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双极的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的能量传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8484发布日期:2020-07-04 04: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行变流器站(1)的方法,所述变流器站(1)具有两个电网换相的变流器(4,5),用于经由双极的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进行能量传输,其中

-所述两个变流器(4,5)以反并联电路与所述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的同一极(21,23)电连接,

-所述变流器中的一个(4,5)作为交流电网(27)处的整流器运行,

-另外的变流器(4,5)作为交流电网(27)处的逆变器运行,并且

-由所述变流器站(1)与交流电网(27)交换的站无功功率(q1)通过针对变流器有功功率(p11,p12)的有功功率规定进行控制,所述变流器有功功率在所述变流器(4,5)与交流电网(27)之间进行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给定针对站无功功率(q1)的无功功率设定值,并且通过所述有功功率规定将由所述变流器(4,5)与交流电网(27)交换的变流器无功功率(q11,q12)之和设置到无功功率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给定在所述变流器站(1)与交流电网(27)之间交换的站有功功率(p1)的有功功率设定值,并且所述有功功率规定将变流器有功功率(p11,p12)的差设置到所述有功功率设定值。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通或断开至少一个交流滤波器(54)的时间点,通过抵消无功功率突变的变流器有功功率(p11,p12)的变化,来减小通过将所述变流器站(1)的电网连接(50)处的至少一个交流滤波器(54)接通到交流电网(27)或从交流电网断开而引起的站无功功率(q1)的无功功率突变。

5.一种用于经由双极的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进行能量传输的变流器站(1),所述变流器站(1)包括

-两个电网换相的变流器(4,5),所述变流器分别能够可选地作为交流电网(27)处的整流器或逆变器运行,并且能够与所述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的两个极(21,23)中的每个极电连接,

-以及控制单元(46),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为,当所述两个变流器(4,5)以反并联电路与所述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的同一极连接时,由所述变流器站(1)与交流电网(27)交换的站无功功率(q1)通过针对变流器有功功率(p11,p12)的有功功率规定进行控制,所述变流器有功功率在所述变流器(4,5)与交流电网(27)之间进行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变流器(4,5)直接与所述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的一个极(21,23)连接,并且能够通过极转换开关(38)与另外的极(21,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网(27)是三相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变流器(4,5)具有十二个阀单元(7),所述阀单元布置在由两个六脉冲桥式电路(26.1,26.2)组成的十二脉冲桥式电路(26)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阀单元(7)具有至少一个晶闸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变流器(4,5)通过变压器单元(11)与交流电网(27)连接,所述变压器单元针对交流电网(27)的每个相具有初级绕组(13)、第一次级绕组(15)和第二次级绕组(17),其中所述初级绕组(13)通过星形电路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15)通过三角形电路彼此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次级绕组(17)通过星形电路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和10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次级绕组(15)的每个绕组端部与变流器(4,5)的第一六脉冲桥式电路(26.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和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变流器站(1),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次级绕组(17)的背向星形电路的星形中性点(19)的绕组端部与变流器(4,5)的第二六脉冲桥式电路(26.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由双极的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进行能量传输的变流器站(1),该变流器站具有两个电网换相的变流器(4,5),和一种用于运行变流器站(1)的方法。两个变流器(4,5)以反并联电路与高压直流电传输路径(30)的同一极(21,23)电连接。变流器中的一个(4,5)作为交流电网(27)处的整流器运行,另外的变流器(4,5)作为交流电网处(27)的逆变器运行。由变流器站(1)与交流电网(27)交换的站无功功率(Q1)通过针对变流器有功功率(P11,P12)的有功功率规定进行控制,该变流器有功功率在变流器(4,5)与交流电网(27)之间进行交换。

技术研发人员:N.索尔纳;J.梅斯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门子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