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9319发布日期:2018-10-16 20:2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柜是用以装载电力电器元件的载体,是常用电力设备,配电柜中一般设备有抽屉盒,目前的抽屉盒通常人工手动开启,开启时,抽屉盒内的电器元件通常都带电,容易引发触电事故,而且,目前的配电柜中的排气风扇通常固定安装在配电柜体上,其排气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包括由多个柜体组成的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底部端面固设有底板,所述柜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容放槽,所述容放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抽屉盒,所述容放槽内底壁内设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左侧的所述柜体内设有第一空心槽,所述第一空心槽上侧的所述柜体内设有第二空心槽,所述第二空心槽与所述第一空心槽之间的所述柜体内设有第三空心槽,所述容放槽内顶壁内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槽右侧末端处于相对位置,所述凹陷槽内顶壁内设有排风腔,所述排风腔左侧内壁内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贯穿所述柜体左侧端面,所述容放槽左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三空心槽相通设置的通联腔,所述第二空心槽与所述第三空心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二空心槽内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花键腔,所述第三空心槽与所述第一空心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底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槽内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向轴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花键腔,所述第三空心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内固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上下两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腔和所述第二花键腔相对设置的花键杆,所述通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导引杆,所述第一导引杆上下两侧延展末端分别与所述通联腔上下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上侧的所述第一导引杆外表面上缠设有弹力件,所述第二滑行块右侧端面内设有插腔,所述插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联片,所述抽屉盒的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通联腔相对设置的沉腔,所述沉腔内设有转换构件,所述导引槽内设有推拉构件,所述凹陷槽内设有排风构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护托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换构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沉腔内且向左侧延展设置的卡联块,所述卡联块左侧延展末端伸出所述抽屉盒的左侧端面外,所述沉腔内的所述卡联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导引杆,所述第二导引杆上下两侧延展末端分别与所述沉腔上下两侧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引杆右侧的所述卡联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顶部延展末端与所述沉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底部延展末端与第二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沉腔内底壁内,所述卡联块左侧末端固设有电联块,所述电联块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构件包括左右延展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内的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左侧延展末端贯穿所述第一空心槽与所述导引槽之间的部分且与之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形杆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槽内且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螺形杆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导引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槽内的所述第二螺形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抽屉盒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导引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风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陷槽内的装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装固板顶部的排风扇,所述凹陷槽与所述第二空心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左侧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二空心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四锥形轮,所述转柱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陷槽内且与所述装固板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和散热翅片,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花键杆转动,由下侧的花键杆带动第二转向轴、第二锥形轮以及第三锥形轮,进而由第三锥形轮带动第二螺形杆转动,此时由第二螺形杆带动导引块朝导引槽内的左侧方向滑动,同时,由导引块带动抽屉盒逐渐滑入容放槽内,直至导引块滑动至导引槽内的最左侧位置时,此时,由导引块带动抽屉盒完全滑入容放槽内,同时,由抽屉盒带动伸出抽屉盒左侧端面外的卡联块最大程度伸进插腔内,此时,使电联片与电联块供电配合连接,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然后通过第二电动机控制第一螺形杆转动,由第一螺形杆带动卡联块逐渐朝沉腔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由卡联块带动第二滑行块逐渐克服弹力件顶压力朝通联腔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朝第三空心槽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第二滑行块滑动至通联腔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滑动至第三空心槽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使第一电动机顶部的花键杆完全伸进第一花键腔内,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使第一电动机底部的花键杆最大程度远离第二花键腔,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第一转向轴、第一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以及转柱转动,直至由转柱带动装固板旋转度时,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排风工作,还能实现自动控制抽屉盒的抽拉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护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电力配电柜装置,包括由多个柜体6组成的配电柜7,所述配电柜7底部端面固设有底板5,所述柜体6右侧端面内设有容放槽61,所述容放槽6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抽屉盒8,所述容放槽61内底壁内设有导引槽62,所述导引槽62左侧的所述柜体6内设有第一空心槽63,所述第一空心槽63上侧的所述柜体6内设有第二空心槽65,所述第二空心槽65与所述第一空心槽63之间的所述柜体6内设有第三空心槽64,所述容放槽61内顶壁内设有凹陷槽66,所述凹陷槽66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槽65右侧末端处于相对位置,所述凹陷槽66内顶壁内设有排风腔601,所述排风腔601左侧内壁内设有排风管602,所述排风管602贯穿所述柜体6左侧端面,所述容放槽61左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三空心槽64相通设置的通联腔67,所述第二空心槽65与所述第三空心槽64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向轴644,所述第一转向轴644顶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二空心槽65内的第一锥形轮652,所述第一转向轴644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花键腔645,所述第三空心槽64与所述第一空心槽63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向轴642,所述第二转向轴642底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槽63内的第二锥形轮632,所述第二转向轴642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花键腔643,所述第三空心槽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641,所述第一滑行块641内固设有第一电动机646,所述第一电动机646上下两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腔645和所述第二花键腔643相对设置的花键杆647,所述通联腔6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行块671,所述第二滑行块671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641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67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导引杆672,所述第一导引杆672上下两侧延展末端分别与所述通联腔67上下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671上侧的所述第一导引杆672外表面上缠设有弹力件674,所述第二滑行块671右侧端面内设有插腔673,所述插腔673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联片6731,所述抽屉盒8的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通联腔67相对设置的沉腔81,所述沉腔81内设有转换构件,所述导引槽62内设有推拉构件,所述凹陷槽66内设有排风构件,所述第一电动机646的外部还设置有护托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转换构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沉腔81内且向左侧延展设置的卡联块813,所述卡联块813左侧延展末端伸出所述抽屉盒8的左侧端面外,所述沉腔81内的所述卡联块81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导引杆811,所述第二导引杆811上下两侧延展末端分别与所述沉腔81上下两侧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引杆811右侧的所述卡联块813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螺形杆812,所述第一螺形杆812顶部延展末端与所述沉腔81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812底部延展末端与第二电动机814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814外表面固嵌于所述沉腔81内底壁内,所述卡联块813左侧末端固设有电联块815,所述电联块815与所述第二电动机814电路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切换工作,同时,大大提高了排风工作的安全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推拉构件包括左右延展设置在所述导引槽62内的第二螺形杆622,所述第二螺形杆622左侧延展末端贯穿所述第一空心槽63与所述导引槽62之间的部分且与之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形杆622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空心槽63内且与所述第二锥形轮632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631,所述第二螺形杆622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导引槽62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槽62内的所述第二螺形杆622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抽屉盒8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导引块621,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抽拉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排风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陷槽66内的装固板662以及固定在所述装固板662顶部的排风扇663,所述凹陷槽66与所述第二空心槽65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柱661,所述转柱661左侧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二空心槽65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652动力配合连接的第四锥形轮651,所述转柱661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凹陷槽66内且与所述装固板662固定配合连接,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的排风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6461和散热翅片6462,所述抗振垫646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646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64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646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646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64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646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动机646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抗振垫646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动机646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电动机646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本装置抖动。

初始状态时,第二滑行块671受到弹力件674顶压力,使第二滑行块671位于通联腔67内的最底部位置,同时,由第二滑行块671带动第一滑行块641位于第三空心槽64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第一滑行块641带动第一电动机646底部末端的花键杆647完全伸进第二花键腔643内,同时,使第一电动机646顶部末端的花键杆647最大程度远离第一花键腔645,此时,卡联块813位于沉腔81内的最底部位置,同时,使卡联块813左侧末端与插腔673处于完全相对位置。

当需要排风工作时,通过第一电动机646控制花键杆647转动,由下侧的花键杆647带动第二转向轴642、第二锥形轮632以及第三锥形轮631,进而由第三锥形轮631带动第二螺形杆622转动,此时由第二螺形杆622带动导引块621朝导引槽62内的左侧方向滑动,同时,由导引块621带动抽屉盒8逐渐滑入容放槽61内,直至导引块621滑动至导引槽62内的最左侧位置时,此时,由导引块621带动抽屉盒8完全滑入容放槽61内,同时,由抽屉盒8带动伸出抽屉盒8左侧端面外的卡联块813最大程度伸进插腔673内,此时,使电联片6731与电联块815供电配合连接,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机646停止转动,然后通过第二电动机814控制第一螺形杆812转动,由第一螺形杆812带动卡联块813逐渐朝沉腔81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由卡联块813带动第二滑行块671逐渐克服弹力件674顶压力朝通联腔67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滑行块671带动第一滑行块641朝第三空心槽64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第二滑行块671滑动至通联腔67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滑行块671带动第一滑行块641滑动至第三空心槽64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使第一电动机646顶部的花键杆647完全伸进第一花键腔645内,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814停止转动,同时,使第一电动机646底部的花键杆647最大程度远离第二花键腔643,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646控制第一转向轴644、第一锥形轮652、第四锥形轮651以及转柱661转动,直至由转柱661带动装固板662旋转180度时,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646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排风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花键杆转动,由下侧的花键杆带动第二转向轴、第二锥形轮以及第三锥形轮,进而由第三锥形轮带动第二螺形杆转动,此时由第二螺形杆带动导引块朝导引槽内的左侧方向滑动,同时,由导引块带动抽屉盒逐渐滑入容放槽内,直至导引块滑动至导引槽内的最左侧位置时,此时,由导引块带动抽屉盒完全滑入容放槽内,同时,由抽屉盒带动伸出抽屉盒左侧端面外的卡联块最大程度伸进插腔内,此时,使电联片与电联块供电配合连接,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然后通过第二电动机控制第一螺形杆转动,由第一螺形杆带动卡联块逐渐朝沉腔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由卡联块带动第二滑行块逐渐克服弹力件顶压力朝通联腔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朝第三空心槽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第二滑行块滑动至通联腔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滑动至第三空心槽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使第一电动机顶部的花键杆完全伸进第一花键腔内,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使第一电动机底部的花键杆最大程度远离第二花键腔,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第一转向轴、第一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以及转柱转动,直至由转柱带动装固板旋转度时,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排风工作,还能实现自动控制抽屉盒的抽拉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