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装置和用于其的导电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9365发布日期:2019-05-07 20: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汇流排装置和用于其的导电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排装置,其具有沿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金属槽,并且同样具有沿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导电型材,所述导电型材具有多个沿纵向延伸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槽,所述槽在侧向通过接片并且在槽底中通过将接片连接的底部限界,其中电导线容纳在槽中,导电型材安装在中间金属槽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槽的导电型材,所述槽沿纵向延伸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在侧向通过接片限界并且在槽底部中通过将接片连接的底部限界。



背景技术:

为了在建筑物中分配电能以及为了在选择性选出的位置处连接灯,已知具有导电型材的这种汇流排装置。导电型材具有梳状的横向接片和由此形成的槽以及容纳在槽中的电导线,横向接片具有接片。在这种导电型材中,电导线装入在槽中并且可以通过分接式插接连接器与伸入到槽中的接触部导电地接触。为此,电导线通常不被绝缘并且例如形成为刚性汇流排棒。导电型材通常具有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承载型材,其装入在金属槽中。它们沿纵向延伸方向具有相对大的延伸长度。在通常的热负荷中,由金属形成的电导线、金属槽和由塑料形成的承载型材,即导电型材不同地伸长。由此能导致运行期间显著的长度变化或长度移位。如果多个导电型材应成一排地相继设置并且插入其中的电导线应借助插接接触部彼此电连接,则这是特别重要的。

de102011056043b4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系统,其具有导电型材和放置在导电型材上的电流分接元件。可以通过悬置的电导线来实现相继设置的导电型材的电连接,所述电导线被夹紧到这种电流分接元件上。由于电导线的柔性,确保了在热膨胀时在导电型材和装入在其中的电导线之间的必要长度补偿。然而,这种布置会较高地鼓起。

ep1284033b1示出了具有线夹元件的导电型材,线夹元件具有槽,在所述槽中容纳有电线。线夹元件在其端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在两个线夹元件聚在一起时重叠地彼此接合。凸起在此在两个线保持元件的过渡区域中形成用于线的组合的通道,并且允许线保持元件彼此间的例如温度引起的长度补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汇流排装置和改进的导电型材,其中在尽可能简单和紧凑的结构下在考虑并排设置或相继设置的构件的长度补偿的情况下良好地被支承。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排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导电型材实现。在下文中描述了有利的实施方式。

提出,导电型材在其长度的30%-70%的中间区域内,并且优选地在一半的长度+/-5%公差的范围内通过形状配合部与金属槽连接并且在其连接于中间区域的区域上(也可以称为端部区域或侧部区域)沿纵向延伸方向相对于金属槽可相对运动。因此,导电型材分别大致居中地固定在用作承载轨道的金属槽上。因此,导电型材只能分别朝向其端侧的端部沿纵向延伸方向伸长,而导电型材不任意地来回移动。因此,由热影响而在端侧出现的长度错位减小,使得防止在对齐地相继设置的导电型材之间出现过大的距离。

有利的是,在中间区域中仅存在借助形状配合部进行的固定。用于固定的形状配合部应在每个导电型材中分别轴向居中,即,大约在导电型材的一半的宽度上。由此降低了扭曲的风险。

金属槽可以具有例如从金属槽的支承平面或从金属槽的侧壁朝向导电型材伸出的压制部。然后,导电型材具有朝金属槽及其压制部可接近的止挡凹槽,例如朝金属槽的支承平面和/或朝金属槽的侧壁可接近该止挡凹槽。当导电型材安装在金属槽中时,至少一个压制部和相应所属的止挡凹槽构成用于形成形状配合部。在此,压制部伸入到朝金属槽的支承平面可接近的并且为容纳压制部而打开的槽中。借助于该伸入止挡凹槽中的压制部,阻止导电型材相对于金属槽在形状配合部区域中位置移动。导电型材可以在此沿纵向延伸方向可移动地锁定在金属槽中,从而防止从金属槽中掉出。因此,形状配合部不一定用于将导电型材固定到金属槽上。形状配合部的功能还可以减少至:用于防止导电型材在导电型材的中间区域中沿纵向延伸方向相对于金属槽来回移动。

然而,导电型材也能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在中间区域中与金属槽连接。连接可以例如通过螺钉、铆钉或类似物来建立。因此,形状配合部不仅用于防止或减少导电型材相对于金属槽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来回移动,而且还用于垂直于金属槽的支承平面进行位置固定。

用于减少导电型材相对于金属槽沿纵向延伸方向的来回移动的形状配合部也可以通过其他合适的锁定元件,例如锁定接板或通过止挡元件来实现。

然而,金属槽还可以具有朝向导电型材打开的止挡凹槽,并且导电型材可以具有朝向金属槽伸出的压制部。当导电型材安装在金属槽中时,压制部和止挡凹槽构成用于形成形状配合部。压制部可从导电型材的支承平面中朝向金属槽的支承面和/或从导电型材的侧壁朝向金属槽的侧壁伸出。因此,止挡元件也可以从导电型材突出并伸入金属槽的开口中。

导电型材可以在端侧的端部区域处具有平台,该平台具有轮廓,该轮廓调整为,用于支承沿纵向延伸方向对齐地邻接的另一导电型材的端侧的端部区域。因此,提供支承件,邻接的导电型材支承在该支承件上并且关于位置与纵向延伸方向对齐地定位。

导电型材可以在其相反置的端部区域处一方面具有平台,并且另一方面具有调整为用于容纳这种平台的凹部。因此,导电型材可以沿纵向延伸方向相继地设置,其中,导电型材通过在横向于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将具有凹部的端部区域放置在相邻端部区域的平台上而相对彼此定位。

然而,导电型材也可以在其相反置的端部区域处分别具有用于支承导电型材连接器的平台。沿纵向延伸方向相继设置的导电型材在它们的端侧上进而不直接彼此连接,而是借助位于中间的导电型材连接器,导电型材连接器具有插接触头用于导电接触位于槽中的电导线。

导电型材可具有从接片伸入到槽中的凸起,其构成用于支承插入槽中的电导线。然后,底部可以具有通向接片的空槽(freimachung)。因此,这些凸起构成为,用于通过这些凸起形成用于电导线的止挡的方式来锁止插入到槽中的电导线。沿纵向延伸方向,这些凸起彼此间隔开地存在于槽中。

以塑料注塑等方式成形这种导电型材时,具有尽可能相同的接片厚度的接片和具有恒定槽宽度的槽是期望的。借助于这种通向接片的空槽,模具可以通过空槽引导至待形成的凹部,所述空槽在底部中直接邻接或邻近于凸起设置。

虽然这种空槽具有如下缺点:由此损害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然而,这可以通过合适的轮廓设计成,使得在穿过空槽的一个电导线和另一电导线之间的用于爬电距离的间距是足够大的。

因此,凸起可以通过伸入相应的空槽中的模具形成。为了制造例如由聚丙烯制成的导电型材,模具具有形成空槽和凸起的刚性或可运动的指,然后所述指在脱模时从空槽中拉出。

导电型材可以设计成,使得相邻的槽是不同深的。因此,在相邻电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以简单的方式增大。

沿导电型材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支承接片可以从较深的槽的底部突出,支承接片形成用于金属槽的支承平面。因此这也实现通过朝向金属槽的空槽来增大电导线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然而,支承接片还用于改善导电型材的稳定性,必要时还与横向于导电型材的纵向延伸方向定向的可选的横向接片一起。特别在作用有通过安装到导电型材上的分接插头而起作用的力时,提高稳定性是必要的,以便例如防止导电型材的弯曲。

还可以考虑的是,用于凸起的相邻槽的空槽沿纵向延伸方向彼此错位。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在相邻电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被空槽负面地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金属槽和装入其中的导电型材的汇流排装置的俯视图;

图2示出图1的汇流排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导电型材的在空槽和较浅的槽的区域中的剖视图;

图4示出导电型材的在较深槽的空槽区域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汇流排装置1的俯视图,其具有沿纵向延伸方向l延伸的金属槽2。该金属槽2具有支承平面3和从该支承平面3突出的侧壁4a,4b,在侧壁之间安装至少一个导电型材5。多个导电型材5可以沿纵向延伸方向l相继安装在这样的金属槽2中或在对齐地相继排列的金属槽2中,其中,包含在所述导电型材5中的电导线分别导电地彼此连接。

可以看到,导电型材5具有底面,即,底部6,沿纵向延伸方向l并排地延伸的多个接片7从所述底部突出。一对这种接片7分别与底部6一起限界槽8。底部6在此形成槽8的槽底。在这些槽8中插入电导线,所述电导线沿纵向延伸方向l延伸并且可从导电型材5的端侧接近,使得该电导线可以连接到随后的导电型材5的电导线或者借助插接连接器连接到输入导线或输出导线。然而,这种电导线(未示出)也可以在沿纵向延伸方向l相继设置的多个导电型材5上连续延伸。

导电型材5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塑料材料形成。适合于此的是例如聚丙烯。金属槽2由板材形成。在运行期间,通过热作用而出现热膨胀,该热膨胀由于金属槽2和导电型材5的不同的材料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导电型材5相对于金属槽2的相对移动。这尤其在连接两个相继的导电型材5时发生作用。

现在为了使两个相继的导电型材5之间的间隙大小和在该过渡区域中的长度伸长公差是可预见的和保持得尽可能小,导电型材5在其在导电型材5的长度的30%至70%的中间区域mb中通过形状配合部9与金属槽2连接,导电型材5在金属槽2上的固定由箭头指示,该固定防止或至少显著限制沿纵向延伸方向l的来回移动。

然而,在连接到形状配合部9上的位于中间区域mb之外的端部区域中,导电型材5沿纵向延伸方向l可自由移动。因此在导电型材5的长度伸长与金属槽2不同时防止:通过夹紧而产生不受控制的变形。

还可以看到,在槽8中以规律的间隔在底部6中即在槽底中引入空槽10。在此相邻的槽8的空槽彼此错位,使得沿纵向延伸方向l看在一个槽8的两个相继的空槽10之间在相邻的槽8中大约在相邻的一对空槽10的一半的间距上存在空槽10。

在这些空槽10的位置处,接片7在槽8的内部空间中在相应的空槽10上方具有凸起,电导线借助所述凸起保持在相应的槽8中。

图2示出了图1的汇流排装置1的侧视图。在此可以看到,导电型材5平面状地放置在金属槽2的支承平面3上。形状配合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朝向导电型材5伸出的压制部11和导电型材5具有朝金属槽2的支承平面3可接近的止挡凹槽12。清楚的是,当导电型材5放置在金属槽2的支承平面3上进而装入到金属槽2中时,压制部11伸入到止挡凹槽12中并且形成形状配合部9。以这种方式,防止或至少限制导电型材5沿纵向延伸方向l但也沿横向于其的方向的来回运动。

具有所属的止挡凹槽12的压制部11存在于导电型材5的中间区域mb中。该中间区域mb在所示实施例中位于大致一半的长度上,即在导电型材5的总长度的50%+/-5%公差上。然而,由于通常的长度伸长特性,形状配合部9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区域mb中的其它位置处。然而,还可以考虑的是,在中间区域mb中存在多个形状配合部9。

然而,导电型材5的连接于中间区域mb的端部区域沿纵向延伸方向l可运动,以便以这种方式确保长度补偿。这例如可以通过导电型材5在金属槽2中的滑动支承来实现。

形状配合部9也可以通过螺旋连接、铆接或以其他合适的方式来实现,以便以这种方式不仅防止沿纵向延伸方向l的来回移动,而且还防止导电型材5在垂直于金属槽2的支承平面3的方向上在中间区域mb中运动。

图3示出导电型材5的横截面图。在此清楚的是,通过相邻的、彼此间隔开的接片7分别形成槽8。以这种方式,多个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槽8并排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较深和较浅的槽8交替地变换。与在较深的槽8中相比,在较浅的槽8中,槽底13被定位成更靠近上部的槽开口。槽开口设置在接触侧,其中位于槽中的电导线从接触侧起与相应的分接元件(abgriffselement)电接触。

清楚的是,在与槽底13相邻的侧壁7上伸出凸起14。这些凸起14由侧壁7一体地构成。为了然后在用模具成形导电型材5时成形这些凸起14,在槽底13中邻接于相应的凸起14存在空槽10。因此,可以将模具一直引导到凸起14。

清楚的是,在用于较浅的槽8的空槽10的剖面区域中,在较深的槽8中不存在这样的空槽10。在那里,具有所属的空槽10的凸起14沿导电型材5的纵向延伸方向l错开。

为了增加较深的槽8的槽底13距导电型材5的支承平面的距离,支承接片16模制在形成槽底13的底部部段上。

还清楚的是,在所示实施例中,存在两个并排设置的槽8的功能组,所述功能组通过间隙17彼此分开。在此例如一方面可以是用于导电的区域和用于数据线路的区域,它们在空间上通过间隙17彼此分开。然而还可以考虑,不同的电路在空间上通过间隙17彼此分开。

图4示出了穿过图3中的导电型材5的具有在较深的槽8的区域中的剖面的横截面视图。可以看到,在那里在凸起14的区域中,即直接在较深槽8的彼此相对的凸起的上方,将空槽10引入槽底13中。相应地,该空槽10也延伸穿过支承接片16直到导电型材5的支承平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