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154发布日期:2018-10-26 17:4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散热风扇的电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内锭(定子绕组)和外锭(外壳)装配在一起,形成定子,散热风扇的外锭上都有一对插孔,用于安装电机,目前,在进行装配时,通常通过人工手动进行装配,缺少合适的固定座,装配效率低,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便于将内锭和外锭进行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底座、套筒和压块,所述的底座为圆环形,所述底座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底座环形槽,所述的套筒为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套筒环形槽,所述套筒环形槽向下凸起有一对插条,所述套筒的内侧开设有一对纵向贯穿套筒的滑槽,所述压块的两侧固定有一对滑条,所述的滑条向下伸出到压块下方,所述的滑条与滑槽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包括由套筒中心向外依次开设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所述的滑条包括由压块中间向两端依次固定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所述的第一滑条与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的第二滑条与第二滑槽相匹配。

两个滑槽与滑条的配合定位,大大提升了定位的准确度,从而提升装配质量。

作为优选,在进行固定时,将外锭置于底座上的底座环形槽内,所述的底座环形槽与外锭的底部相匹配,所述套筒压在外锭的上方,所述套筒环形槽与外锭的顶部相匹配,所述套筒底部的插条与外锭顶部的插孔相匹配,将内锭置于套筒内部,所述套筒内侧的形状与内锭相匹配。

利用外锭上的插孔,在套筒的底部设置插条,实现套筒与外锭在周向上的定位。

本发明通过底座和套筒实现了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并且通过压块进行快速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底座1、套筒2和压块3,所述的底座1为圆环形,所述底座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底座环形槽4,所述的套筒2为圆环形,所述套筒2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套筒环形槽5,所述套筒环形槽5向下凸起有一对插条6,所述套筒2的内侧开设有一对纵向贯穿套筒2的滑槽7,所述压块3的两侧固定有一对滑条8,所述的滑条8向下伸出到压块3下方,所述的滑条8与7相匹配。

所述的滑槽7包括由套筒2中心向外依次开设的第一滑槽71和第二滑槽72,所述第一滑槽71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72的宽度,所述的滑条8包括由压块3中间向两端依次固定的第一滑条81和第二滑条82,所述的第一滑条81与第一滑槽71相匹配,所述的第二滑条82与第二滑槽相72匹配。

在进行固定时,将外锭9置于底座1上的底座环形槽4内,所述的底座环形槽4与外锭9的底部相匹配,所述套筒2压在外锭9的上方,所述套筒环形槽5与外锭9的顶部相匹配,所述套筒2底部的插条6与外锭9顶部的插孔91相匹配,将内锭置于套筒2内部,所述套筒2内侧的形状与内锭相匹配。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锭9放置到底座1上方的底座环形槽4内,同时将内锭放置到套筒2的内部,然后将装内锭的套筒2压在外锭9的上方,插条6插入插孔91中,实现定位,然后将压块3下方的滑条8插入滑槽7中,最后,将整体放置到压机上,通过压机将压块3下压,使得压块3将内锭压入外锭9中,从而完成内锭和外锭9的快速装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工装,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底座、套筒和压块,所述的底座为圆环形,所述底座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底座环形槽,所述的套筒为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套筒环形槽,所述套筒环形槽向下凸起有一对插条,所述套筒的内侧开设有一对纵向贯穿套筒的滑槽,所述压块的两侧固定有一对滑条,所述的滑条向下伸出到压块下方,所述的滑条与滑槽相匹配。本发明通过底座和套筒实现了内锭和外锭的固定,并且通过压块进行快速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姚继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清县新达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8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