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9373发布日期:2019-01-14 17:5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具体是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接触式电能传输,是一种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方式,即通过电磁感应、共振、射频、微波和激光等方式实现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也就是说借助于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电能传递的一种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牙刷等需要移动的电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居民日常生活,而这些设备的有线充电给人们造成了诸多不便。在石油和采矿等工业生产领域,由于特殊的现场作业条件,难以依靠架设电线的传统方式供电。在电力输送方面,山头的基站、孤立的岛屿等特殊的地段,传统的输电方式也很难满足其供电需求。因此,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按传输距离可分为三种:电磁感应技术、微波/激光传输技术、磁共振耦合技术。电磁感应技术传输功率大,效率高,但传输距离在10厘米以内,极大地限制了应用范围。微波/激光技术能够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但需要复杂的跟踪定位系统,且易受障碍物影响。磁共振耦合技术传输功率可达几千瓦,传输距离可达收发线圈半径的8倍,并能穿透非金属物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可实现电能的中距离高效无线传输,其应用前景非常好,与传统的电磁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相比它具有传输距离远、效率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调节板、负载线圈、接收线圈、逆变器、激光灯、发射线圈、激励线圈和变频器,所述第一支架主要由底板、支撑杆、水平板、固定杆、螺纹杆、旋钮、转盘、丝杆、水平仪、活动杆、支撑板、中间板、顶杆、连接杆和固定板构成,底板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螺纹杆的底端铰接,螺纹杆的顶端焊接有旋钮,螺纹杆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水平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一根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与活动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活动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面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丝杆的底端穿过固定板的下方焊接转盘;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水平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中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一根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与顶杆的底面两端焊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相同,第一支架中的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变频器,第一支架中的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激励线圈,支撑板的上表面另一端焊接发射线圈,第一支架中的中间板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激光灯;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逆变器,第二支架中的支撑板上表面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接收线圈,支撑板上表面另一端焊接负载线圈,第二支架中的支撑板一端焊接调节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顶端竖直开设同轴的圆形滑槽且伸到固定板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与固定板螺纹连接且丝杆与固定板互相垂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仪包括框架、固定环、连接绳、浮标和水平标记,框架内部注满水,框架的底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与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浮标,框架的顶部中央位置设有水平标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与框架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频器的型号为atv11且变频器的输入端与工频电源电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激励线圈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光灯由外部电源供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逆变器为修正弦波逆变器且逆变器的输入端与负载线圈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外部负载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激励线圈均为梭形线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板与激光灯对应的位置设有准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线电能传输建立必须架设电网,或铺埋地下电网,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无线电能传输只需要在每个终端设置数台收发机器和适当的天线,相比之下节省了人力财力;

(2)有线电能传输的线路和设备维护受环境、天气、地理条件的影响,维护困难,而无线电能传输只需维护接收器和发射器模块,出现故障能迅速找出原因,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3)通过激光灯的光点对准调节板上的准心从而调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同轴,提高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效率;

(4)通过变频器调节工频电源输入到肌力线圈中电流的频率,延长了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中第一线圈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中水平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的模块图。

如图所示:第一支架1、底板11、支撑杆12、水平板13、固定杆14、螺纹杆15、旋钮16、转盘17、丝杆18、水平仪19、框架191、固定环192、连接绳193、浮标194、水平标记195、活动杆110、支撑板111、中间板112、顶杆113、连接杆114、固定板115、第二支架2、调节板3、负载线圈4、接收线圈5、逆变器6、激光灯7、发射线圈8、激励线圈9、变频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梭形无线电能传输天线,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调节板3、负载线圈4、接收线圈5、逆变器6、激光灯7、发射线圈8、激励线圈9和变频器10,所述第一支架1主要由底板11、支撑杆12、水平板13、固定杆14、螺纹杆15、旋钮16、转盘17、丝杆18、水平仪19、活动杆110、支撑板111、中间板112、顶杆113、连接杆114和固定板115构成,底板11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底板1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螺纹杆15的底端铰接,螺纹杆15的顶端焊接有旋钮16,螺纹杆15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水平板13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板13的上表面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一根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15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1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顶端竖直开设同轴的圆形滑槽且伸到固定板115的上方,固定杆14的顶端与活动杆110的底端滑动连接,活动杆110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11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1的底面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丝杆18的顶端转动连接,丝杆18与固定板115螺纹连接且丝杆18与固定板115互相垂直,丝杆18的底端穿过固定板115的下方焊接转盘17;所述固定板115的上表面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水平仪19;

所述水平仪19包括框架191、固定环192、连接绳193、浮标194和水平标记195,框架191内部注满水,框架191的底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92,固定环192与框架191一体成型,固定环192与连接绳19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绳19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浮标194,框架191的顶部中央位置设有水平标记195;

所述支撑板111的上表面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杆114的底端固定连接,中间板112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一根连接杆114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14的顶端与顶杆113的底面两端焊接;

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结构相同,第一支架1中的固定板115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变频器10,第一支架1中的支撑板111的上表面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激励线圈9,支撑板111的上表面另一端焊接发射线圈8,所述变频器10的型号为atv11且变频器10的输入端与工频电源电连接,变频器10的输出端与激励线圈9电连接,第一支架1中的中间板112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激光灯7,激光灯7由外部电源供电;

所述第二支架2中的固定板115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逆变器6,第二支架2中的支撑板111上表面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接收线圈5,支撑板111上表面另一端焊接负载线圈4,逆变器6为修正弦波逆变器且逆变器6的输入端与负载线圈4电连接,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外部负载电连接,所述负载线圈4、接收线圈5、发射线圈8和激励线圈9均为梭形线圈,第二支架2中的支撑板111一端焊接调节板3,调节板3与激光灯7对应的位置设有准心,用于调节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同轴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首先根据水平仪19通过旋钮16调节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打开激光灯7,激光灯7发出的光点投射在调节板3上,使用者通过转盘17和万向轮调节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位置,当激光灯7的光点投射在调节板3中的准心时,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同轴,调节完成后,打开连接变频器10的工频电源,工频电源产生的信号通过变频器10输入到激励线圈9中,发射线圈8利用电磁感应从激励线圈9中获取电能,接收线圈5与发射线圈8具有相同的频率而发生谐振,从而实现电能传输,负载线圈4通过感应从接收线圈5中获取电能。随着电能不断聚集,经过逆变器6供给负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