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7003发布日期:2019-12-10 20: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电气接线箱(也称为连接箱、保险丝箱、继电器箱等)被搭载于车辆中,将线束等连接处理用元件和包括保险丝、继电器、电子控制单元等在内的电气设备等各种电子元件模块汇集并收纳在内部空间(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51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电气接线箱的箱体例如有时被构成为包含:被形成为筒状的箱体主体和封闭箱体主体的开口部的盖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电气接线箱,电子元件被从开口部收纳在箱体主体的内部,然后,将盖部件组装在箱体主体的开口部,封闭开口部,但在将盖部件组装于箱体主体的开口部时的作业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将盖部件组装到箱体主体时的作业性的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特征在于,箱体主体,其具有:箱体周壁部,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箱体开口部,沿着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被开口而成,并且,将电子元件收纳在所述箱体主体的内部;盖部件,具有:盖周壁部,由多个壁部围绕所述轴线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封闭部,其封闭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并且,所述盖部件封闭所述箱体开口部;第一插入锁定机构,其具有:第一插入卡止片,在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至少设置两个;以及第一插入接受部,与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相对应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插入并卡止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并且,所述第一插入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并且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未与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卡止的状态下,成为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箱体主体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支点;以及第二插入锁定机构,其具有:第二插入卡止片,其设置在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壁部不同的第二壁部;以及第二插入接受部,与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壁部不同的第二壁部,卡止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并且,所述第二插入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插入锁定机构成为所述转动支点的状态下,利用所述第二插入接受部引导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规定所述箱体主体与所述盖部件的相对位置。

另外,在上述电气接线箱中,优选地,在将所述盖部件组装到所述箱体主体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的一部分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之后,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箱体主体以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与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的抵接部为所述转动支点被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被所述第二插入接受部引导,规定所述箱体主体与所述盖部件的相对位置。

另外,在上述电气接线箱中,优选地,所述电气接线箱还包括钩锁机构,所述钩锁机构具有:卡止爪,其设置在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不同的第三壁部;爪接受部,与所述卡止爪相对应地以露出到外部的状态被设置在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不同的第三壁部,钩挂并卡止所述卡止爪,并且,在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被引导之后,所述卡止爪被钩挂并卡止在所述爪接受部。

另外,在上述电气接线箱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以及所述第二插入接受部具有:筒部,其被形成为筒状;以及卡止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内侧,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以及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具有在向所述筒部插入时与所述卡止突起部卡止的槽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电气接线箱,与所述布线材料电气连接,所述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主体,其具有:箱体周壁部,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箱体开口部,沿着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被开口,并且,将电子元件收纳在所述箱体主体的内部;盖部件,其具有:盖周壁部,由多个壁部围绕所述轴线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封闭部,其封闭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并且,所述盖部件封闭所述箱体开口部;第一插入锁定机构,其具有:第一插入卡止片,在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至少设置两个;以及第一插入接受部,与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相对应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插入并卡止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并且,所述第一插入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并且所述第一插入卡止片未与所述第一插入接受部卡止的状态下,成为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箱体主体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支点;以及第二插入锁定机构,其具有:第二插入卡止片,被设置在所述盖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壁部不同的第二壁部;以及第二插入接受部,与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周壁部的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壁部不同的第二壁部,卡止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并且,所述第二插入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插入锁定机构成为所述转动支点的状态下,利用所述第二插入接受部引导所述第二插入卡止片,规定所述箱体主体与所述盖部件的相对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包括:第一插入锁定机构,其成为盖部件与箱体主体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支点;以及第二插入锁定机构,其规定箱体主体与盖部件的相对位置。基于此,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能够提高在将盖部件组装到箱体主体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插入接受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盖的第一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盖的第二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盖的第二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盖的第三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盖的第三组装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气接线箱

2:电子元件

31:框(箱体主体)

31a:框周壁部(箱体周壁部)

31c:框开口部(箱体开口部)

31e、32d:第一壁部

31f、32e:第二壁部

31g、32f:第三壁部

32:下盖(盖部件)

32a:下盖周壁部(盖周壁部)

32b:底面部(封闭部)

35a:第一插入锁定机构

35b:第二插入锁定机构

35c:钩锁机构

35a:第一插入卡止片

35b:第一插入接受部

35g:第二插入卡止片

35h:第二插入接受部

35n:卡止爪

35p:爪接受部

p:轴线

wh: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另外,在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构成要素、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且,能够恰当地组合以下记载的构成。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构成的各种省略、置换或变更。

[实施方式]

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1以及线束wh。在以下说明中,将相互交叉的第1方向、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中的第1方向称作“高度方向x”,第2方向称作“第1宽度方向y”,第3方向称作“第2宽度方向z”。此处,高度方向(轴线方向)x、第1宽度方向y和第2宽度方向z相互正交。代表性地,在未图示的车辆的制造阶段和电气接线箱1被搭载于车辆中且该车辆位于水平面的位置的状态下,高度方向x沿着竖直方向,第1宽度方向y、第2宽度方向z沿着水平方向。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高度方向x的设置后述的上盖33的侧称为上侧,将设置后述的下盖32的侧称为下侧。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没有特别说明,则以在各部已相互组装且电气接线箱1已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作为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1被搭载在汽车等车辆中,并且被编入线束wh。线束wh例如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的连接,将在电源供给、信号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布线材料w捆绑,作为集成元件,并且,通过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与各装置连接。线束wh包括: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波纹管c,作为外装饰材料,布线材料w插通其内部;以及电气接线箱1,与布线材料w电气连接。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是利用绝缘性的包覆部覆盖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而成。电线是利用绝缘性的包覆部覆盖包含多个导电性金属裸线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而成。电线束是捆绑该电线而成。

波纹管c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筒状(管状),此处为圆筒状。波纹管c在外表面沿着周向形成有圆环状的凹凸部,且成为沿着延伸方向(轴方向)设置了多个该凹凸部的波纹形状。波纹管c是通过将布线材料w插通在内部,从而外装于该布线材料w,覆盖并保护布线材料w的外周侧。另外,波纹管c也可以沿着延伸方向形成有用于使布线材料w插通其内部的缝隙。线束wh将多个布线材料w捆绑并集中,同时,经由在已捆绑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有的端子、连接器等而与电气接线箱1电气连接。线束wh也可以被构成为除此之外还包括:索环、保护器、夹具等。

电气接线箱1是将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电容器、分支部、电子控制单元等电气设备集成并收纳在内部的接线箱。电气接线箱1经由布线材料w等而被连接在电源与搭载于车辆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电气接线箱1将从电源供给来的电力分配至车辆内的各种电子设备。电气连接箱1虽然有时被称作连接箱、保险丝箱、继电器箱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统称作电气接线箱1。

电气接线箱1包括电子元件2和箱体3。电子元件2被收纳在箱体3的内部,与布线材料w电气连接。设置多个电子元件2。电子元件2例如是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电容器、分支部、电子控制单元、将它们单元化而成的电子元件单元等。

箱体3是将电子元件2收纳在形成在内部的作为内部空间的收纳空间部34的部件。箱体3被构成为包括:作为箱体主体的框31、作为盖部件的下盖32以及上盖33。将箱体3的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组合,整体上形成为中空箱状。箱体3成为被分割为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的三层分割构造。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

框31是形成收纳空间部34的主要部件,将电子元件2收纳在收纳空间部34。框31由作为箱体周壁部的框周壁部31a形成为中空状,该框周壁部31a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p连接而形成为环状。即,框31被形成为在高度方向x对置的两个面上具有作为箱体开口部的框开口部31c、31d的筒框状。框周壁部31a是形成收纳空间部34的壁体。框周壁部31a被形成为多边形筒状(大致长方形筒状),并且在高度方向x的两侧开口。框31在框周壁部31a的内侧具有多个隔板31b,通过该各隔板31b将收纳空间部34细分化。例如,各隔板31b沿着第2宽度方向z设置在框周壁部31a的内侧,将收纳空间部34区划成大致两半。

下盖32是封闭框31在高度方向x下侧的开口的浅盘状(托盘状)的部件。下盖32由作为盖周壁部的下盖周壁部32a和作为封闭部的底面部32b形成为中空状,并且具有开口部32c。下盖周壁部32a是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p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且构成多边形筒状(大致长方形筒状)的壁体。底面部32b是封闭下盖周壁部32a的一个开口(高度方向x下侧的开口)的底体。开口部32c被设置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另一侧(高度方向x的上侧)。

上盖33是封闭框31的高度方向x上侧的开口的盖状部件。上盖33由上盖周壁部33a和顶板面33b形成为中空状,并且,具有开口部33c。上盖周壁部33a是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p连接而形成为环状并且构成多边形筒状(大致长方形筒状)的壁体。顶板面33b是封闭上盖周壁部33a的一个开口(高度方向x上侧的开口)的顶板体。开口部33c被设置在上盖周壁部33a的另一侧(高度方向x的下侧)。

箱体3位于框31在高度方向x下侧的框开口部31c与下盖32的开口部32c对置并且框31在高度方向x上侧的框开口部31d与上盖33的开口部33c对置的位置。而且,箱体3中,下盖32被组装在框31的高度方向x的下侧,并且,利用下盖32来封闭框31在高度方向x下侧的框开口部31c。另外,箱体3中,上盖33被组装在框31的高度方向x的上侧,利用上盖33来封闭框31在高度方向x上侧的框开口部31d。

箱体3包括后述各种形式的锁定机构35,经由各种形式的锁定机构35,上盖33、下盖32相对于框31被卡止。箱体3整体上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其中,沿着第1宽度方向y的方向成为短边,沿着第2宽度方向z的方向成为长边。根据该构成,箱体3在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的内部区划收纳空间部34。

收纳空间部34被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区划,是由该框31、下盖32以及上盖33围成的空间。收纳空间部34在内部收纳电子元件2。收纳空间部34相对于第1宽度方向y以及第2宽度方向z被框31的框周壁部31a、下盖32的下盖周壁部32a以及上盖33的上盖周壁部33a区划。另外,收纳空间部34的高度方向x的下侧通过下盖32的底面部32b区划,高度方向x的上侧通过上盖33的顶板面33b区划。

电气接线箱1在该收纳空间部34内设置模块37。模块37相对于框31被可拆装地组装。模块37与框31等同样地,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模块37也可以被分割为多个。模块37形成多个作为连接部的腔。电子元件2被组装在各腔内。另外,模块37组装有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的电路体。电路体与已组装在各腔的各电子元件2电气连接,构成电气电路的一部分,例如汇流条等。相对于模块37的各腔,在经由箱体3的插通口36等而布线后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有的端子等被插入并嵌合。另外,相对于模块37的各腔,从高度方向x的上侧插入并嵌合电子元件2。根据该构成,各电子元件2和布线材料w在已被组装并搭载于模块37的状态下,经由汇流条等电路体而相互电气连接,构成要求的电气电路。

此处,上述各种形式的锁定机构35例如被构成为包括: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以及钩锁机构35c。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以及钩锁机构35c分别被设置在箱体3的多个壁部中的不同壁部。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具有第一插入卡止片35a和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并且,第一插入卡止片35a被插入并卡止到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第一插入卡止片35a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32d至少设置两个,设置在开口部32c侧。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被形成为长条形状且板状,沿着高度方向x延伸,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末端部从下盖32的开口部32c向框31侧突出。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在末端部设置有与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卡止的槽部35c。

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在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31e,与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相对应地设置两个,设置在框开口部31c侧。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如图3所示,具有筒部35d和卡止突起部35e。筒部35d被形成为筒状,且沿着高度方向x延伸。筒部35d被第一插入卡止片35a插入。筒部35d沿着高度方向x形成有两个缝隙,在该各缝隙之间形成有弹性片35f。卡止突起部35e被设置在筒部35d的内侧,并且形成为突起状。卡止突起部35e的被第一插入卡止片35a插入的侧形成为锥状。卡止突起部35e例如被设置在筒部35d的弹性片35f。基于此,卡止突起部35e通过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插入而沿着锥形状暂时推高,然后,嵌入到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槽部35c,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与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槽部35c卡止。这样构成的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在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被插入到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并且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未与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卡止的状态下,成为下盖32与框31相对转动的转动支点。例如,在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中,在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时,在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一部分末端部被插入到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筒部35d之后,下盖32与框31以第一插入卡止片35a与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抵接部作为转动支点地相对转动。

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如图4所示,具有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和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并且,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引导并卡止。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壁部32d不同的第二壁部32e设置两个,设置在开口部32c侧。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与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等同地形成。即,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形成为长条形状且板状,沿着高度方向x延伸,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的末端部从下盖32的开口部32c向框31侧突出。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在末端部设置有与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卡止的槽部35i。

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在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壁部31e不同的第二壁部31f,与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相对应地设置两个,设置在框开口部31c侧。各第二插入接受部35h被与上述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等同地形成。即,各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具有筒部35j和卡止突起部(未图示)。筒部35j被形成为筒状,并且沿着高度方向x延伸。筒部35j被第二插入卡止片35g插入(引导)。筒部35j沿着高度方向x形成两个缝隙,在该各缝隙之间形成有弹性片35m。卡止突起部被设置在筒部35j的内侧,并且,形成为突起状。卡止突起部的被第二插入卡止片35g插入的侧形成为锥状。卡止突起部例如被设置在筒部35j的弹性片35m。基于此,卡止突起部通过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的插入而沿着锥形状被暂时推高,然后,嵌入到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的槽部35i,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与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的槽部35i卡止。像这样构成的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在使下盖32和框31以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成为转动支点的状态相对转动时,通过各第二插入接受部35h来引导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并且,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

钩锁机构35c具有卡止爪35n和爪接受部35p,其中,卡止爪35n被钩挂并卡止在爪接受部35p(参照图6)。卡止爪35n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和第二壁部32d、32e不同的第三壁部32f设置两个,设置在开口部32c侧。卡止爪35n被形成为u字状,并且,各卡止爪35n的一部分从下盖32的开口部32c向框31侧突出。爪接受部35p是从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和第二壁部31e、31f不同的第三壁部31g突出地设置的凸部。爪接受部35p以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与各卡止爪35n相对应地设置两个。

钩锁机构35c还具有卡止爪35q和爪接受部35r,其中,卡止爪35q被钩挂并卡止在爪接受部35r。卡止爪35q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第三壁部32d、32e、32f不同的第四壁部32g设置一个,设置在开口部32c侧。卡止爪35q被形成为u字状,并且,卡止爪35q的一部分从下盖32的开口部32c向框31侧突出。爪接受部35r是从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第三壁部31e、31f、31g不同的第四壁部31h突出地设置的凸部。爪接受部35r以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与卡止爪35q相对应地设置一个。在像这样构成的钩锁机构35c中,在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引导之后,各卡止爪35n、35q被钩挂并卡止在各爪接受部35p、35r。

接下来,说明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的例子。操作人员如图4所示地,对于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将下盖32的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一部分末端部插入到框31的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筒部35d。接下来,操作人员如图5所示地,以将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末端部与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筒部35d的抵接部作为转动支点而彼此接近的方式,使下盖32与框31相对转动。此时,电气接线箱1通过各第二插入接受部35h来引导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的各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规定框31和下盖32的相对位置。基于此,电气接线箱1能够规定钩锁机构35c的各卡止爪35n、35q与各爪接受部35p、35r的相对位置。在该时刻,电气接线箱1如图6所示,钩锁机构35c的各卡止爪35n、35q未与各爪接受部35p、35r钩挂。接下来,操作人员如图7所示地,将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末端部与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筒部35d的抵接部作为转动支点,使下盖32与框31进一步地相对转动,利用下盖32完全封闭框31的框开口部31c,如图8所示地,将钩锁机构35c的各卡止爪35n、35q钩挂并卡止在各爪接受部35p、35r。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1以及线束wh被构成为包含:框31、下盖32、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以及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框31具有:框周壁部31a,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p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框开口部31c,沿着框周壁部31a的轴线p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开口而成,并且,将电子元件2收纳在框31的内部。下盖32具有:下盖周壁部32a,由多个壁部围绕轴线p连接而形成为环状;以及底面部32b,封闭下盖周壁部32a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并且,下盖32封闭框开口部31c。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具有:第一插入卡止片35a,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32d至少设置两个;以及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与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相对应地分别设置在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第一壁部31e,被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插入并卡止,并且,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在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被插入到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且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未与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卡止的状态下,成为下盖32与框31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支点。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具有: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设置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壁部32d不同的第二壁部32e;以及第二插入接受部35h,与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相对应地设置在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壁部31e不同的第二壁部31f,卡止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并且,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在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成为转动支点的状态下,利用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引导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

这样,对于电气接线箱1以及线束wh,在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的情况下,以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作为转动支点,通过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基于此,电气接线箱1以及线束wh通过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以及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能够容易地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将下盖32向框31侧转动,从而进行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的校准,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的校准。因此,电气接线箱1以及线束wh与以往那样同时调整全部锁定机构的位置地将下盖组装到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电气接线箱1中,在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的情况下,在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一部分被插入到第一插入接受部35b之后,下盖32与框31以第一插入卡止片35a与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抵接部作为转动支点地相对转动,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引导,并且,规定框31和下盖32的相对位置。

基于此,电气接线箱1通过一边以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的转动支点为中心使下盖32转动一边通过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的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引导第二插入卡止片35g,从而能够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

另外,电气接线箱1还包括具有卡止爪35n以及爪接受部35p的钩锁机构35c。卡止爪35n被设置在下盖周壁部32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和第二壁部32d、32e不同的第三壁部32f。爪接受部35p以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与卡止爪35n相对应地设置在框周壁部31a的多个壁部中的与第一和第二壁部31e、31f不同的第三壁部31g,并且,钩挂并卡止卡止爪35n。在第二插入卡止片35g被引导之后,钩锁机构35c的卡止爪35n被钩挂并卡止在爪接受部35p。

由此,电气接线箱1在规定了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之后,将钩锁机构35c的卡止爪35n卡止在爪接受部35p,因此,卡止爪35n以及爪接受部35p可以不需要上述的作为转动支点的功能和进行引导的功能,能够特殊化为进行卡止的功能。因此,电气接线箱1能够简化钩锁机构35c的卡止爪35n以及爪接受部35p的构成,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卡止爪35n以及爪接受部35p。

另外,在电气接线箱1中,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具有:筒部35d,被形成为筒状;和卡止突起部35e,被设置在筒部35d的内侧,并且,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具有在向筒部35d插入时与卡止突起部35e卡止的槽部35c。另外,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具有:筒部35j,被形成为筒状;和卡止突起部(未图示),被设置在筒部35j的内侧,并且,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具有在向筒部35j插入时与卡止突起部卡止的槽部35i。

由此,电气接线箱1通过将各第一插入卡止片35a的一部分末端部插入到各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筒部35d,从而能够将第一插入卡止片35a与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抵接部作为转动支点地发挥功能。另外,电气接线箱1通过将第二插入卡止片35g的一部分末端部插入到第二插入接受部35h的筒部35j,利用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引导第二插入卡止片35g,从而能够规定框31与下盖32的相对位置。

[变形例]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锁定机构35,虽然以被应用在将下盖32组装到框31时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锁定机构35也可以应用于将上盖33组装到框31时。

另外,电气接线箱1中,也可以应用具有第一插入卡止片35a以及第一插入接受部35b的第一插入锁定机构35a来代替钩锁机构35c。

另外,对于第二插入锁定机构35b,虽然以第二插入接受部35h具有被形成为筒状的筒部35j和被设置在该筒部35j的内侧的卡止突起部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第二插入接受部35h也可以具有:未图示的棒状的引导部件,引导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和未图示的卡止突起部,将第二插入卡止片35g卡止在该引导部件附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