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8494发布日期:2018-08-04 15:0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光纤从该连接结构中引出,为提升该连接结构整体的电气性能,一般会为引出的光纤配置相应的光纤绝缘子,但光纤绝缘子的占用空间较大,而该连接结构本身所在的安装空间有限,不便于容置光纤绝缘子,使得内置光纤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无法在较小的安装空间有效提升电气性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结构无法在较小的安装空间提升电气性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包括:终端,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及设于所述内腔外围的走线通道;接线端子,具有套接孔,以及与所述套接孔连通并贯通所述接线端子外表面的引出孔;以及电缆,包括导体及内置于所述导体的光纤;所述电缆的末段设于所述内腔,所述光纤随所述导体均嵌置于所述套接孔,所述光纤自所述引出孔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所述走线通道。优选地,所述走线通道内填充有绝缘介质。优选地,所述走线通道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塞。优选地,所述绝缘介质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优选地,所述引出孔开设于所述接线端子的外周面,且所述引出孔与所述走线通道在径向上相邻近设置。优选地,所述终端包括绝缘主体及保护管,所述内腔形成于所述绝缘主体,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保护管。优选地,所述保护管穿置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内壁面及外周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绝缘主体的两端面。优选地,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尾段、头段及连接所述尾段与头段的过渡段,所述尾段的壁厚大于所述头段的壁厚,所述过渡段的壁厚自与所述尾段连接的一端朝另一端递减;所述尾段的内壁嵌设有应力锥,所述保护管与所述绝缘主体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内延伸。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该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所述电缆末端的所述导体及光纤剥出;步骤S200:将所述电缆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内腔内;步骤S300:将所述光纤穿过所述接线端子上的所述套接孔并自所述引出孔引出;步骤S400:将所述导体的末端与所述套接孔固定套接;步骤S500:将从所述引出孔引出的所述光纤邻近地穿置于走线通道。优选地,所述电缆还包括包覆所述导体的外绝缘层;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末端的所述外绝缘层剥开以露出所述导体,并切除一段外露于所述外绝缘层的所述导体以露出所述光纤;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内腔内,并使所述外绝缘层与所述内腔的内壁面配合;步骤S110:设置在所述步骤S400与步骤S500之间或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110包括:将所述接线端子插接于所述导体与所述内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步骤S600:设置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S600包括:在所述走线通道内填充所述绝缘介质;以及步骤S700:在所述走线通道两端安装所述密封塞。本发明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通过在终端的内腔的外围设置走线通道,使得从接线端子的引出孔引出的光纤能够直接穿置于走线通道并从走线通道另一端穿出,有效提高了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同时还对引出的光纤形成保护并节约了安装空间,从而在提高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部分结构分解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1中另一部分结构分解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终端11内腔12走线通道20接线端子21套接孔22引出孔30电缆31导体32光纤33外绝缘层40应力锥13绝缘主体14保护管131尾段132头段133过渡段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终端10,具有呈两端贯通的内腔11及设于所述内腔11外围的走线通道12;接线端子20,具有套接孔21,以及与所述套接孔21连通并贯通所述接线端子20外表面的引出孔22;以及电缆30,包括导体31及内置于所述导体31的光纤32;所述电缆30的末段设于所述内腔11,所述光纤32随所述导体31均嵌置于所述套接孔21,所述光纤32自所述引出孔22引出的一段邻近地穿置于所述走线通道12。在本实施例中,终端10采用绝缘材料,内腔11为电缆30末段提供安装空间,走线通道12为光纤32提供了穿置空间,走线通道12可与终端10一体成型,也可呈一体预制于终端10上。接线端子20由导电金属制成,用以实现电缆30的电连接。导体31主要用以传输电能,而光纤32用以传输信号。由于光纤32材质较脆,因此光纤32需要得到较好的保护并避免外露。套接孔21与导体31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紧配合等方式固定,但径向方向的配合需要保证光纤32不被压损。导体31固定嵌置于套接孔21后,光纤32由导体31中伸出并从引出孔22引出,再往回穿置于走线通道12,需要说明的是,光纤32应从走线通道12邻近接线端子20的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以减少光纤32的外露面积,有效保护光纤32。本发明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通过在终端10的内腔11的外围设置走线通道12,使得从接线端子20的引出孔22引出的光纤32能够直接穿置于走线通道12并从走线通道12另一端穿出,有效提高了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同时还对引出的光纤32形成保护并节约了安装空间,从而在提高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电气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难度。进一步地,所述走线通道12内填充有绝缘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介质用以增强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在走线通道12的电气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走线通道12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塞。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塞用以防止绝缘介质泄漏造成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在走线通道12的电气性能降低。密封塞也与终端10一体成型,也可呈分体设置,只需满足光纤32能穿过密封塞而绝缘介质无法漏出即可。通过在走线通道12两端设置密封塞,有效延长了电气性能增强的时间,提高了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气体绝缘介质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对固体绝缘介质及液体绝缘介质的较低,因此绝缘介质优选为固体绝缘介质或液体绝缘介质,且在填充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以有效提高光纤32在走线通道12内的电气性能。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引出孔22开设于所述接线端子20的外周面,且所述引出孔22与所述走线通道12在径向上相邻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套接孔21开设于接线端子20的端面,引出孔22开设于接线端子20的外周面,引出孔22与走线通道12邻近接线端子20的一端在轴向及径向上均邻近设置,以使从引出孔22引出的光纤32在最短的路径内进入走线通道12,减少光纤32的外露面积,以降低对光纤32的损坏风险。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终端10包括绝缘主体13及保护管14,所述内腔11形成于所述绝缘主体13,所述走线通道12形成于所述保护管14。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管14可附于绝缘主体13的外周壁,也可穿置于绝缘主体13的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保护管14的采用与绝缘主体13不同的材料制成,以进一步提高光纤32在走线通道12中的电气性能并增强对光纤32的保护。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管14穿置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及外周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绝缘主体13的两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保护管14能在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与外周面之间穿置,绝缘主体13的壁厚可适当增加。保护管14穿置于绝缘主体13的内壁面与外周面之间,可减少终端10整体的安装空间,并为光纤32提供了更高强度的保护。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主体13包括尾段131、头段132及连接所述尾段131与头段132的过渡段133,所述尾段131的壁厚大于所述头段132的壁厚,所述过渡段133的壁厚自与所述尾段131连接的一端朝另一端递减;所述尾段131的内壁嵌设有应力锥40,所述保护管14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13内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尾段131远离接线端子20,电缆30从尾段131伸入,导体31从头段132伸出并嵌置于接线端子20。应力锥40用以改善尾段131的电场分布,降低尾段131的电场强度,为了方便嵌设应力锥40,尾段131的壁厚应适当增加。而为了不使绝缘主体13的整体壁厚增加造成占用体积过大,头段132的壁厚优选小于尾段131,并在头段132与尾段131之间形成壁厚递减的过渡段133。保护管14与所述绝缘主体13的外周面保持一致的距离地在所述绝缘主体13内延伸,使得保护管14的走势与绝缘主体13的壁厚分布一致,从而既能对保护管14形成均匀有效的保护,又能减少保护管14的长度,从而减少光纤32的走线长度。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组件,该内置光纤32电缆30的末端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所述电缆30末端的所述导体31及光纤32剥出;步骤S200:将所述电缆30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10的所述内腔11内;步骤S300:将所述光纤32穿过所述接线端子20上的所述套接孔21并自所述引出孔22引出;步骤S400:将所述导体31的末端与所述套接孔21固定套接;步骤S500:将从所述引出孔22引出的所述光纤32邻近地穿置于走线通道12。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电缆30还包括包覆所述导体31的外绝缘层33;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30末端的所述外绝缘层33剥开以露出所述导体31,并切除一段外露于所述外绝缘层33的所述导体31以露出所述光纤32;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将所述电缆30的末段安装于所述终端10的所述内腔11内,并使所述外绝缘层33与所述内腔11的内壁面配合;步骤S110:设置在所述步骤S400与步骤S500之间或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110包括:将所述接线端子20插接于所述导体31与所述内腔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步骤S600:设置在所述步骤S500之后,所述步骤S600包括:在所述走线通道12内填充所述绝缘介质;以及步骤S700:在所述走线通道12两端安装所述密封塞。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