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6674发布日期:2018-12-19 05:3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又称电源调整器,根据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用途可分为独立型电源用和并网用二种。根据波形调制方式又可分为方波逆变器、阶梯波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和组合式三相逆变器。对于用于并网系统的逆变器,根据有无变压器又可分为变压器型逆变器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

目前的光伏逆变器直接安装在墙面,在维修时需要进行拆卸,较为繁琐,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技术不完善,不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不能使光伏逆变器以最佳的角度安装在墙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其结构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安装片、安装孔,所述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的两侧上下端固定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设置有四个,所述安装片的中心位置上均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呈圆形结构;

所述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包括有主动力调节机构、安装盒、旋转机构、牵引绳卷放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散热支座;

所述安装盒均与主动力调节机构、旋转机构、牵引绳卷放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散热支座相连接,所述主动力调节机构与旋转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牵引绳卷放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与主动力调节机构相互垂直,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还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布设有两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均与散热支座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散热支座内置有光伏逆变器本体,所述安装片固定在安装盒上。

作为优化,所述主动力调节机构包括有手轮盘、限位导向盘、导向槽、丝杆、螺母副、轴承座、固定块,所述手轮盘的底面与限位导向盘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导向盘的外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导向盘的底面中心垂直连接于丝杆的顶面,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副,所述螺母副的一侧中心垂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丝杆的底部及顶部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与安装盒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旋转机构相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盒包括有导向环、凹槽、盒体、滑轨、滑块、活动口,所述盒体的一侧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固定有导向环,所述盒体的一内侧机械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盒体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活动口,所述导向环与导向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凹槽处设有手轮盘、限位导向盘,所述盒体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盒体还连接有旋转机构、牵引绳卷放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散热支座。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转轴、环形孔、活动板、大圆盘、蜗轮、t型杆、安装槽,所述转轴的一端套置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大圆盘,所述大圆盘的外端面与转轴的一端面呈相切设置,所述大圆盘的内侧平行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也套置在转轴上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大圆盘远离蜗轮的一侧面垂直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贯穿于环形孔,所述环形孔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的两末端均开设有向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设置有两个,靠近螺母副一侧的安装槽与固定块采用过度配合,而另一侧的安装槽则与滑块相配合,所述转轴远离大圆盘的一端与盒体的内壁垂直连接,所述蜗轮与牵引绳卷放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包括有第一卷线轮、短轴、第一连接套、蜗杆、第二连接套、长轴、第二卷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与短轴相连接,所述短轴上贯穿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一卷线轮,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长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连接在一起,所述长轴远离第二连接套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卷线轮,所述第二卷线轮与第一卷线轮以盒体的中心垂直线为轴呈对称式布设,所述短轴远离第一连接套的一末端与盒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长轴远离第二连接套的末端活动连接于盒体的另一内壁,所述蜗杆与丝杆相互垂直,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卷线轮及第二卷线轮均有与之相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牵引绳、导向滑轮、导向孔、内弹簧、限位块、外筒、内杆,所述内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外筒的内部而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限位块通过内弹簧与外筒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外筒靠近内弹簧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导向孔,所述牵引绳贯穿于导向孔、内弹簧而与限位块的侧面中心相连接,所述牵引绳与导向滑轮活动接触,所述导向滑轮布设有两个,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卷线轮,所述导向滑轮与盒体进行机械连接,所述内杆贯穿于动口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外筒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杆铰链连接于散热支座。

作为优化,所述散热支座包括有第一铰链片、第二铰链片、光伏逆变器放置板、散热格栅、散热盘、置物槽、铰链座,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内开设有置物槽,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的外侧中心固定有散热盘,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的的两外侧均开设有与置物槽相通的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呈纵向并设有九个及以上,所述散热盘的底部两侧均机械连接有铰链座,所述散热盘的顶部两侧均铰链连接有第二铰链片,所述第二铰链片均铰接有第一铰链片,所述第一铰链片、第二铰链片及铰链座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铰链座均铰链连接于内杆,所述第一铰链片与盒体通过铰接,所述置物槽内置有光伏逆变器本体。

作为优化,所述螺母副处于丝杆的中间的设置,当丝杆随手轮盘顺时针转动时,使得螺母副下降,通过旋转机构,使得第一卷线轮及第二卷线轮对牵引绳产生拉力,从而使得散热支座面朝下,当丝杆随手轮盘逆时针转动时,使得螺母副上升,通过旋转机构,使得第一卷线轮及第二卷线轮对牵引绳释放拉力,从而使得散热支座面朝上。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机构的设置能够通过主动力调节机构提供动力而带动牵引绳卷放机构进行卷收牵引绳或者释放牵引绳。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通过螺丝、安装片、安装孔将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固定在墙壁上,先对散热支座进行角度调节再将光伏逆变器本体放置在置物槽内,当需要将光伏逆变器本体的角度调节呈面朝下时,通过顺时针转动手轮盘,使得限位导向盘的导向槽在导向环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丝杆顺时针转动则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下降,从而螺母副通过固定块作用于活动板,活动板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在滑块及滑轨导向作用下而下降,同时作用于t型杆,使得t型杆通过环形孔带动大圆盘逆时针旋转,转轴随大圆盘旋转的同时带动蜗轮旋转,从而蜗轮使得与之相啮合的蜗杆逆时针旋转,蜗杆通过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而带动短轴、长轴逆时针旋转,从而短轴上的第一卷线轮、长轴上的第二卷线轮随之发生联动,从而均对牵引绳产生拉力,使得处于半拉缩状态的内弹簧受到拉力而被继续拉缩,从而内杆向外筒内缩,第一铰链片向第二铰链片内靠,进而使得光伏逆变器放置板面朝下,终而光伏逆变器本体面朝下,面朝下的角度与内杆内缩的长度呈正比,内杆内缩的长度与手轮盘的顺时针旋转圈数呈正比;反之,当需要将光伏逆变器本体的角度调节呈面朝上时,通过逆时针转动手轮盘,使得限位导向盘的导向槽在导向环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丝杆逆时针转动,丝杆逆时针转动则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上升,从而螺母副通过固定块作用于活动板,通过活动板、环形孔使得大圆盘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转轴、蜗轮使得蜗杆顺时旋转,进而第一卷线轮、第二卷线轮顺时针旋转释放牵引绳,从而使得处于半拉缩状态的内弹簧不受拉力而由于被拉缩要复位而对内杆提供向外的推力,从而内杆向外筒外伸,第一铰链片远离第二铰链片,进而使得光伏逆变器放置板面朝上,终而光伏逆变器本体面朝上,面朝上的角度与内杆外伸的长度呈正比,内杆外伸的长度与手轮盘的逆时针针旋转圈数呈正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逆变器设置有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通过主动力调节机构、安装盒、旋转机构、牵引绳卷放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散热支座的结合设置,可将光伏逆变器本体放置在置物槽内,无须将光伏逆变器直接固定在墙面上,无论是放置还是拿取都是比较便捷且稳固性高,维修方便,减少了检修员的工作量,同时具有角度调节的功能,能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角度的调节,使得光伏逆变器以最佳的角度安装在墙面,更有利于操控和查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光伏逆变器本体1、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2、安装片3、安装孔4、主动力调节机构21、安装盒22、旋转机构23、牵引绳卷放机构24、角度调节机构25、散热支座26、手轮盘2101、限位导向盘2102、导向槽2103、丝杆2104、螺母副2105、轴承座2106、固定块2107、导向环2201、凹槽2202、盒体2203、滑轨2204、滑块2205、活动口2206、转轴2301、环形孔2302、活动板2303、大圆盘2304、蜗轮2305、t型杆2306、安装槽2307、第一卷线轮2401、短轴2402、第一连接套2403、蜗杆2404、第二连接套2405、长轴2406、第二卷线轮2407、牵引绳2501、导向滑轮2502、导向孔2503、内弹簧2504、限位块2505、外筒2506、内杆2507、第一铰链片2601、第二铰链片2602、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散热格栅2604、散热盘2605、置物槽2606、铰链座26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光伏逆变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光伏逆变器本体1、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2、安装片3、安装孔4,所述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2的两侧上下端固定有安装片3,所述安装片3设置有四个,所述安装片3的中心位置上均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的形状呈圆形结构;

所述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2包括有主动力调节机构21、安装盒22、旋转机构23、牵引绳卷放机构24、角度调节机构25、散热支座26;

所述安装盒22均与主动力调节机构21、旋转机构23、牵引绳卷放机构24、角度调节机构25、散热支座26相连接,所述主动力调节机构21与旋转机构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23与牵引绳卷放机构24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24与主动力调节机构21相互垂直,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24还与角度调节机构25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5布设有两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5均与散热支座26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散热支座26内置有光伏逆变器本体1,所述安装片3固定在安装盒22上。

所述主动力调节机构21包括有手轮盘2101、限位导向盘2102、导向槽2103、丝杆2104、螺母副2105、轴承座2106、固定块2107,所述手轮盘2101的底面与限位导向盘2102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导向盘2102的外侧上开设有导向槽2103,所述限位导向盘2102的底面中心垂直连接于丝杆2104的顶面,所述丝杆210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副2105,所述螺母副2105的一侧中心垂直连接有固定块2107,所述丝杆2104的底部及顶部均安装有轴承座2106,所述轴承座2106与安装盒2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2103与安装盒2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107与旋转机构23相配合。

所述安装盒22包括有导向环2201、凹槽2202、盒体2203、滑轨2204、滑块2205、活动口2206,所述盒体2203的一侧顶面上开设有凹槽2202,所述凹槽2202的内侧固定有导向环2201,所述盒体2203的一内侧机械连接有滑轨2204,所述滑轨220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205,所述盒体2203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活动口2206,所述导向环2201与导向槽210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凹槽2202处设有手轮盘2101、限位导向盘2102,所述盒体2203与轴承座2106固定连接,所述盒体2203还连接有旋转机构23、牵引绳卷放机构24、角度调节机构25、散热支座26。

所述旋转机构23包括有转轴2301、环形孔2302、活动板2303、大圆盘2304、蜗轮2305、t型杆2306、安装槽2307,所述转轴2301的一端套置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大圆盘2304,所述大圆盘2304的外端面与转轴2301的一端面呈相切设置,所述大圆盘2304的内侧平行设有蜗轮2305,所述蜗轮2305也套置在转轴2301上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大圆盘2304远离蜗轮2305的一侧面垂直连接有t型杆2306,所述t型杆2306贯穿于环形孔2302,所述环形孔2302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活动板2303上,所述活动板2303的两末端均开设有向内凹的安装槽2307,所述安装槽2307与设置有两个,靠近螺母副2105一侧的安装槽2307与固定块2107采用过度配合,而另一侧的安装槽2307则与滑块2205相配合,所述转轴2301远离大圆盘2304的一端与盒体2203的内壁垂直连接,所述蜗轮2305与牵引绳卷放机构24进行传动连接。

所述牵引绳卷放机构24包括有第一卷线轮2401、短轴2402、第一连接套2403、蜗杆2404、第二连接套2405、长轴2406、第二卷线轮2407,所述蜗杆240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2403与短轴2402相连接,所述短轴2402上贯穿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一卷线轮2401,所述蜗杆2404的另一端与长轴240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2405连接在一起,所述长轴2406远离第二连接套240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卷线轮2407,所述第二卷线轮2407与第一卷线轮2401以盒体2203的中心垂直线为轴呈对称式布设,所述短轴2402远离第一连接套2403的一末端与盒体220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长轴2406远离第二连接套2405的末端活动连接于盒体2203的另一内壁,所述蜗杆2404与丝杆2104相互垂直,所述蜗杆2404与蜗轮2305相啮合,所述第一卷线轮2401及第二卷线轮2407均有与之相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25。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5包括有牵引绳2501、导向滑轮2502、导向孔2503、内弹簧2504、限位块2505、外筒2506、内杆2507,所述内杆2507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外筒2506的内部而与限位块2505相连接,所述限位块2505通过内弹簧2504与外筒2506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外筒2506靠近内弹簧2504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导向孔2503,所述牵引绳2501贯穿于导向孔2503、内弹簧2504而与限位块2505的侧面中心相连接,所述牵引绳2501与导向滑轮2502活动接触,所述导向滑轮2502布设有两个,所述牵引绳250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卷线轮2401,所述导向滑轮2502与盒体2203进行机械连接,所述内杆2507贯穿于动口2206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外筒2506与盒体2203固定连接,所述内杆2507铰链连接于散热支座26。

所述散热支座26包括有第一铰链片2601、第二铰链片2602、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散热格栅2604、散热盘2605、置物槽2606、铰链座2607,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内开设有置物槽2606,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的外侧中心固定有散热盘2605,所述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的的两外侧均开设有与置物槽2606相通的散热格栅2604,所述散热格栅2604呈纵向并设有九个及以上,所述散热盘2605的底部两侧均机械连接有铰链座2607,所述散热盘2605的顶部两侧均铰链连接有第二铰链片2602,所述第二铰链片2602均铰接有第一铰链片2601,所述第一铰链片2601、第二铰链片2602及铰链座2607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铰链座2607均铰链连接于内杆2507,所述第一铰链片2601与盒体2203通过铰接,所述置物槽2606内置有光伏逆变器本体1。

所述螺母副2105处于丝杆2104的中间的设置,当丝杆2104随手轮盘2101顺时针转动时,使得螺母副2105下降,通过旋转机构23,使得第一卷线轮2401及第二卷线轮2407对牵引绳2501产生拉力,从而使得散热支座26面朝下,当丝杆2104随手轮盘2101逆时针转动时,使得螺母副2105上升,通过旋转机构23,使得第一卷线轮2401及第二卷线轮2407对牵引绳2501释放拉力,从而使得散热支座26面朝上。

所述旋转机构23的设置能够通过主动力调节机构21提供动力而带动牵引绳卷放机构24进行卷收牵引绳2501或者释放牵引绳2501。

工作原理:通过螺丝、安装片3、安装孔4将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2固定在墙壁上,先对散热支座26进行角度调节再将光伏逆变器本体1放置在置物槽2606内,当需要将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角度调节呈面朝下时,通过顺时针转动手轮盘2101,使得限位导向盘2102的导向槽2103在导向环2201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丝杆2104顺时针转动,丝杆2104顺时针转动则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2105下降,从而螺母副2105通过固定块2107作用于活动板2303,活动板2303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在滑块2205及滑轨2204导向作用下而下降,同时作用于t型杆2306,使得t型杆2306通过环形孔2302带动大圆盘2304逆时针旋转,转轴2301随大圆盘2304旋转的同时带动蜗轮2305旋转,从而蜗轮2305使得与之相啮合的蜗杆2404逆时针旋转,蜗杆2404通过第一连接套2403、第二连接套2405而带动短轴2402、长轴2406逆时针旋转,从而短轴2402上的第一卷线轮2401、长轴2406上的第二卷线轮2407随之发生联动,从而均对牵引绳2501产生拉力,使得处于半拉缩状态的内弹簧2504受到拉力而被继续拉缩,从而内杆2507向外筒2506内缩,第一铰链片2601向第二铰链片2602内靠,进而使得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面朝下,终而光伏逆变器本体1面朝下,面朝下的角度与内杆2507内缩的长度呈正比,内杆2507内缩的长度与手轮盘2101的顺时针旋转圈数呈正比;反之,当需要将光伏逆变器本体1的角度调节呈面朝上时,通过逆时针转动手轮盘2101,使得限位导向盘2102的导向槽2103在导向环2201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丝杆2104逆时针转动,丝杆2104逆时针转动则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2105上升,从而螺母副2105通过固定块2107作用于活动板2303,通过活动板2303、环形孔2302使得大圆盘2304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转轴2301、蜗轮2305使得蜗杆2404顺时旋转,进而第一卷线轮2401、第二卷线轮2407顺时针旋转释放牵引绳,从而使得处于半拉缩状态的内弹簧2504不受拉力而由于被拉缩要复位而对内杆2507提供向外的推力,从而内杆2507向外筒2506外伸,第一铰链片2601远离第二铰链片2602,进而使得光伏逆变器放置板2603面朝上,终而光伏逆变器本体1面朝上,面朝上的角度与内杆2507外伸的长度呈正比,内杆2507外伸的长度与手轮盘2101的逆时针针旋转圈数呈正比。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该光伏逆变器设置有可调节光伏逆变器角度的安装座,通过主动力调节机构、安装盒、旋转机构、牵引绳卷放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散热支座的结合设置,可将光伏逆变器本体放置在置物槽内,无须将光伏逆变器直接固定在墙面上,无论是放置还是拿取都是比较便捷且稳固性高,维修方便,减少了检修员的工作量,同时具有角度调节的功能,能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角度的调节,使得光伏逆变器以最佳的角度安装在墙面,更有利于操控和查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