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可分离新型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620发布日期:2018-08-04 15: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头可分离新型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第一代手机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手机的是美国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无线应用协议等。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

经过四代手机的改革换新,从传统的一家人一部电话,到现在人均一台手机,有了手机必不可少的就是充电的问题,现有的家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脑、电视、平板等等,通常遇到插孔还有位置,但是由于充电头体积的不合适,导致无法充电,但是充电头内部也要存放充电的器件,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家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脑、电视、平板等等,通常遇到插孔还有位置,但是由于充电头体积的不合适,导致无法充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头可分离新型充电装置,解决现有的家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脑、电视、平板等等,通常遇到插孔还有位置,但是由于充电头体积的不合适,导致无法充电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触头可分离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底座、分离装置和触头,所述分离装置为圆柱体,所述分离装置一端与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到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由延长线、分线隔板和充电部件组成,触头通过延长线与充电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装置一端的螺纹间距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延长线、分线隔板和充电部件,所述分线隔板上设置有供延长线穿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直径略大于延长线直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家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但插头的尺寸各异,通常遇到插孔还有位置,但是由于充电头体积的不合适,导致无法充电,在充电器的结构上面做了改进,通过分离装置实现触头与充电底座的分离,分离装置的小体积可以避免因充电头体积不合适造成的充电困难。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充电底座,2-分离装置,3-触头,4-延长线,5-分线隔板,6-充电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头可分离新型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1、分离装置2和触头3,所述分离装置2为圆柱体,所述分离装置2一端与触头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到充电底座1,所述充电底座1由延长线4、分线隔板5和充电部件6组成,触头3通过延长线4与充电部件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装置2一端的螺纹间距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底座1内设置有延长线4、分线隔板5和充电部6,所述分线隔板5上设置有供延长线4穿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直径略大于延长线4直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