更算法

变更部115构成为例如根据店铺的状况,变更判定条件。即,在店铺的状况处于顾客数量较多的店铺内混乱的“繁忙状态”的情况、与处于顾客数量较少的店铺内不混乱的“闲散状态”的情况下,多台购物筐2的使用方式不同。因此,充电系统10根据店铺的状况来变更判定条件,进行适合于购物筐2的使用方式的购物筐2的充电,从而能够高效地对多台购物筐2进行充电。但是,由于店铺的状况根据店铺而不同,因此用于变更部115中的判定条件的变更的算法并不固定,优选可通过机器学习来自动地更新。

作为一个例子,在将店铺的状况区分为顾客数量较多的“繁忙状态”和顾客数量较少的“闲散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来进行店铺的状况的推断。换句话说,若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高于规定值则推断为店铺的状况是“繁忙状态”,若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低于规定值则推断为店铺的状况是“闲散状态”。并且,在“繁忙状态”下,多台购物筐2被均衡地使用,在“闲散状态”下,充电对象组200之中从上方起几级的购物筐2被集中使用。

因此,变更部115例如构成为基于表示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使用频率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这里所谓的“使用频率”,是指购物筐2被使用的频率。具体而言,在一定期间(例如1小时)内购物筐2被使用的时间、换句话说购物筐2被从充电对象组200拿出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被用作为频率信息。或者,一定期间内的购物筐2被使用的次数、换句话说被从充电对象组200拿出的次数被用作为频率信息。

这里,变更部115例如基于对多台购物筐2中固有的识别信息的每一个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在该情况下,变更部115将表示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的频率信息与购物筐2中固有的识别信息一对一地建立对应,按照每个识别信息来将频率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频率信息的建立对应。并且,变更部115针对店铺中被使用的全部购物筐2统计地分析频率信息,根据其分析结果(例如每1小时平均被使用几分钟),变更判定条件。由此,能够进行与店铺的状况相应的判定条件的变更。

变更部115通过对“(3.3)优先顺序决定算法”一栏中示例的“乘法1”、“乘法2”、“加法1”以及“加法2”中应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切换,来变更判定条件。例如,在多台购物筐2被均衡地使用的“繁忙状态”下,变更部115将“乘法1”应用为判定条件。由此,电池积分以及位置积分均衡地有助于评价分数,多台购物筐2被均衡地充电。另一方面,在充电对象组200之中从上方起几级的购物筐2被集中使用的“闲散状态”下,变更部115将“加法2”应用为判定条件。由此,位置积分比电池积分更支配性地有助于评价分数,充电对象组200之中从上方起几段的购物筐2被集中充电。

此外,变更部115也可以构成为不是按照每个识别信息,而是基于每个位置信息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在该情况下,变更部115将表示购物筐2的使用频率的频率信息与购物筐2的位置信息(地址)一对一地建立对应,按照每个位置信息来将频率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4,从而进行购物筐2与位置信息的建立对应。并且,变更部115针对充电对象组200中包含的全部购物筐2,统计性地分析频率信息,根据其分析结果(例如每1小时平均被使用几分钟),变更判定条件。

进一步地,变更部115也可以构成为取代频率信息或者在频率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时期来变更判定条件。这里所谓的“时期”,是沿着时间轴划分的多个期间即可,例如是指时间段、星期、月、季节等。例如,店铺的状况为“繁忙状态”的时间段和为“闲散状态”的时间段,是根据店铺来大体决定的。因此,变更部115通过根据时期来变更判定条件,从而能够进行与店铺的状况相应的判定条件的变更。具体而言,在多台购物筐2被均衡地使用的“繁忙状态”的时间段,变更部115将“乘法1”应用为判定条件。另一方面,在充电对象组200之中从上方起几段的购物筐2被集中使用的“闲散状态”的时间段,变更部115将“加法2”应用为判定条件。

进一步地,在根据时期来变更判定条件的情况下,例如第1级购物筐2那样,针对在“闲散状态”不被使用的购物筐2,也可以变更判定条件以使得到成为“繁忙状态”的时间段为止,充电结束。即,针对在“闲散状态”不被使用的购物筐2,由于到成为“繁忙状态”的时间段为止充电结束即可,因此在成为“闲散状态”的时间段,能够优先对除此以外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

此外,变更部115也可以构成为取代频率信息,或者在频率信息或频率信息以及时期的基础上,根据各购物筐2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变更判定条件。例如,由于越是大型的店铺,在店内巡回越花费时间,因此各购物筐2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变大。因此,变更部115通过根据各购物筐2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来变更判定条件,从而能够进行与店铺的状况相应的判定条件的变更。具体而言,在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多台购物筐2被均衡地使用,因此变更部115将“乘法1”应用为判定条件。另一方面,在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由于充电对象组200之中从上方起几段的购物筐2被集中使用,因此变更部115将“加法2”应用为判定条件。

(4)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是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若是不脱离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则能够根据设计等来进行各种变更。

(4.1)第1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中,判定条件包含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并未特别设定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而是一律设为100〔%〕。与此相对地,在第1变形例中,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能够任意设定。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例如能够通过来自输入部16的输入来适当地设定。

在该情况下,根据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相对剩余容量)有关的电池信息,基于判定条件,求取剩余容量相对于目标值的相对值(实现率等)。例如,假定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被设定为80〔%〕。在该情况下,在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相对剩余容量)为56〔%〕时,剩余容量相对于目标值(80〔%〕)的实现率为70〔%〕。并且,在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相对剩余容量)为80〔%〕时,剩余容量相对于目标值(80〔%〕)的实现率为100〔%〕。

换言之,充电系统10能够以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为基准,来决定购物筐2的充电的优先顺序。例如,充电系统10针对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相对剩余容量)为目标值以上的购物筐2,将优先顺序较低设定,从而能够优先对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小于目标值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

(4.2)第2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中,判定条件包含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上限台数。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上限台数并不被特别设定。与此相对地,在第2变形例中,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上限台数能够任意设定。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上限台数例如能够通过来自输入部16的输入来适当地设定。

在该情况下,根据与购物筐2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基于判定条件,求取购物筐2相对于上限台数的相对位置。例如,假定上限台数被设定为10台。在该情况下,在位置信息为第7级时,购物筐2相对于上限台数的相对位置为70〔%〕。并且,在位置信息为第10级时,购物筐2相对于上限台数的相对位置为100〔%〕。

换言之,充电系统10能够以构成充电对象组200的多台购物筐2的上限台数为基准,决定购物筐2的充电的优先顺序。例如,充电系统10针对位置信息所示的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距离上限台数较远的购物筐2,将优先顺序较低设定,从而能够优先对位置接近于上限台数的购物筐2进行充电。

(4.3)第3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中,多台购物筐2相对于充电台1并联电连接。具体而言,在充电台1设置多个连接端口,被重叠为一列的多台购物筐2与充电台1连接,以使得与多个连接端口一对一地对应。并且,多台购物筐2分别从对应的连接端口接受电力提供来进行二次电池21的充电。在该情况下,优选充电台1与购物筐2如非接触供电那样,是通过非接触来传递电力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可以处于购物筐2,但也可以在多个连接端口的每一个设置充电电路。因此,在充电台1,充电控制部114通过对多个连接端口的每一个的充电电路的动作进行控制,能够控制多个连接端口的每一个的输出。由此,充电控制部114直接控制购物筐2的充电。

在本变形例中,购物筐2可以包含于充电系统10的结构要素,也可以不包含于充电系统10的结构要素。

(4.4)其他的变形例

以下,举例第1变形例、第2变形例以及第3变形例以外的变形例。

本公开中的充电系统10例如在控制电路11以及控制部24等,包含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以作为硬件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为主结构。通过处理器执行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的程序,可实现作为本公开中的充电系统10的功能。程序可以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也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而被提供,还可以被记录于由计算机系统可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暂时记录介质而被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1个乃至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多个电子电路可以集成于一个芯片,也可以被分散设置于多个芯片。多个芯片可以集成于一个装置,也可以被分散设置于多个装置。

作为充电系统10的充电对象的电子设备并不局限于购物筐2,例如也可以是购物以外的用途中使用的筐、用于承载选出的商品的托盘、购物车、以及机场等施设中使用的推车等。包含购物车的电子设备与购物筐2同样地,具备从商品读取商品信息的扫描仪和与店铺装置进行通信的收发电路,与店铺装置共同构成购物辅助系统。在包含购物车等的电子设备中,多台电子设备重叠的方向不是纵向(垂直方向)而是横向(水平方向)。在购物车等中,基本地,被重叠为一列的状态下的操作与购物筐同样地,为后入先出(lifo:lastinfirstout)方式。

但是,在包含购物筐2或者购物车等的电子设备中,被重叠为一列的状态下的操作也可以是先入先出(fifo:firstinfirstout)方式。在该情况下,例如,若是从左起按顺序重叠的购物车,则在购物车的使用后,购物车被返还到充电对象组200的右端,在购物车的使用时从充电对象组200的左端被拿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也能够应用于先入先出方式的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在该情况下,优选优先顺序的赋予方式与后入先出方式的情况不同。

此外,位置信息是表示处于多台购物筐2被重叠为一列的状态的充电对象组200内的购物筐2的位置的信息即可,并不局限于充电台1与购物筐2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地址被健作为位置信息的例子。

此外,并不局限于通过许可信号si1的检测用的端子的输入状态来判断是否将购物筐2的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设为有效的结构,在检测到购物筐2被重叠的状态时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为有效即可。例如,也可以通过通信用的端子的输入状态或者磁性开关等,来判断是否将购物筐2的通信电路23的通信功能设为有效。

此外,设置于充电台1的多个功能被集成于一个壳体内并不是充电系统10必须的结构,充电台1的结构要素也可以被分散设置于多个壳体。例如,充电台1的连接器17和供电部13也可以被设置于分别的壳体。在该情况下,关于控制电路11等,可以被设置于与连接器17相同的壳体,也可以被设置于与供电部13相同的壳体。作为另一例子,充电控制部114不被设置于充电台1,而也可以被分散设置于多台购物筐2。进一步地,充电系统1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例如服务器系统或者云(云计算)等来实现。

此外,第1获取部111所获取的电池信息并不局限于相对剩余容量(rsoc),也可以是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rc)。例如,若由于二次电池21的劣化导致二次电池21的满充电容量(fcc)减少,则每个购物筐2的满充电容量(fcc)可能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相对剩余容量(rsoc)相同,按照每个购物筐2,剩余容量(rc)也不同,二次电池21的持续时间(购物筐2的可使用时间)可能不同。因此,在按照每个购物筐2而满充电容量(fcc)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在决定部113的优先顺序的决定中使用作为绝对值的剩余容量(rc),从而具有满充电容量(fcc)的偏差难以影响优先顺序的优点。

此外,变更部115对于充电系统10不是必须的结构,变更部115也可以适当地省略。

此外,变更部115基于表示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使用频率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的结构对于充电系统10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地省略。换句话说,变更部115为了变更判定条件,也可以不使用频率信息。同样地,变更部115根据时期来变更判定条件的结构对于充电系统10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地省略。换句话说,变更部115为了变更判定条件,也可以不使用时期。同样地,变更部115根据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来变更判定条件的结构对于充电系统10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地省略。换句话说,变更部115为了变更判定条件,也可以不使用多台购物筐2的每一个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

此外,判定条件包含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与加权这两个,对于充电系统10不是必须的结构,判定条件也可以仅包含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与加权的一个。进一步地,判定条件也可以不包含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与加权的任意一个。

此外,多台购物筐2只要各具备至少一个二次电池21即可,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的购物筐2具备多个二次电池21。

上述的各种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并应用。

(5)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进行充电对象组(200)的充电,所述充电对象组(200)包含分别具备二次电池(21)并被重叠为一列的多台电子设备(购物筐2)。充电系统(10)具备第1获取部(111)、第2获取部(112)、决定部(113)和充电控制部(114)。第1获取部(111)从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获取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有关的电池信息。第2获取部(112)从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获取与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决定部(113)基于判定条件,根据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针对多台电子没备的每一个来决定优先顺序。充电控制部(114)对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充电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优先顺序来进行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

通过该结构,充电系统(10)在多台电子设备(购物筐2)被重叠为一列的状态下,进行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因此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能够通过一台供电设备(充电台1)来进行。此外,也能够将用于充电的空间(置筐处)的占有面积抑制较小。进一步地,充电系统(10)在被重叠为一列的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中,基于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和各电子设备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决定电子设备的优先顺序,根据优先顺序来进行电子设备的充电。因此,充电系统(10)从小容量的供电设备向多台电子设备分配电力,并且提高集中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优先顺序,从而能够抑制特定的电子设备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不足。其结果,通过充电系统(10),能够通过较小容量的供电设备来进行多台电子设备的充电。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1方式中,进一步具备对判定条件进行变更的变更部(115)。

通过该结构,由决定部(113)使用的判定条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能够通过变更部(115)来适当地变更的,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2方式中,变更部(115)构成为基于表示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使用频率的频率信息,变更判定条件。

通过该结构,例如,在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时均衡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使用频率较低时集中地对特定的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3方式中,变更部(115)构成为基于多台电子设备所固有的每个识别信息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

通过该结构,判定条件的变更中使用的频率信息是按照每个多台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识别信息而求取的。因此,在变更部(115)中,能够与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无关地,进行基于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使用频率的判定条件的变更。

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3方式中,变更部(115)构成为基于每个位置信息的频率信息来变更判定条件。

通过该结构,判定条件的变更中使用的频率信息不是多台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识别信息,而是按照每个位置信息而求取的。因此,在变更部(115)中,能够进行基于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每个位置的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使用频率的、判定条件的变更。

本发明的第6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2~5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变更部(115)构成为根据时期,变更判定条件。

通过该结构,例如,在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时期,均衡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使用频率较低的时期,集中对特定的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7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2~6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变更部(115)构成为根据多台电子设备的每一个的一次使用中的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变更判定条件。

通过该结构,例如,在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均衡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剩余容量的减少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集中对特定的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8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1~7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判定条件包含针对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与加权的至少一个。

通过该结构,决定部(113)根据将电池信息和位置信息如何组合或者加权,即使根据相同的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也能够设为不同的优先顺序。

本发明的第9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8方式中,针对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组合方式包含针对将电池信息表示为得分的电池积分与将位置信息表示为得分的位置积分的乘法以及加法。

通过该结构,决定部(113)例如通过将电池积分与位置积分相乘或者相加,从而即使根据相同的电池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也能够设为不同的优先顺序。

本发明的第10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1~9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判定条件包含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目标值。

通过该结构,例如,针对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为目标值以上的电子设备,将优先顺序设定为较低,从而能够优先对二次电池(21)的剩余容量小于目标值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11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10)在第1~10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判定条件包含构成充电对象组的多台电子设备的上限台数。

通过该结构,例如,针对在充电对象组(200)内的位置距离上限台数较远的电子设备,将优先顺序设定为较低,从而能够优先对位置接近于上限台数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符号说明-

1充电台

2、201~206购物筐(电子设备)

10充电系统

21二次电池

111第1获取部

112第2获取部

113决定部

114充电控制部

115变更部

116地址赋予部

200充电对象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